黎芝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話:“比我想象中好吃得多了。”
“對吧。不是所有的‘剩飯’都是‘剩飯’啦。”餘慶很哲學性地說道,“話說回來……現在,我們家裡沒有‘馕’了喏。之前剩下的所有馕,都用來煮這個‘羊肉泡馕’了呢。隻能明天抽時間,設法烤一些了。”
“明天就有新鮮的‘馕’可以吃了嗎?真棒呢。”黎芝充滿期待地說道,“‘馕’是一種看起來就很美味,吃起來想必也很好吃的食物吧。我也很向往。下次讓我嘗嘗新鮮的‘馕’吧?”
“我知道了。明天烤出來的時候,就讓你先嘗嘗吧!”餘慶說道,“看着好吃,不一定真的好吃。大概要等到你吃了之後,才能評價是不是真的适合你的口味吧。”
“太好了,媽媽。我很期待。”黎芝深深吸氣,同時繼續用銀制湯匙把碗裡的羊肉湯送進嘴裡。
那是一種很獨特、清淡的香味。
原本以為應該存在的羊肉膻味,竟然幾乎嘗不出來。
羊肉湯裡甚至有一種清甜的味道,令人感到很神奇。
雖然是羊肉熬制的濃湯,卻簡直一點兒也不油膩。與那相反,甚至算得上清淡爽口。
并沒有像黎芝熟悉的那樣,放醋或是辣椒之類的調料,刻意去掩蓋某些不好的味道。
這種湯的滋味仿佛就隻加了鹽一樣自然溫潤。
羊肉的形狀,是指甲一般薄的薄片與少許色子般大小的方塊,幾乎是肥瘦各半。
并不是說肉片像五花肉一樣一半一半,而是肥羊肉與瘦羊肉的肉塊與肉片一半一半,肥瘦比例非常分明。
雖然,有的羊肉片或塊完全就是純肥肉而已,但吃起來并不油膩。相反,竟然還很清爽、有一種入口即化的錯覺。
而純瘦肉的羊肉,也并沒有什麼“柴”的感覺,而是柔軟滋潤的。
雖然談不上細膩爽滑,但總覺得格外香醇。盡管不算有嚼頭,但這樣反而更符合黎芝的喜好。
無論是肥肉還是瘦肉,口感非常柔和軟爛,感覺再煮一會兒的話,就要完全散架了一般。
翻動時,可以發現湯裡還有一些“粉絲”。這種東西,黎芝曾經是讨厭的。
不知道為什麼,黎芝總是有些受不了人工制作的“澱粉類食物”,比如“粉皮”。而“粉絲”或是“粉條”,當然也在其中。
不過,米和面這種“澱粉類食物”,基本上是避不開的。
因此黎芝也無法避開這個食物的大類,想通了的話,即使是讨厭的“澱粉類食物”,黎芝也能面不改色地吃下去。
但是,黎芝沒有想到的是,有一天自己竟然會覺得“粉絲”好吃。
羊肉泡馕湯裡的這種“粉絲”,吃起來完全不是那種常見的軟面的口感,而是清爽且充滿彈性的感覺。
到底是這裡的“粉絲”比較特别,還是家裡人的廚藝好到可以讓“粉絲”變成美味呢?黎芝很難弄清楚。
但總之,即使這湯裡放了黎芝讨厭的“粉絲”,也沒有減弱、反而是增加了黎芝對它的好感,這是實情。
“羊肉泡馕”裡面的“馕”是切碎的,看上去金黃焦脆,像是油炸出來的面塊。
但咬上一下,黎芝才發現那是發酵過的烤面餅。
它明明充滿了湯汁,但竟然還略有一點硬,口感相當奇妙。
咀嚼時,可以感受到那種吸收了大量湯汁的孔洞感,但仍然很有嚼頭。
沒有那種被湯水泡爛的感覺,隻是很香甜厚實,這種陌生的口感,讓黎芝非常喜歡。
香菜倒是放的不多,可能是這裡比較缺少蔬菜、因而使得香菜更為昂貴的緣故吧。
但它那清香的味道,卻讓黎芝仿佛幻視到茫茫灰霧中、一抹鮮麗明亮的顔色。
香菜加在這湯裡的效果,簡直令人神清氣爽、精神一振。
雖然香菜的數量不多,不過,蔥花放的卻很不少。
蔥花吃起來還很脆硬,而且辛辣。那是隻把蔥花切成指甲大小的碎塊之後,在臨關火之前,稍微用湯燙一下的口感與味道。
翠綠鮮嫩的蒜苗,不僅色澤美麗,而且提鮮效果十分出色,非常适合放在這種湯裡增添光彩。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湯中的香辛料。
由于那胡椒粉特有的辛辣味道,黎芝可以猜出湯裡面放了大量胡椒粉。
除此之外,應該還放了别的香辛料粉末吧?但黎芝不太熟悉,就不能分析與描述了。
總而言之,非常美味。
這是,讓黎芝足以對開始生活在“大輝山”的未來,充滿期待的一頓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