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在凡間,劍意境是劍修初窺門徑的第一重境界,亦是他們通往劍修之路的起始。
但劍意并非劍意境獨屬,在漫漫修煉之途中,揣摩領悟乃至融彙劍意,始終是所有劍修的第一要務。
劍意分先天與後天,先天劍意少之又少,須得是劍器本身有靈,這樣的劍意謝長安也曾見過,那就是朱鹮。
他以朱寰劍為本體,天生就人劍合一,朱寰劍的劍意便是他的劍意,而他的劍意也是朱寰劍的劍意。
而後天劍意,便是劍器反過來受到劍主的影響,所形成的劍意。
就拿謝長安手上這把斷劍來說,它非但是後天劍意,其前任主人必定是一個殺伐果斷,一路從屍山血海蹚過來的人物,故而她方才将斷劍拿在手中,那股滔天殺意幾乎就将她控制。
若是心志稍弱之人被劍意壓制,便會走火入魔,修為境界固然能因此大成,相應地,也會性情大變,由人馭劍,變成劍馭人。
謝長安自然不願被這把斷劍控制,方才棹月見她一動不動,四周氣流湧動,正是因為她被斷劍拉入過往回憶,以斷劍舊主的視角經曆一切。
當她受到殺意影響稍有空隙,劍意就會趁虛而入,但它似乎沒想到謝長安接着這段回憶,反過來篡改幻境,将劍變成白绡,将屍山血海變作落花遍地,山水如畫。
斷劍被激怒了,它幾乎将斷劍中殘餘的殺氣與怨氣悉數釋放出來,企圖作最後的反撲,但它高估了自己,它現在隻是一把斷劍,即使曾經有着再輝煌的過往,如今也已折斷半朽,劍意殘缺。
而站在它面前的,是謝長安。
不是棹月那樣養尊處優,不經世事的仙使,而是從凡間爬上來的一縷幽魂。
這樣的屍山血海,她不僅見過許多,也曾身在其中。
面對斷劍的挑釁,她心若鐵石,無一絲一毫的波瀾。
但并非完全沒有收獲。
在謝長安占了上風之後,斷劍無力再戰,不得不被她收服,向她敞開所有劍意。
她因此看見劍主大開殺戒以外的劍意。
是落葉無邊的蕭瑟,冰封千裡的孤寂,以及,
萬物滅絕的肅殺!
難怪,此劍殺伐過重,正因舊主是一個殺伐成性的煞星。
然而,這劍意是如此鮮明!
以至于隻要是見過,體會過的人,就絕不會忘記。
反觀謝長安自己的劍意——
自踏入赤霜山起,她就開始習劍。
從一招一式的傳統練劍,到禦劍飛行,以氣禦劍,逐漸摸索劍道中蘊含的氣機與意境。
她的劍意起初是激越的,因為經過長安城一戰與安史之亂,在親眼見過人命如草芥的亂世和身邊朋友的死亡之後,她心中始終有一股激越之氣,無論多少次揮劍都難以平息,而這股激越之氣,也就形成了最初的劍意。
但随着見識閱曆的增長,離開赤霜山,她見識到更為廣闊的修仙世界,逐漸将這股激越之氣壓制下來,劍意也變得更為沉穩内斂。
直至突破劍仙境,劍意與法相融會貫通,更上一層,她的劍意也如金烏輕盈耀眼,一往無前,劍光既出,絕不回首。
然而現在,她又見到新的劍意。
先是手中這把斷劍的肅殺之意,再是斷劍肅殺引發周圍殘劍的共鳴,一把又一把的斷劍,或決絕,或凄楚,或百折不回,或淡然無畏。
滿地落花被狂風揚起,又一片一片落入她的手中,霎時盛開,轉眼枯萎,生靈之綻放與凋零,誕生與死亡,恰如這一道道劍意,絢爛至極緻,又于平靜中消亡。
自天地初開,生機繁盛,靈氣氤氲而起,萬物生智,智而成靈,靈而化形,凝聚五行,點石成金,聚水為江,過木生草,燥極引火,燎原布土,三百八十諸天勃勃生機,衆仙畢至,萬星璀璨。
然而盛極必衰,水滿則溢,劍起必有劍落,這些殘劍斷刃,随其舊主曆經波折滄桑,舊主隕落,它們在此沉寂不知幾載,劍意逐漸消亡,唯餘一絲執念,此刻受這把斷劍牽引影響,已是完全敞開,予取予求。
通過斷劍的聯系,她竟在彈指間閱遍了琅嬛仙府七層以下所有殘劍的劍意!
觀而後效,效而自悟,别出機杼,革故鼎新。
将這些劍意都看盡揣摩個透的謝長安,劍意會有什麼變化?
半個時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