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歸長子毗納耶迦出生這一年恰逢武帝更改年号【天漢】為【太始】,既太始元年。也是這一年,在樓蘭,匈奴和漢三地,皆是不同尋常。首先是且鞮侯去世。
話說當年漢遠征勝利滅掉大宛王毋寡,威震西域。武帝又想起了匈奴這個心腹大患于是決定再次敲打匈奴。但是且鞮侯即位後卻表現得十分害怕漢朝的王子,送還了不願投降的所有漢朝使者。這老東西甚至還說:我是一個兒子輩,怎麼敢和漢朝天子相比,漢朝天子是我的長輩呀。
看到匈奴乖乖聽話,甘願俯首稱臣,武帝派中郎将蘇武送給且鞮侯去了豐厚的财物。然而“非我族類者其心必異”且鞮侯并沒有一直示弱,他得到武帝的賞賜之後,便逐漸變得更加驕橫,傲慢無禮起來。
武帝龍顔大怒,決定好好給匈奴新單于上一課,他派貳師将軍李廣利率領三萬名騎兵從酒泉出發,擊敗匈奴右賢王,斬殺和俘虜了一萬多人後準備回師。
這時匈奴大舉出擊,圍困了貳師将軍李廣利的軍隊,漢軍無法突圍,經過激戰,漢軍傷亡十之六七,差點就全軍覆沒,還好李廣利突圍成功。
漢武帝得知後火上澆油,派公孫敖從西河出發,另一支漢軍由路博德帶領,兩支漢軍約定在涿塗山會師,準備尋找匈奴軍隊報仇,可惜他們沒有任何戰果。此後武帝又派李廣之孫李陵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向北進軍一千多裡,李陵的軍隊與匈奴單于的主力相遇,雙方發生激戰,李陵軍殺傷匈奴一萬多人,但沒有任何後勤保障,武器和糧食很快就用完了,匈奴大軍趁機包圍了李陵,李陵投降匈奴。
這一戰,對于匈奴來說且鞮侯單于是幸運的,他得到了李陵,而對于漢軍來說他們是倒黴的,李陵的五千大軍之中隻有四百人逃回漢朝,漢軍幾乎全軍覆沒。且鞮侯單于十分看重李陵,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
來年,漢派出四路大軍,直逼單于庭。第一路:貳師将軍李廣利率領六萬騎兵、十萬步兵,從朔方出擊。第二路:強弩都尉路博德率兵一萬多,與貳師将軍會師合兵一處。第三路:遊擊将軍韓說率領步騎兵三萬,從五原出發。第四路:因杅将軍公孫敖率領一萬騎兵、三萬步兵,從雁門出發。
且鞮侯得知後命令把匈奴的辎重存放在餘吾河北岸,然後派十萬騎兵在餘吾河南岸迎戰漢軍,匈奴與漢軍大戰,貳師将軍李廣利戰不利,撤軍,連戰連退作戰十多天,漢軍損失嚴重……其他幾路也并沒有得到預期戰果,遊擊将軍韓說的第三路漢軍毫無收獲。因杅将軍公孫敖的第四路漢軍與匈奴左賢王交戰,戰況不利,隻能撤兵。
且鞮侯擊退四路漢軍,終于揚眉吐氣了一回,可惜僅僅一年後突然得病死了。他的長子胡鹿姑繼位。至此,漢和匈奴之戰即将開辟新篇章。
樓蘭則喜憂參半。繼安歸喜得貴子三月以後王室再傳喜訊,尉屠耆側妃也宣告懷孕,王室即将再添一位新成員。據侍醫估算側妃生産時間可能在當年冰月和來年初月之間或許最晚不會晚于來年初月,也就意味着在這同一年裡有先後兩位王室新成員誕生,王位繼承人即将發生根本上變化。
樓蘭王陀阇迦還沒來得及高興,麻煩事已經接踵而至。眼下樓蘭所面臨的最大的麻煩就是和精絕交惡的問題。精絕國内滅佛運動導緻吐火羅人大量叛逃令精絕王惱羞成怒,決意發起更瘋狂的報複。
精絕國内有個比匈奴更野蠻的土著族叫獵頭族,嗜好獵殺仇人頭顱,認為獵取敵人的頭顱是一種勇敢的行為,可想而知如果被他們視為仇人那必然需要“血債血償”。精絕王室為了挑起獵頭族對吐火羅人的仇恨居然公然宣稱獵頭族大長老被樓蘭人所殺,愚昧的獵頭族信以為真,從此見到樓蘭人便大開殺戒。
不僅如此,精絕王唆使距離樓蘭較勁的姻親—羌妩國出兵劫殺樓蘭商隊。根據僥幸逃脫者描述,那些獸兵像宰殺牛羊一樣随意,樓蘭人以及精絕國内的吐火羅人的頭顱被砍下挂在大街小巷任其腐爛發臭,到處充滿血腥……吐火羅人從此整日生活在恐怖的氣氛中,而這一切慘劇,都是在精絕王室默許之下進行。
眼見形勢越發危急,樓蘭王陀阇迦在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年裡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對精絕和羌妩開戰!很快此決定遭到王公貴族的反對。“國王,事關重大,請你深思熟慮之後再做定奪。”
“精絕王膽敢公然劫殺我樓蘭商隊,”陀阇迦吼道:“乃是真正的挑釁,他已經挑釁本王眼皮子底下來了,你們還要阻攔?”
“我看國王這個樣子,怕是鐵了心了。”下朝以後索芒來到庫爾班家裡,背着手來回踱步憂心忡忡:“這一但開戰,樓蘭要面臨的是精絕和羌妩兩國,你覺得國王擔負得起嗎?”
“他擔負不起嗎?”庫爾班同樣了解陀阇迦的性子:“這老小子野心大着呢,從扳倒箋摩那開始。他做夢都想着有朝一日禦駕親征!”
索芒正要說什麼。“親王。”管家這時來報:“伊爾法尼親王他們來了。急急火火的樣子。”正在索芒意料之中,“快讓他們進來。”
“你說實話,同不同意和精絕開戰。”伊爾法尼看見索芒劈頭就問。
索芒沉思說:“如果精絕王隻是針對他國内的吐火羅人,這屬于人家的内務,樓蘭國王根本連過問的權利也沒有。”“但眼下精絕王勾結羌妩王屢次劫殺我樓蘭商隊,明顯把内務變成了外務。既然涉及到外務,國王沒有不開戰的理由。”“這麼說,你支持開戰喽?”桑古伊沉着臉說:“索芒。你可要考慮清楚。若兩國開戰,國王倒是能夠讨回臉面,但對樓蘭百姓而言可謂是徹底的傷害和最殘酷的災難!!”
自古以來,國興,百姓苦。國滅,百姓更苦——
假如國家繁榮,統治階級必然走向窮奢極欲,勞民傷财難以避免,百姓不會好過。而加入戰火四起國破家亡,百姓卻隻會更加水深火熱。甚至可以說在任何國度,哪怕王室再紙醉金迷,官員再貪婪,對百姓所造成的傷害都遠遠比不上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