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像野火般燎原。
關于江氏集團總裁江姜“突發重病、命懸一線”的報道
經過一夜發酵,在次日清晨徹底引爆了G市的輿論場。
這不僅僅是一條商業新聞,更觸動了無數普通人的神經。
于是,G市醫院那莊嚴肅穆、平日裡人流有序的大門,在這個清晨,變成了一個巨大漩渦的中心。
時間剛過早上八點,醫院門口便已人頭攢動,與往日匆忙但有序的景象截然不同。
保安和貝衡緊急增派的保镖早已嚴陣以待,拉起警戒線
神情嚴肅地維持着秩序,但湧來的人流依然讓現場顯得擁擠而嘈雜。
幾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手裡緊緊攥着用塑料袋小心包裹的、自家樹上摘下的新鮮水果(蘋果、橘子)
或是幾盒樸素的營養品。
他們可能是江氏集團早年資助的社區老人,也可能是曾受過江氏慈善基金會幫助的人。
渾濁的眼睛裡滿是擔憂和真誠的祈願,嘴裡喃喃着:“江總是好人啊…老天保佑…”
年輕的父母牽着懵懂的孩子,孩子手裡可能捧着一小束在路邊花店買的康乃馨或向日葵。
父母低聲對孩子解釋着什麼,孩子臉上帶着好奇和一絲被大人情緒感染的緊張。
這些父母或許曾受益于江氏資助的學校或醫療項目
或許隻是單純敬仰這位年輕有為的女總裁
希望以這種方式表達關切和教導孩子感恩。
一些看起來像是剛畢業或工作不久的青年
捧着用零花錢買的包裝簡單的花束,神情肅穆地站在人群外圍。
他們或許是曾就讀于江氏集團捐建的希望學校的學生
或許是在江氏集團“青年人才計劃”中獲得過實習或工作機會的受益者。
江姜對他們而言,不僅是商業領袖,更是一種奮鬥的榜樣和希望的象征。
人群中,有一位坐着輪椅的中年婦女,由家人推着,膝上放着一大捧潔白的百合。
她的眼神充滿焦急和感恩,家人向維持秩序的保安解釋
“江總前年幫我申請了罕見病救助基金,救了我的命啊!我們就想來看看,送束花,求個平安!”
多家媒體的記者扛着攝像機、舉着話筒,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魚,在警戒線外尋找着每一個可能的突破口和“知情人士”。
他們的問題尖銳而直接
“江姜總裁目前情況如何?”
“是否确診為絕症?”
“江氏集團由誰暫代管理?”
“她的女兒未來如何安排?”
閃光燈不時亮起,捕捉着醫院門口的混亂和人們臉上的表情。
一些打扮入時的年輕人,舉着自拍杆和手機
正在進行現場直播,用誇張的語氣渲染着現場的“盛況”和“獨家内幕”
吸引着線上觀衆的獵奇目光和打賞。
也有不少被新聞吸引來的路人,純粹出于好奇
踮着腳向醫院裡面張望,議論紛紛,成為人潮的一部分。
一些與江氏集團有合作或競争關系的公司代表
也帶着制作精美的花籃和果籃出現。
他們的目的更為複雜,除了表面的“慰問”
更希望能打探到江姜的真實病情和江氏集團的後續動向,這關乎巨大的商業利益。
他們往往試圖與保安或看起來像醫院管理人員的人搭話。
甚至有人試圖冒充江姜的“遠房親戚”或“多年好友”,想混過安保進入醫院内部。
警戒線内靠近醫院大門的地方,各種鮮花(花束、花籃)、水果籃、營養品禮盒已經堆積如山。
嬌豔的玫瑰、純潔的百合、象征希望的向日葵、昂貴的進口水果、包裝精美的滋補品……
這些東西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片色彩斑斓卻透着詭異悲傷的“祭壇”。
保安人員面無表情地接收着源源不斷遞過來的物品,統一堆放
但明确告知:任何非直系親屬和指定醫護人員,禁止進入住院部,尤其是重症監護區。
這些飽含各種心意的禮物,注定無法送到它們想慰問的人身邊
隻能堆積在冰冷的醫院門口,成為這場公衆關注事件的沉默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