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向角色打招呼,微笑。但誰是真的開心,誰的笑容是一層面具,玩家一清二楚。
畢竟每個人頭上頂着那麼大個角色面闆,那是想不看見都不行。
角色随機出生地應該在美國的某個州,靠遊戲的場景推測的。奈何玩家英語不過關,又懶得查翻譯,就這麼湊活到了角色十一歲,現實過了三天。
“莫琳”十歲的生日禮物是一隻藍貓,蠻乖巧的。玩家當然知道,畢竟這是角色每升十級時遊戲贈送的盲盒,面闆上顯示它有穩定精神的功效,但現在,至少在角色十二歲前都用不上它,畢竟在一個幸福家庭長大,也沒有受到什麼外界因素傷害的角色,精神穩定值從來沒有下過九十。
然後“莫琳”十二歲了。
盡管第一次玩時就知道這遊戲什麼德行,但這次玩家還是有些始料未及。
“莫琳”的父母死了,她的家被燒了。
一切都是那麼猝不及防,本來一切跟往常一樣,“莫琳”普普通通地去上學,然後回來就看到了她冒着黑煙的房子,和被人群團團圍住躺在地上的三具焦屍,兩大一小。
橘貓年紀大了,“莫琳”十一歲的時候它就因病去世了,埋在了後花園,那裡的果樹草坪也被燒成了焦炭。
房子裡唯一活下來的隻有那隻藍貓,它自始至終都很乖巧,被燒掉了半截尾巴都沒吱聲,然後它就被抱出來跟着“莫琳”安安靜靜地凝望着面目全非的一切。
無法去表達什麼,作為第一部狗屎劇情的受害者,玩家可太熟悉這狗劇情了。
但不管劇情再怎麼混蛋,該玩的還是要繼續的。
“莫琳”還沒有成年,好像也沒什麼親戚,失去父母後被安排在了某個孤兒院,學校依舊在上,但精神肉眼可見的萎靡,精神值岌岌可危地在及格線上來回徘徊,好在那隻藍貓一直不離不棄地跟着她。
玩家給“莫琳”退學了,準備接觸更豐富的劇情。
早在角色兩三歲的時候,玩家就已經将角色的學習技能點到了滿值,這意味着即使自學“莫琳”也依舊優秀。
父母還活着的時候玩家還打算走生活玩家路線,那一份文憑當然有必要,但現在什麼都沒了,玩家也不打算再在小學教育上浪費時間了。
當晚,“莫琳”就帶着貓跑了,離開了孤兒院。院長不會找她的,他比誰都希望這個偷他黑吃黑資料,然後拿資料墊桌角的混蛋能死遠點。
看着滿大街的英語,玩家久違地打開了吃灰已久的英語詞典,也終于知道“莫琳”原來一直都生活在佛羅裡達,不過遊戲裡的佛羅裡達州倒是格外和平。
“F**k you!b***h!”
遊戲背景的大街上,一位老哥手裡拿着自己的褲子,正光腿和身後的警察們玩躲貓貓。
他追,他逃,他插翅難飛~
【玩家吃掉了上一句話。】
這遊戲有一點很方便,官方提供了各種職業模闆,雖然模闆技能要從零開始升級,但種類很多,套上就能用。
但是很貴。
窮鬼玩家隻下載了一個賞金獵人模闆,其中包括了黑客技術和格鬥技術,還有各種情報搜集,易容的方法,好在這個模闆在第一部和第二部遊戲裡都能用。
用着從院長床底下借來并不打算再還的錢,“莫琳”通過她自己注冊的假身份買了一張飛機票,直通紐約。
至于為什麼是紐約——在那天事情發生的早上,他們把一張通往紐約的飛機票塞到了“莫琳”的書包裡,他們要她去紐約。玩家沒敢用那張票,怕有人會借此找上來。
穿着淘來的幹淨舊衣服,做點僞裝,一個侏儒症麻子臉小老頭閃亮登場。這個不需要玩家捏,收集好材料直接往身上套就行了。
地獄廚房。
就從殺人滅口這點上來看,“莫琳”父母的身份就不會簡單,正常的方式找不到他們過去的信息。玩家隻能靠第一部的經驗,從灰色地帶着手。
在找到某個小巷,避開頭上顯示着殺了幾個人的酒鬼或瘾君子後,“莫琳”到了一個酒館前。
憑着遊戲NPC頭上的标記,玩家找到了一個有“信用”的酒保,打聽好了這個以前完全沒有涉及的犯罪之都的勢力分布,并給自己辦了各種假證,至此從院長那裡帶走的錢差不多都霍霍光了。
玩家讓她找了某個破舊旅館暫時安定了下來,老闆是個懂事的,收了錢後啥也不問,全當自己是個瞎子聾子。當然,隻要沒有人來找她的話。
“莫琳”的技能樹點的有點歪 ,腦子挺好使,體質堪比當代大學生,脆弱且易殺。
玩家其實一直都想把“莫琳”的體質鍛煉上去,奈何這玩意是已經固定的,除非有什麼機遇,否則“莫琳”就是累死它都不會變動。
玩家也沒抱怨什麼,畢竟體質上失去的都加在腦子上了,要不然那學習能力Max是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