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契亞人不少人在森林裡過着原始的生活,還有一部分則相對文明。提比略學會的是那些原始生活的方法,還學會了在身體塗抹保溫的塗料。
在一番努力之下,提比略的隊伍發現了大量達契亞人的礦場,一番打聽後,發現礦場近半年的開采的速度明顯快過以往,顯然是為了滿足國王加急生産的需要。王國各處的鐵匠也都被召集到王都澤傑圖薩,他們和家人剛到都城就被國王關了起來,被迫不停的制造各種武器。
就連之前襲擊羅馬的蘇維彙人士兵的許多武器都是達契亞國王巴魯斯提供的。
“這絕對是在拖時間。對方一定打算準備就緒後就發動戰争!”卡爾維希烏斯斬釘截鐵的說。
“是啊,這已經很明顯了。所以我們必須盡快出手搶占先機,不能被動等待。”另一位軍團長也同意這個看法。
“但是達契亞人明面上并沒有襲擊我們的行為。蘇維彙人如今被推出來接受懲罰,我們也沒有證據能證明達契亞人就是意圖侵略我們的領土。”卡爾維希烏斯說,“馬其頓尼亞的守軍送消息說達契亞人非常安分,甚至還主動送了不少禮物表示想要和平。”
阿格裡帕盯着地圖看了一會,又走到沙盤旁邊看着高低起伏的河流山川,心裡有些擔憂。
“先談判,要求對方交出一部分武器以證明和平的意願。”阿格裡帕說,“同時派人去探查他們究竟造了多少武器。”
“這恐怕并不容易……”一直沉默的提比略開口,“澤傑圖薩每天都有衛兵巡邏,遇見可疑的人便不由分說的抓起來關進監牢。他們實行嚴格的宵禁,超過六點還在街上被抓住的話,就會被定為對國王圖謀不軌遭到處決。”
“達契亞的其他部族都有什麼反應?”阿格裡帕問。
提比略搖了搖頭:“我們的探子報告說,每次開會,王廳都會大門禁閉。他們監視王廳很久,幾乎不見有人進出。至于談論什麼,如今也是不允許的。國王在澤傑圖薩貼了告示,說要抓外國流竄入城的盜賊。這對我們的探子來講很不安全,他們必須保命優先。”
面對敵人的這種行為,經驗豐富的軍團長們紛紛意識到了達契亞的危險等級在不斷上升。
達契亞内部不再分裂,并且封閉,減少對外交流,且加強管制,這很明顯是要做些什麼。
“據說礦場的許多礦工都發生了騷亂,有沒有辦法先去引導他們聚衆鬧事?”阿格裡帕問提比略。
提比略:“這……有這種可能,但需要時間。”
阿格裡帕:“你去想想辦法。總之,給巴魯斯找點麻煩。至于使者,暫時不要派人了,隻遠程送信,要求對方說清楚制造武器的意圖并交出武器,否則羅馬會出于自衛的目的開啟戰争。同時你要宣揚——你要告訴那些達契亞的普通族民,如果國王不願意平等接受談判,而是不斷加大武器供應,擺出作戰意圖,出于自衛的考量羅馬人将會率先進攻。”
接到這個任務的提比略滿面愁容,他并不懂得如何煽動民變。
辛布維爾表示他可以代勞。
“你為什麼會懂這個?”提比略不解。
辛布維爾:“和人打交道多了,自然知道人情世故。其實這件事也不複雜,隻要讓那些人明白不行動就會有性命之憂,亦或者激起他們的仇恨,那自然就能成功。”
提比略點了點頭:“那具體要怎麼做?”
辛布維爾為提比略解釋具體方法。
這段時間,都是辛布維爾主理埃維杜伊王國同盟軍的事務。提比略發現他比萊納王子經驗更豐富,和他相處是很愉快的一件事。
漸漸的,他有些事便喜歡問他的意見。
辛布維爾說:“淪為礦工者基本都是罪犯。但這些罪犯大多卻并不是窮兇極惡的,而是生活所迫不得不犯錯。比如食不果腹偷了一些食物,被地方官欺負不得不反擊,等等。如今巴魯斯國王為了短時間内開鑿更多的礦,便讓手下執行判決的地方官更加嚴格,肯定會有各種冤假錯案。他們知道自己是冤枉的,這一部分很容易便能挑撥。還有一部分隻想忍氣吞聲的,隻要找到他們的家人,讓他們的家人也死于地方官之手,便能讓這些人也決心造反。從這些人入手,先糾集起一批人,隻要有一兩個成功的例子,其它同樣處境的人就會一齊響應,慢慢人數會越來越多。”
提比略的眉頭皺緊,他本能的不喜歡這些話。
辛布維爾見他悶悶不樂,還以為他擔心不好做,開口道:“當初斯巴達克斯起義也是這麼發展起來的,起先隻是一支不起眼的小隊伍,但很快就發展壯大。這件事有實現的基礎,我們隻需推波助瀾。達契亞内部亂了,作戰就更容易。”
提比略:“我知道。可既然一開始就決定要打,還不如不要派我的人去當這個使者。”
辛布維爾:“這還是有必要的,不派的話容易引起其它國家或者部族首領的恐懼。”
提比略似懂非懂,他在想,所以就是需要一個“合理”侵略的理由?
引發騷亂不太難,提比略和辛布維爾安排手下假扮礦工奴隸,選擇了一個黑夜,帶着一支小隊将工頭殺掉。工頭已死還不夠,再在衆目睽睽之下殺死守衛軍,釋放了這些礦工。
這些人離開後,有的回家,有的四處遊蕩。回家的這些人有不少發現自己的親人居然被官兵殺死了。于是便聚集在一起,決心鬧事,報複國王和地方官,為家人複仇。
怨氣越積越多,流血事件也頻繁發生,短短的半個月就蔓延到了澤傑圖薩。
為了對外轉移矛盾,巴魯斯軍的一支小隊襲擊了羅馬邊境的一個村莊。那地方距離軍團駐紮地隻有一百羅馬裡,靠近邊境南部。
那個村莊是向羅馬稱臣納貢的日耳曼部族村莊,有羅馬人混居并在那結婚生子,最近出于戰争需要已經被轉移走了一部分人,留在村子裡的都是青壯和老弱病殘,女人和孩子都往國境線内撤走了。
達契亞人極為殘忍,因為沒有找到太多女人與财物,他們便向年輕男子和年老的女人施暴并将其殺害,有的被分屍,有的被挂在樹上,還有的成為了盤中餐。
那個村莊也是阿格裡帕等人特地放的一個誘餌,如今對方上鈎,他們也沒有等待的理由。于是,大軍開拔,決定對達契亞人開展全面進攻。
提比略的隊伍在開戰的時候處在後方,阿格裡帕命令他視察羅馬境内的領土,避免可疑人物滲透到後方,同時參與治安活動,防止戰時增加流民和強盜。
與此相對,辛布維爾和他的高盧騎兵作為同盟被派到了前線的重要作戰隊伍裡。
這一舉動也引起了高盧人的不滿,他們認為沒有提比略作為信譽的保證,羅馬人可能會把他們當做敢死隊送上戰場。
羅馬人的确不打算對高盧人投入過多,在他們眼裡,騎兵隻是次要兵種,而高盧人也并沒有資格和他們平起平坐。
二者因此産生矛盾,雙方就到底怎麼安排争論不休。
殘疾的萊納王子聲明面對共同的敵人,羅馬人必須重視與他們的同盟關系。
阿格裡帕與對方談判,萊納表示高盧人作為同盟隻認恺撒和恺撒的繼承人。這一點在對外戰争尤其重要。
“有身份貴重的恺撒的繼承人作為協同作戰的軍官,這是同盟條約裡一開始就寫好的。”萊納王子強調,“提比略既是騎兵隊長,又是你們羅馬王的兒子,我們堅持要保持平等的同盟關系。”
“高盧人這是在耍賴。”卡爾維希烏斯氣憤道,“提比略可是奧古斯都的繼子…怎麼能讓他去那麼危險的地方?而且他還那麼年輕,頂什麼用?”
阿格裡帕:“哎,拿恺撒說事。”
屋大維也是拿恺撒說事,才成功接管了高盧的同盟關系。如今對方這麼要求也無可厚非。隻是目的是什麼呢?
卡爾維希烏斯:“我們也不是非用他們不可。把那些高盧女人和孩子從南方學校與住處裡趕出來,告訴他們,不聽話就别想着再受公民待遇!”
阿格裡帕:“現在不是這麼做的時候,恐怕要被達契亞人鑽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