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深宅困局
慶國,京師,丞相府。
冬日的寒風如刀割般劃過臉龐,林府的後花園卻依舊熱鬧非凡。亭台樓閣間,貴族的公子小姐們聚集于此,他們的笑聲和交談聲在花園中回蕩。在衆人之中,林悅初宛如一朵在寒冬中獨自綻放的梅花,美麗而清冷。
她身着一襲月白色的長裙,裙擺上繡着淡雅的梅花圖案,發間斜插着一支銀針,顯得更加清冷脫俗。林悅初自幼聰慧,飽讀詩書,但因為嫡妹林悅欣的出生,逐漸被家族所忽視。嫡母崔氏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那位嬌滴滴的嫡妹,而她隻能與母親在角落裡相互依靠。
“小姐,你看那位新來的公子,多俊俏啊!”林悅欣的奶娘抱着她,一邊指着遠處的公子,一邊興奮地說道。林悅欣年僅十三歲,生得嬌憨可愛,此時正依偎在奶娘的懷裡,眼中閃爍着靈動的光芒。
林悅初微微一笑,眼中沒有絲毫嫉妒。她深知,在這深宅大院中,隻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不被他人輕視。
然而,命運的轉折往往出人意料。
幾天後,家族祭祀。林悅初像往常一樣在祖祠中整理供品,卻意外發現供奉的祖像背後藏着一張泛黃的家譜。家譜上記載的世系與供奉的祖像大相徑庭,顯然是被人篡改過的。
她心中一驚,正想仔細查看,卻不料被突然出現的林悅欣撞見。
“姐姐在看什麼呢?”林悅欣的聲音清脆悅耳,卻讓林悅初心中一緊。
“沒什麼,隻是整理供品。”林悅初迅速将家譜放回原處,轉身面對林悅欣,臉上依舊挂着溫柔的笑容。
林悅欣走近幾步,目光落在林悅初身後的祖像上,好奇地湊過來:“這祖像是新換的嗎?我怎麼從未見過。”
“是前些日子重新修繕的。”林悅初心中警惕,口中卻淡淡回應。
林悅欣似乎并未察覺到什麼異常,隻是又問了幾句,便被奶娘帶去别處玩耍。林悅初望着她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這個妹妹,到底是天真無邪,還是别有用心?
祭祀之後,林悅初多次試圖接近祖祠,卻都被崔氏以各種理由攔下。她漸漸明白,所謂的“整理供品”不過是個幌子,真正的目的恐怕是防止她繼續深挖家譜的秘密。
幾日後,家族議事廳。
崔氏端坐上首,身着華貴的牡丹紋錦袍,頭戴珠翠,威嚴而不可一世。“悅初,你已經及笄了,也該為父親分擔憂愁了。”她的聲音溫和中透着威嚴。
林悅初屈膝行禮,低聲道:“母親有何吩咐,女兒無不從命。”
崔氏滿意地點點頭,從案幾上拿起一份婚書,緩緩展開:“靖王府的王爺蕭景瀾,是當今天子十分器重的宗室。他年紀輕輕便已聲名遠揚。此次他特地遣人前來求親,足見誠意。你,就去當他側妃吧。”
此言一出,滿室寂靜。陽光透過雕花窗戶灑在林悅初的臉上,她微微擡頭,眼中閃過一絲震驚。靖王府?側妃?
她強壓下心中的波瀾,屈膝應道:“母親既然已有安排,女兒自當遵命。”
崔氏臉上浮起一絲滿意的微笑,擺手示意她退下。林悅初轉身離去,心中卻如翻江倒海。
當夜,林悅初獨坐閨房,月光透過窗棂灑在她清秀的面容上。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既然家族不需要她,她便要去靖王府闖出一片天地!
她打開随身的木箱,取出一本醫書《黃帝内經》,輕輕撫摸着那熟悉的書頁。這是她多年來的心愛之物,也是她在這深宅中唯一的慰藉。如今,她要帶着它,去開啟新的生活。
次日,林府張燈結彩,為林悅初的出嫁做最後的準備。車隊浩浩蕩蕩駛向靖王府,林悅初身着大紅嫁衣,頭戴鳳冠,坐在花轎中,心中五味雜陳。
花轎一路颠簸,駛出京師,向着那偏遠的靖王府而去。林悅初透過轎窗,望着身後越來越遠的京師,心中暗暗發誓:林悅初,定要讓你的名字,響徹慶國!
卻不知,靖王府的王爺蕭景瀾,早已在暗處,靜靜等候着她的到來……
此時的靖王府,王爺蕭景瀾正在書房處理政務。他身着深藍色的錦袍,腰間佩着一塊白玉,面容冷峻。得知林悅初即将到達,他微微皺眉,似乎對這樁婚姻并不十分滿意。然而,作為一方王爺,他明白這樁婚事背後的政治考量。
王府的總管李升在一旁侍候,見王爺神情不悅,小心翼翼地問道:“王爺,您對這位側妃有何看法?”
蕭景瀾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深邃地看向窗外:“她能嫁入我府,必有過人之處。不過,她是否真的适合王府生活,還需時間驗證。”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
李升點頭稱是,不敢再多言。
而林悅初這邊,車隊在日落時分終于抵達靖王府。王府的下人們早已在門口等候,準備迎接這位新側妃。
林悅初在衆人攙扶下走出花轎,盡管心中不安,但她面上仍保持着平靜。她擡頭望向這座陌生的府邸,暗暗下定決心,要在這裡走出自己的路。
王府的正廳裡,蕭景瀾身着正裝,等待着林悅初的到來。當她踏入廳中,兩人目光相遇。蕭景瀾微微一怔,林悅初的清冷氣質在他預料之外。而林悅初望着蕭景瀾冷峻的面容,心中也泛起一絲漣漪。
按照禮儀,林悅初向蕭景瀾行禮,輕聲道:“王爺,妾身林悅初,見過殿下。”她的聲音柔婉而堅定。
蕭景瀾微微颔首,示意她起身:“既然來了,就好好在王府生活。”他的話語簡短,卻透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林悅初起身,悄然打量着王爺。她明白,在這陌生的環境中,她需要更加謹慎行事。
當晚,王府為林悅初設下接風宴。宴上,王妃、側妃齊聚。林悅初端坐在席間,面對衆人的打量與議論,她始終保持着得體的微笑。
其中一位側妃王氏,生得豔麗,卻帶着幾分尖酸刻薄。她故意提高聲調說道:“這位新來的側妃,看着倒是個溫婉的,不知是否有幾分才情呢?”
林悅初心中一凝,面上卻不動聲色:“妾身才疏學淺,不過略通詩書,還請各位姐姐多多指教。”
王氏輕笑一聲,似乎對她的回答并不買賬:“那不知側妃能否當場吟詩一首,讓我們開開眼界?”
這突如其來的考問讓在場衆人紛紛投來目光,氣氛一時緊張。
林悅初微微沉吟,随即輕聲吟道:“身入王府心猶在,詩書為伴歲月長。願以醫心療病苦,不求名利隻求康。”
詩句雖簡單,卻表達了她的心志。在場衆人聽後,議論聲漸起。有人贊她才情不俗,也有人覺得這詩過于平淡。
蕭景瀾一直在旁觀察,聽到這詩,他眼中閃過一絲贊賞。或許,這位新來的側妃,并非表面上那般柔弱。
宴畢,林悅初被安置在側妃院落。院子裡花木扶疏,環境清幽,卻難掩她的孤獨。
她打開随身攜帶的醫書,輕輕撫摸着書頁,心中默念:“從今往後,這便是我的新生活了。”她深知,在這王府中,醫術或許是她唯一的依靠與希望。
這一晚,林悅初在陌生的環境中輾轉難眠。月光透過紗窗灑在她的床榻上,她望着窗外的星空……
第二章:王爺的考驗
次日清晨,林悅初早早起身,簡單梳洗後便來到了王府的藥園。這裡是她昨日在王府仆人的引導下發現的,雖不大,倒也齊全,各色藥草長勢良好。她輕輕推開虛掩的木門,一陣清新的草藥香撲面而來,讓她的神志為之一爽。
她深吸一口氣,漫步走進藥園。這裡的藥草種類繁多,有常見的金銀花、薄荷,也有一些較為珍貴的藥材,如人參、鹿茸等。每一株藥草都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茁壯成長,仿佛在訴說着生命的活力。
“早啊,側妃。”一個清冷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林悅初轉身一看,竟是蕭景瀾。他身着淺灰長衫,袖口繡着淡雅的暗紋,發冠束起的黑發間别着一支玉簪,顯得格外清貴。
“王爺早。”林悅初微微屈膝行禮,心中略有驚訝,她沒想到王爺會出現在這裡。
蕭景瀾緩步走來,目光落在她手中的醫書上:“聽說你通曉醫術?”他的聲音不冷不熱,帶着淡淡的探究。
“略懂皮毛,王爺若有需求,悅初定當盡力。”林悅初将醫書抱在懷中,語氣謙和。
蕭景瀾輕挑眉梢:“昨日聽聞你在接風宴上的詩作,倒是很有意思。不過醫術不同于吟詩作對,可容不得半點馬虎。”他停頓了一下,眼神變得銳利,“你可有真實本事,還是隻會紙上談兵?”
林悅初被他看得有些心慌,但她很快鎮定下來:“王爺若肯給悅初一個機會,悅初定會用行動證明自己。”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李升匆匆而來,臉上帶着焦慮:“王爺,不好了,三公子突然高燒不退,太醫束手無策!”
蕭景瀾面色一沉,立刻轉身往府内走去,林悅初下意識地跟了上去。
“側妃也來?”蕭景瀾停下腳步,回頭問道。
“王爺,悅初願一試。”林悅初堅定地看着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渴望。
蕭景瀾對上她的眼神,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若你出了差錯,别怪本王不客氣。”
“王爺放心。”林悅初跟在蕭景瀾身後,心中滿是緊張與期待。
來到三公子的寝房,隻見床榻上躺着一個不過五六歲的男孩,小臉通紅,額頭上滿是汗珠,呼吸急促。床邊的太醫正愁眉不展,見蕭景瀾進來,立刻行禮。
“王爺,三公子的高燒來勢洶洶,臣等已經用了退燒的藥方,可效果甚微。”太醫的聲音帶着無奈。
蕭景瀾冷冷地掃了太醫一眼,轉身看向林悅初:“你有何辦法?”
林悅初深吸一口氣,走到床邊仔細查看三公子的病情。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額頭,又查看了他的舌苔和脈象,心中迅速分析着病情。
她發現三公子的高燒并非普通的風寒引起,而是體内有郁結之氣,導緻髒腑失調。若隻用尋常退燒藥,隻能治标不治本,必須從根本上調理。
“王爺,臣妾需要一些藥材,立刻煎熬藥劑。”林悅初沉聲說道,随即便報出了一連串藥材名稱。
李升立刻吩咐人去準備,林悅初則親自監督藥材的稱量和煎煮。她仔細地檢查每一種藥材的質量,确保無誤後,才交給廚房去煎煮。
煎藥的過程并不順利。起初,因着急求成,火候掌握不好,藥汁焦糊。林悅初立即指出問題所在,親自示範如何控制火候。她說:“火候太猛,藥效盡失;太小,則煎煮時間過長,易滋生細菌。煎藥需耐心,方能得良藥。”
在她的指導下,下人們重新開始煎藥。林悅初全程緊盯,不時調整火力,确保藥效充分釋放。藥香漸漸彌漫開來,沁人心脾。
煎藥的間隙,林悅初向蕭景瀾詢問三公子近日飲食和作息情況。得知三公子近日因府中賓客多,常熬夜陪客,飲食也多是油膩葷腥,她不禁搖頭道:“小兒髒腑嬌嫩,最忌作息紊亂、飲食不節。” 蕭景瀾聽後,面色微沉,顯然對三公子的照料不周感到自責。
藥汁終于煎好,林悅初小心地吹涼,然後用勺子一點一點地喂給三公子。孩子因高燒而虛弱,喉間有痰鳴聲,喂藥時幾度嗆咳。林悅初輕撫其背,安慰道:“公子莫怕,這藥雖苦,卻能驅走病魔,讓公子康複如初。” 她的動作輕柔而有耐心,眼神滿是關切。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蕭景瀾在房内焦急地踱步,不時地看向林悅初。而林悅初全神貫注地照料着三公子,額頭滲出了細汗,卻絲毫不敢松懈。
終于,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房間時,三公子的額頭不再滾燙,呼吸也逐漸平穩。林悅初長舒一口氣,癱坐在椅子上。
蕭景瀾快步走到床邊,查看兒子的狀态,見三公子确實好轉,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轉而又看向林悅初:“你做得不錯。”
林悅初微微一笑:“王爺過獎,悅初隻是盡了自己的所能。”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喧嘩聲,王氏急匆匆地闖了進來,見到三公子好轉,她又驚又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孩子怎麼突然就燒起來了?”
蕭景瀾冷着臉看向王氏:“問那麼多做什麼?三公子已經沒事了。”
王氏卻像是沒聽見他的話,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林悅初:“你到底用了什麼手段?怎麼昨天還好好的,今天就……”
“王氏,夠了!”蕭景瀾一聲低喝,王氏這才閉上了嘴,但眼神依然充滿敵意。
林悅初心中一沉,她知道,盡管這次成功救治了三公子,但在王府,她面臨的考驗還遠遠沒有結束。
蕭景瀾見狀,微微皺眉,對林悅初道:“你先回去休息吧,今日辛苦你了。”
“是,王爺。”林悅初行禮退下,心中思緒萬千。
回到自己的院落,林悅初倒在床上,疲憊感瞬間襲來。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放松警惕。在靖王府,每一天都可能充滿挑戰,而她必須時刻準備着。
她閉上眼睛,回想起剛才救治三公子的過程,心中暗自欣慰。至少,這次她用醫術赢得了王爺的認可,也在這王府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然而,她也明白,王氏的敵意隻是開始。在這王府的深宅大院中,權力的鬥争無處不在,她必須更加小心應對,才能在這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夜幕降臨,林悅初在庭院中獨自散步,月光灑在她的身上,為她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薄紗。她望着夜空中閃爍的星星,心中默默祈願:希望在這王府中,她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也能守護住那份對醫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希望。
遠處,蕭景瀾的書房還亮着燈,他站在窗前,望着林悅初的身影,眼神複雜。這個女子,似乎并不簡單。
“王爺,您還在關注側妃?”李升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蕭景瀾轉身,微微一笑:“一個有本事的女子,值得關注。”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藏着無盡的思考。
李升會意,輕輕退下,留下蕭景瀾獨自沉思。
這一夜,靖王府的夜格外甯靜,卻也格外深沉。在這甯靜的外表下,暗流湧動,等待着下一個黎明的到來。
同時,在王氏的院落中,她坐在床邊,滿臉陰霾。她看着手中的一縷頭發,這是三公子的,是她在剛才混亂中悄悄留下的。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狠辣,低聲對貼身丫鬟說道:“去,把這頭發交給南院的張媽,讓她想辦法給三公子做點‘安神’的湯藥。這王府裡,容不得任何人搶我的風頭,尤其是那個林悅初!”
丫鬟接過頭發,眼中也是一片狠意:“放心吧,主子,張媽那裡我常去,這事兒一定妥妥當當。”
王氏看着丫鬟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林悅初,你以為救了三公子就能在這王府立足?做夢!”
而在林悅初的院子裡,她此時正坐在燈下,仔細地翻閱着醫書。她還不知道,王府中的暗流已經悄然向她湧來。她隻是單純地想要在這王府中,用自己的醫術去幫助更多的人。
月色如水,灑在王府的每個角落。有人暗藏殺機,有人滿心期待,而明日,又将掀起怎樣的波瀾?
第三章:暗潮湧動
次日一早,林悅初的貼身侍女小環匆匆走進屋内,臉上帶着些許慌張:“小姐,王氏那邊的人在府内散布流言,說昨日三公子的病是您故意拖延治療,意圖在王府中彰顯自己的能力,還說您用的藥材都是偷來的!”
林悅初聞言,眉心一皺,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她早就料到王氏不會輕易放過她,卻沒想到對方的動作如此之快。她輕聲歎了口氣,道:“這些流言,想必是王氏為了打壓我而故意散播的。她見我在王爺面前露了臉,心裡自然是不平衡。”
小環氣憤地握緊拳頭:“這些小人,真是可惡至極!小姐,您打算怎麼辦?要不要小環去跟王爺禀告?”
林悅初擺了擺手,示意小環先退下:“王爺那裡暫且不用去說。流言這種東西,越描越黑。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先穩住局勢,讓那些有心之人找不到把柄。”
她思索片刻,接着道:“你去告訴李總管,就說我想去府庫盤點藥材,順便查看是否有王氏所說的‘偷藥’證據。此外,還要去一趟廚房,核對前兩日的賬目,看看是否有異常。”
小環點了點頭,剛要轉身離開,卻又被林悅初叫住:“對了,你再去請太醫過來,就說我想和他商讨一些醫術上的問題,順便了解下三公子後續的調養方案。”
小環領命而去,林悅初則轉身看向窗外,眼神堅定。她知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才剛剛開始,她必須步步為營。
王氏坐在自己的院落中,聽着心腹丫鬟彙報流言的傳播情況,眼中閃過一絲得逞的光芒:“哼,林悅初,你以為你是誰?也配在靖王府和我争風吃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側妃,還想爬到我頭上,門兒都沒有!”
丫鬟也在一旁附和:“主子英明,這流言傳出去,那林悅初的日子肯定不好過。等王爺對她心生厭棄,我看她還能得意多久!”
王氏冷哼一聲,正要再說些什麼,卻見門外傳來通報聲:“王氏,王爺有令,讓你即刻去正廳見他。”
王氏心中一驚,不知王爺為何突然召見她,但面上卻不敢表現出來,忙整理儀容,快步前往正廳。
蕭景瀾身着玄色長袍,穩穩地坐在正廳主位之上,面色冷峻。見王氏進來,他微微颔首,示意她坐下。
王氏乖巧地行禮後坐下,故作疑惑地問:“王爺召妾身來,不知有何吩咐?”
蕭景瀾的目光如鷹般銳利,直直地盯着她:“昨日三公子病重,你可是在其中動了什麼手腳?”
王氏心中一凜,面上卻立刻露出一副委屈模樣:“王爺,這可從何說起?妾身對三公子向來關愛有加,怎會對他不利?昨日之事,妾身也是聽聞後心急如焚地趕去的。”
蕭景瀾冷哼一聲:“是嗎?那為何府内會有流言說林悅初偷藥?你可知道,若讓外人知曉,這王府的顔面何在?”
王氏心中一慌,卻迅速調整情緒:“王爺,這流言想必是别有用心之人散播的。妾身定當全力協助王爺查明真相。”
蕭景瀾見她這般模樣,也不便再多言,隻是冷冷地囑咐道:“若查出是誰在背後搗鬼,本王絕不輕饒。”
王氏忙點頭稱是,心中卻暗自盤算着該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面。
與此同時,林悅初在府庫中仔細核對藥材賬目。她命人将近日進出的藥材一一陳列,自己親自核對數量與質量。府庫的管事王媽戰戰兢兢地在旁侍候,大氣都不敢出。
林悅初一邊查看藥材,一邊詢問王媽:“前兩日,王府是否有人來領取過特殊藥材?”
王媽思索片刻,回道:“回側妃的話,前兩日來領取藥材的都是廚房和太醫院的人,并無其他異常。”
林悅初點了點頭,心中稍安。她又讓王媽将藥材庫的進出記錄簿拿來,仔細翻閱比對,确認無誤後,這才讓王媽将藥材重新入庫。
離開府庫後,林悅初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廚房。廚房的婆子們見側妃駕到,紛紛行禮。林悅初微微颔首,讓婆子們呈上這幾日的賬目。
她仔細查看賬目,發現前兩日的食材采買并無異常,心中更是笃定那些流言純屬無稽之談。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她還是囑咐婆子們近幾日的食材采買要更加謹慎,避免給有心之人留下可乘之機。
處理完府庫和廚房的事宜,林悅初回到自己的院落,剛想歇息片刻,卻見太醫已在等候。
“太醫,快請進。”林悅初趕緊上前迎接。
太醫坐下後,林悅初開門見山地說道:“昨日三公子的病情,多謝太醫相助。不過,我想請教太醫幾個問題,還望不吝賜教。”
太醫連聲答應,二人便開始商讨起醫術來。林悅初借機向太醫詳細了解了三公子後續的調養方案,以及一些常見病症的防治方法。太醫見她态度誠懇,且醫術造詣不淺,也十分樂意與她分享經驗。
商讨完畢,林悅初又讓太醫寫下了幾份常用的藥方,準備抄錄下來供日後參考。
這日下來,林悅初馬不停蹄地處理了多處事務,雖疲憊不堪,但心中卻頗為踏實。她知道,自己已經為應對流言做好了準備,隻要後續不出差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也難以得逞。
夜幕再次降臨,林悅初在燈下整理今日所獲的醫術心得,心中默默盤算着接下來的打算。她必須盡快在王府站穩腳跟,不僅要讓王爺信任她,也要讓府中的下人信服于她。
與此同時,蕭景瀾在書房中看着林悅初送來的府庫和廚房的賬目記錄,眉頭微挑。他沒想到林悅初竟能在短短一日内将這些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還主動來請太醫商讨醫術。這女子,确實不容小觑。
他微微一笑,心中暗道:“林悅初,看來你比我想象的還要能幹。”
這一夜,靖王府的夜依舊甯靜,但暗流卻在無聲中彙聚。各方勢力都在暗中觀察,等待着最佳的出擊時機。
林悅初在燈下繼續研讀醫書,不覺間已是深夜。她輕輕合上書本,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窗外,月色如水,灑在她的臉上,顯得格外甯靜。
她不知道,這場風暴即将來臨,但她已經做好了準備。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她都會憑借自己的智慧和醫術,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王府的夜,靜谧而深沉,仿佛在等待着什麼。
第四章:流言四起
次日清晨,林悅初剛剛用過早飯,小環便神色慌張地跑了進來,臉上寫滿了焦慮。
“小姐,不好了!流言已經傳遍了整個王府,大家都說您偷了府庫的藥材,還故意拖延三公子的治療,想在王爺面前邀功呢!”小環氣喘籲籲地說道,眼神中滿是擔憂。
林悅初聽到這話,心中一震,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恢複了平靜。她早料到會有這一天,隻是沒想到流言會傳得這麼快、這麼廣。她輕聲安慰小環:“别慌,我們早有準備。你去把府庫裡核對過的藥材賬目和廚房的賬單拿出來,再把昨天和太醫商讨的記錄也一并帶上。我們這就去正廳,王爺應該在那裡處理事務。”
小環點了點頭,急忙去準備東西。林悅初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吸一口氣,朝着正廳走去。
正廳中,蕭景瀾正如往常般處理着王府的日常事務。他身着玄色長袍,穩穩地坐在主位之上,案幾上堆滿了奏折和文書。聽到通報,他擡頭看見林悅初帶着小環走進來,眼中閃過一絲探究。
“王爺,臣妾有要事禀報。”林悅初屈膝行禮,态度恭敬而不失從容。
蕭景瀾放下手中的奏折,示意她起身:“說吧。”
林悅初上前幾步,将小環手中的賬目和記錄放在桌上:“王爺,近日府中流言四起,臣妾百口莫辯。但臣妾問心無愧,特來請王爺明察。這裡有府庫的藥材進出記錄、廚房這幾日的賬單,以及臣妾與太醫商讨的醫案,皆可證明臣妾清白。”
蕭景瀾微微挑眉,示意李升将東西拿來。李升翻開賬目,逐一核對,發現确實無任何異常。他擡頭看向蕭景瀾,眼中帶着些許驚訝。
林悅初接着說道:“王爺,臣妾還有一事相求。臣妾希望能在府中設立一個公開的問診日,為府裡的下人們診治疾病。一則可以彰顯王爺的仁德,二則也能讓臣妾有機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若有任何差錯,臣妾願受王爺任何處罰。”
蕭景瀾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贊賞。這女子不僅聰明,還十分懂得抓住機會證明自己。他點了點頭:“好,準了。就定在每周的三、五、七日,你可在偏廳為下人們診治。”
“多謝王爺!”林悅初心中一喜,這下不僅可以洗清自己的冤屈,還能在府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與此同時,王氏得知林悅初去正廳找王爺,心中一驚,連忙趕到正廳外偷聽。當聽到王爺應允了林悅初的請求,她心中大怒,卻又無可奈何。
“這個林悅初,真是好算計!居然想出這樣的辦法來赢得民心。不過,哼,你以為這樣就能在王府立足嗎?我倒要看看,你還能玩出什麼花樣!”王氏在心中暗暗咒罵,眼神中閃過一絲狠辣。
流言依舊在府中蔓延,但有了王爺的支持和林悅初準備的證據,衆人也開始對這些流言産生了懷疑。尤其是那些下人們,聽說側妃要為大家免費診治疾病,心中都充滿了期待。
到了第一個問診日,偏廳裡早已坐滿了前來求醫的下人。林悅初早早地來到了偏廳,布置好診桌,準備好醫療器械和藥材。她身着淡青色長裙,頭戴簡單的發飾,顯得娴靜而優雅。
“大家不用着急,一個一個來。”林悅初溫柔地安撫着衆人。
第一個病人是一個年長的嬷嬷,她咳嗽不止,臉色蒼白。林悅初仔細地為她把脈,詢問病情,然後開出了藥方。她輕聲叮囑嬷嬷:“這藥要按時服用,多喝溫水,注意休息,很快就會好轉的。”
嬷嬷接過藥方,眼中滿是感激:“多謝側妃,您真是菩薩心腸。”
接下來是一個小厮,他因昨日受寒而發燒。林悅初為他量了體溫,查看了喉嚨,又開了退燒藥和感冒藥。她囑咐小厮:“好好休息,不要亂跑,等病好了再繼續做事。”
小厮連連點頭,感激地說:“謝謝側妃,我一定會好好休息的。”
林悅初耐心地為每一個前來求醫的下人診治,她認真地傾聽他們的訴說,仔細地檢查病情,開出合适的藥方。她的醫術高超,态度和藹,讓每一個病人都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懷。
偏廳外,王氏帶着幾個心腹嫫嫫偷偷觀察着林悅初的一舉一動。看到林悅初受到下人們的歡迎和贊譽,她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沒想到這林悅初還真有兩下子,居然把大家都哄得這麼開心。”一個嫫嫫低聲說道。
王氏冷哼一聲:“她這隻是暫時的,等王爺新鮮勁兒過了,看她還能得意多久。”
另一個嫫嫫也附和道:“就是,她一個小小的側妃,還想在王府裡呼風喚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王氏眼中閃過一絲陰狠:“你們先跟着我回去,我想想辦法,看怎麼才能讓她出醜。”
流言依舊在府中傳播,但林悅初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和能力。她的醫術和善良逐漸赢得了衆人的信任和愛戴。
這天,林悅初正在偏廳為一個生病的小丫頭診治。那小丫頭因為水土不服,拉肚子不止。林悅初仔細查看後,開出了調理腸胃的藥方,并叮囑她注意飲食。
“謝謝側妃,我一定照着做。”小丫頭接過藥方,眼中滿是感激。
這時,王氏帶着幾個嬷嬷走了進來,臉上帶着虛僞的笑容:“喲,側妃,您可真是辛苦了,為了這些下人們忙前忙後。”
林悅初擡頭看向王氏,微微一笑:“王氏說笑了,大家都是王府的一份子,我不過是盡自己的一份力。”
王氏走近幾步,故意打量着林悅初的診桌:“側妃,您這些藥材都是從哪裡來的呀?可别又是從府庫裡偷來的吧?”
這話一出口,偏廳裡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下人們紛紛看向林悅初,眼中滿是疑慮。
林悅初心中一凜,但面上依舊保持着鎮定:“王氏,這些藥材都是我從自己的嫁妝中帶來的,賬目都有記錄,随時可以查證。”
王氏冷笑着搖頭:“我說側妃呀,您這可說不通。您的嫁妝裡哪有這麼多藥材呀?别以為我不知道,您這是想用偷來的藥材來收買人心呢!”
林悅初心中大怒,但她知道不能在衆人面前失态。她深吸一口氣,轉身從箱子中拿出一份賬單:“這是我的嫁妝清單,上面清楚地記錄着我帶來的藥材。王氏,您可以親自核對。”
王氏接過賬單,故意仔仔細細地查看起來。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似乎在尋找什麼破綻。
“側妃,這賬單上确實有這些藥材的記錄,不過,”王氏突然擡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得逞的光芒,“這上面可沒寫着您能随意使用這些藥材來為下人診治呀!您這是私自挪用嫁妝,可也是不合規矩的吧?”
林悅初聞言,心中一驚,她沒想到王氏會從這個角度來攻擊她。她微微皺眉,正要回應,卻見蕭景瀾大步走進偏廳。
“王氏,你在說什麼?”蕭景瀾的聲音冷冽如冰,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王氏見王爺到來,連忙行禮:“王爺,臣妾隻是關心側妃的行為是否符合王府的規矩。”
蕭景瀾走到林悅初身邊,目光如炬地掃視了一圈,最後落在王氏身上:“林悅初的行為是為了照顧王府的下人,這是善舉,何來不合規矩之說?”
王氏心中一慌,但面上依舊保持着鎮定:“王爺,臣妾隻是擔心側妃會因此耗費過多的嫁妝,影響到府中的開支。”
蕭景瀾冷哼一聲:“府中的開支自有本王來管,輪不到你來操心。林悅初,你繼續行醫,不用理會她的胡言亂語。”
林悅初心中一暖,趕緊行禮謝恩:“多謝王爺。”
王氏見狀,心中暗恨,卻不敢再多言,隻能帶着嬷嬷們灰溜溜地離開。
偏廳裡的下人們目睹了這一切,對林悅初的敬佩之情更甚。他們紛紛議論着王爺對側妃的支持,也對王氏的惡意中傷表示憤慨。
“這下好了,王氏再也不能輕易欺負側妃了。”一個嬷嬷小聲說道。
另一個小厮也附和道:“就是,側妃醫術那麼好,又那麼善良,王氏真是嫉妒得發瘋。”
林悅初繼續為下人們診治,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力量。她知道,自己正在逐漸赢得王爺的信任和衆人的支持,而王氏的陰謀也在一點點破滅。
日子一天天過去,林悅初在府中的聲望日益提升。她不僅成功洗清了偷藥的冤屈,還通過問診日幫助了許多下人,赢得了大家的愛戴。
而王氏則在府中日益孤立,她的陰謀被王爺識破後,威信大減。許多下人都對她的行為感到不齒,背後議論紛紛。
不過,王氏并未死心,她仍在暗中策劃着新的陰謀,企圖扳倒林悅初。
一天傍晚,林悅初結束了一天的問診,正準備回自己的院落休息。她剛走出偏廳,就看見王氏帶着幾個心腹嬷嬷堵在了走廊上。
“林側妃,這麼巧呀,正好我有事要找你。”王氏臉上帶着虛僞的笑容,眼神中卻藏着一絲狠辣。
林悅初心中一緊,但她知道不能示弱。她微微一笑,停下腳步:“王氏,不知你有什麼事?”
王氏走上前,故意壓低聲音說道:“我聽說,你最近和太醫走得挺近的,是不是在背後搞什麼小動作呀?”
林悅初一愣,随即搖頭否認:“王氏,你這話可說錯了。我和太醫隻是讨論醫術,是為了更好地為下人們診治。”
王氏冷笑着搖頭:“是嗎?那可說不定。我可是聽說,你們倆經常在太醫院裡待到很晚呢,這可不像單純的讨論醫術呀。”
林悅初心中大怒,但她知道不能和王氏正面起沖突。她強忍着怒氣,平靜地說道:“王氏,你這是在無端猜測,我和太醫的交流都是為了王府的福祉着想。”
王氏卻不依不饒:“無端猜測?哼,我可不這麼認為。要不這樣吧,你讓我查查看太醫的行蹤,看看到底有什麼貓膩。”
林悅初心中一驚,她知道如果讓王氏查下去,肯定會被發現一些誤會。她深吸一口氣,正要拒絕,卻見蕭景瀾不知何時已站在不遠處,冷眼看着這一切。
“王氏,你在做什麼?”蕭景瀾的聲音再次帶着威嚴和冷意。
王氏心中一慌,連忙行禮:“王爺,臣妾隻是關心王府的事務,擔心側妃會做出什麼不妥當的事。”
蕭景瀾冷哼一聲,緩步走向林悅初,站在她身邊:“林悅初在府中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照顧下人,這是善舉,你無權幹涉。還有,以後不要随便污蔑她,否則,本王絕不輕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