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地鐵站的一路上楊彥宇都在試圖讓柏如風把信還回來,可惜柏如風不動如松,而且超級有耐心,一副完全沒有想在路上打開看看信件内容的好奇心的樣子。隻有柏如風自己知道,隔着衣服口袋,他把内側的信封捏了又捏,簡直當成楊彥宇的臉一樣。要不是怕拿出來被楊彥宇搶走了,他連一分鐘都忍不了。
直到站在地鐵站裡等車,楊彥宇才放棄了把信拿回來的想法。也許這就是天意吧。他對柏如風坦白道:“不是辭職信,是給你的信。”頓了頓,他繼續說道:“回信。”
雖然心裡早有這樣的懷疑,但聽到楊彥宇坦白,柏如風還是心裡一震,他看着楊彥宇說道:“是我理解的那個意思嗎?”
楊彥宇有些窘迫地說道:“就是,就是你想的那樣。是我的錯,認錯人了嘛。”
柏如風想從口袋裡掏出信封,被楊彥宇一把攔住了。
楊彥宇說道:“現在先别看!等會兒再......”被當面看信,他的承受能力還沒這麼強。他嚴重懷疑柏如風還記不記得自己當年都寫了些什麼。
柏如風依言把信放了回去,說道:“你認錯人這件事,早就是有前科的。”
楊彥宇立馬想嗆聲,但想了想,柏如風這話的确是事實,無法反駁。他嘴硬地說道:“事不過三好不好。再說了,好歹我知錯就改,覺悟已經夠高了。”
“是。”柏如風笑着說道,“思想境界相當高。”但想到楊彥宇要離開北京了,那抹淡笑瞬間凝固在臉上。這時的柏如風還不知道,楊彥宇說的“事不過三”到底是什麼意思。
氣氛再度冷下來,直到楊彥宇要坐的那趟車先來了。車門關閉的哐當聲在柏如風聽起來,格外刺耳。
信裡倒沒有什麼出格的内容。前面幾段是【萬萬沒想到】回複【小樓又東風】關于為什麼最近都沒登遊戲的問題。沒時間、最近要考試、遊戲玩膩了,【萬萬沒想到】給了這麼幾條理由,每一條都細細展開解釋了,看得出來十分誠懇。
“又騙人。”柏如風撚着信紙,心裡暗念道。楊彥宇隻字不提當時他誤會了自己和其他人談戀愛,要不是親耳聽到李星航說,柏如風可能真就信了這幾條理由。
倒數第二個問題很短,确切來說,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段單純的留言。【小樓又東風】說:半年沒見到了,也許你不會再上線了。和你一起在遊戲裡并肩作戰的日子很令人難忘,那是一段很快樂的時光。曾經我想,如果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見面,應該也會是一對很有默契的朋友。寫在這裡,你大概永遠不會看見,但我想讓你知道,我很想你,希望能和你做真的朋友。又或者,不僅是朋友。
【萬萬沒想到】的回信很簡短:lucky,我們現在真的是好朋友。
最後一段回信,【萬萬沒想到】寫得愈發短促:珍惜友情,遠離爬山。
那問題是前些天新發的,【小樓又東風】問的是:時間已經無法倒流了,但感情沒有過期。所以,我還有機會嗎?
看到最後一句,柏如風無奈地收起信封。今天楊彥宇說起要離開的事情,他就已經隐隐有預感,楊彥宇又要跳回安全區了。說“又”,是因為這麼多年以來,兩個人相處的過程中,柏如風能感覺到彼此偶爾的觸動,但楊彥宇總是很快就跳走,将兩人的關系牢固地綁在“好朋友”這棵大樹上。柏如風知道,楊彥宇從小就不缺關愛,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卻好像很怕失去已有的感情,對未知的、可能不可控的感情很是抗拒。柏如風心想,也許這就像,隻有一無所有的人,才總是想要背水一戰。
柏如風對着手機屏幕敲敲點點,寫完又删,最後終于消息發送成功,靠在椅背上吐出了一口長氣。可是真的甘心嗎?
楊彥宇坐在地鐵上閉目養神,不知道自己的手機在口袋裡亮起來了。柏如風的未讀消息閃爍着:to 我的朋友,下次給人寫信别打印了,搞得像案件的呈堂證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