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問梨就把手裡捧着的東西放到了案幾上:“這是方丈您喜歡的《金剛經》,晚輩将整篇經文先抄寫在石闆上,然後用刻刀慢慢雕刻出來的。這樣一來,可以比筆墨保存的時間更長,希望方丈不要嫌棄我的手藝。”
聞言,念塵倒是有些驚訝了,一邊打開,一邊再次說話:“祈姑娘真是有心了,那老衲就來仔細看看。君玉和祈姑娘先喝茶,稍稍等老衲一會兒。”
既然是祈問梨做出來的,專門送給念塵的禮物,那這一份《金剛經》,當然是她仔細雕琢出來的。
這一份禮物,是她大約在一年多以前,就想好的,要送給方丈的禮物,算是回報他送給自己【安魂佛珠】的回禮,還有對于他這個真正得道高僧的真心感謝。
所以,雖然這《金剛經》一共是5059字,她前後一共刻了超過三十次,才完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但祈問梨絲毫都不會不耐煩。等到終于完成的那一刻,祈問梨隻覺得高興,還特地将經文帶到府裡的小佛堂供奉,她還為此吃齋念經七天,真正算得上是誠心誠意了。
過了快兩刻鐘時間,念塵才将這一份《金剛經》從頭翻到尾。雖然隻是粗粗翻看了一遍,但也足以看出這一份雕刻的《金剛經》有多用心,還有選材有多用心。
因此他看完之後,走到祈問梨前面,對她行了一個佛禮:“祈姑娘真是有心了!”
因為念塵并不是一開始就是方丈的,而他當初既然選擇剃度出家,那麼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要抄寫經書。所以接觸過的、看過的經書多了,自然能夠準确又快速地從筆迹裡判斷抄寫之人的用心,以及投入了幾分耐心和認真。
祈問梨趕緊起身還禮:“方丈客氣了,這是晚輩該做的。因為方丈之前說過,《金剛經》可以祭奠亡魂、消除孽債、減少業障。後來,晚輩抄寫的時候,以及雕刻的時候,對于這篇經文不說是滾瓜爛熟,但至少短時間之内,是可以将整篇經文記住的。
正因為這是一篇很好的經文,所以晚輩抄寫和雕刻起來的時候,才能夠完全沉浸其中,不單單隻是為了送給方丈而已。”
“祈姑娘果真是有心之人,老衲真是有福了!”
之所以是稱呼她為“姑娘”,而不是對待常人一樣的“施主”,那是因為念塵是吧祈問梨當做一個晚輩,而不是一個香客。
“既然經書已經送到了,方丈也有客人,那晚輩就先退下了。”祈問梨說着,就要對兩人行一個萬福禮,然後離開。
念塵将棋盤拿了出來:“祈姑娘先别急着離開,接下來我要和君玉下一盤棋,姑娘在旁邊看着。你可用筆墨紙硯記錄下我們下的每一步棋,然後再在其他紙上,落下你想落下的步驟,等我們看完之後,再來看看你下的棋局,可好?”
聽他這麼說,祈問梨想了想,自己沒什麼重要的事情,而且方丈想要讓自己暫時不要離開的意思很明确,因此就拿了筆墨過來,又重新坐下,等着兩人猜先、落子,開始這一盤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