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中短篇合集 > 第2章 燼昭長明·下

第2章 燼昭長明·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夕陽如血,餘晖灑在他們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沈燼與顧昭昭就這樣相依而行,直至身影融入暮色之中,他們的愛情故事,成為邊疆上永不褪色的傳說。

随着他們的身影漸漸遠去,白桦林間的微風輕拂過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低語,訴說着這對傳奇夫婦的不朽佳話。

第二十七章:傳承

春光明媚,邊疆的城内洋溢着生機。沈家府邸的花園裡,孩子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沈燼與顧昭昭的長子沈初,如今已到及冠之年,身着月白儒衫,頭戴玉冠,手握竹簡,正與賓朋議論詩文。

“初哥兒,這詩中意境,恰似我邊疆之景,雄渾壯麗。”一名年輕書生贊道。

沈初微笑颔首:“張兄過譽,這詩還是受家母熏陶所得。”

顧昭昭身着家常裙钗,手捧茶盞走來,見狀輕聲道:“初兒,冠禮之後便是責任,莫要隻顧詩文,誤了正事。”

沈初連忙起身行禮:“母親教誨,兒謹記。”

沈燼身着便服走來,拍了拍沈初的肩:“今日你舅父會來,帶你去校場。”

沈初心中一凜,舅父顧延之雖身患重病,卻精通兵法。沈燼為讓他繼承家國大義,常請顧延之教導沈初武藝謀略。

校場上,顧延之身姿硬朗,眼眸銳利如鷹。沈初與表兄林逸對練,刀槍并舉,招式有模有樣。

“初兒,這槍法氣勢有了,但力道欠缺。”顧延之厲聲喝道。

沈初不敢怠慢,運力揮槍,虎虎生風。林逸招架不住,退後一步,笑道:“初哥兒又進步了。”

一旁的沈燼看着兒子,眼中滿是欣慰。他想起自己當年在沙場上的拼殺,如今後繼有人,心生暖意。

第二十八章:情書

夏日炎炎,沈初在書房研習兵法。一名小厮急匆匆來報:“少爺,有信件!”

沈初接過信,竟是京城名媛蘇瑤寄來的詩箋。箋上小楷娟秀,詩中傾訴相思,末尾還附着一朵幹玫瑰。

沈初面露尴尬,慌亂間被沈燼撞見。沈燼閱信後,眉峰微蹙:“蘇瑤是禮部尚書之女,家世清貴,你對她可有想法?”

沈初漲紅了臉:“父親,孩兒隻當她是詩友。”

沈燼輕歎:“初兒,感情之事需慎重,莫要誤了自己也誤了人家。”

沈初點頭稱是,卻在沈燼走後,又偷偷将詩箋藏好。少年的心事,如同窗外的蟬鳴,熱烈而懵懂。

顧昭昭得知後,莞爾一笑,輕聲道:“當年我與你沈燼,也是從詩文結緣。”

第二十九章:危機萌芽

轉眼間,金風送爽。沈初奉父命進京購置軍需,卻不知一場風雲正悄然醞釀。

入京那日,沈初在客棧遇到蘇瑤。蘇瑤身着水紅裙衫,巧笑嫣然:“沈公子,可想好要去哪兒玩?”

沈初被她的熱情弄得手足無措,隻得應付幾句。殊不知,這番接觸被有心人看在眼裡。

與此同時,朝堂上,有人對沈燼舊事重提,暗示其與權臣家族瓜葛。建興帝不為所動,但朝中局勢已暗流湧動。

沈燼在邊疆收到密報,心知肚明,卻隻能叮囑沈初:“莫要多事,速速辦完差事回邊疆。”

沈初不明就裡,接下任務便往兵部而去。

第三十章:暗潮湧動

兵部衙門,沈初遞上清單,卻被兵部侍郎故意刁難。侍郎冷笑道:“沈家這是想克扣軍饷嗎?”

沈初大驚,趕忙解釋:“大人誤會了,這是家父吩咐購置的寒衣與兵器。”

侍郎卻不依不饒,命人查驗貨物。沈初心急如焚,卻見蘇瑤突然出現,福身道:“老爺,查清了,貨物毫無問題。”

侍郎面色一僵,隻好作罷。沈初松了口氣,蘇瑤卻暗中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着:“今夜寅時,城南柳亭,有要事相商。”

沈初猶豫再三,還是決定赴約。月色朦胧,柳亭中蘇瑤已候多時。

“沈公子,我父親被有人陷害,隻有你能救他。”蘇瑤急切說道。

沈初驚道:“蘇大人怎麼了?”

蘇瑤哽咽道:“禦史中丞誣告家父貪墨,證據就在兵部後宅。公子若幫我拿到證據,我在尚書大人面前為您美言。”

沈初雖疑慮重重,但思及與蘇瑤的詩文之誼,還是點頭答應。

夜探兵部後宅時,沈初被侍衛發現。危急時刻,蘇瑤突然從暗處出現,引開侍衛,助他脫身。

“你為什麼要幫我?”沈初低聲道。

蘇瑤眼中閃過一絲深意:“因為我想和你站在一起。”

沈初看着蘇瑤堅定的眼神,心生暖意,卻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他人精心布置的漩渦。

與此同時,沈燼收到密報,得知兵部有人欲陷害沈初。他立刻上書建興帝,請求徹查兵部。

建興帝閱罷奏折,心中權衡,最終颔首:“準奏,命其即刻進京。”

邊疆至京城路途遙遠,沈燼心急如焚,卻也隻能日夜兼程。

而沈初在蘇瑤的溫柔攻勢下,漸生情愫。

第三十一章:泥沼

月色如水,沈初懷揣忐忑,再次來到兵部後宅。蘇瑤已在牆根處等候,她身着一襲黛色夜行衣,發間别着枚銀杏葉發簪,為這暗夜添了幾分靈動。

“蘇姑娘,這次又要怎麼做?”沈初聲音壓低,眼神中滿是不安。

蘇瑤嫣然一笑,擡手輕拍他肩頭:“莫怕,今夜隻消跟着我,定能平安。”

沈初深吸一口氣,跟在蘇瑤身後,悄無聲息地潛入兵部。這次,蘇瑤徑直帶着他來到一座隐蔽的庫房,推開虛掩的門。

借着微弱的油燈光,沈初看到滿屋堆積如山的箱籠。蘇瑤疾步上前,輕巧地撬開角落一隻烏木箱,入眼竟是整整齊齊碼放的銀票與金锞子。

蘇瑤回頭,沖沈初眨眨眼:“這便是證據。”

沈初心中一驚,這可是實打實的贓物,蘇瑤竟敢帶他來此。他下意識想退,卻被蘇瑤按住:“初哥兒,你若想救蘇家,就親手捧着這些去禦史府。”

“可這……”沈初話未說完,院外突傳來嘈雜聲。

“有人潛入兵部!”粗犷的呵斥聲由遠及近,似有大隊人馬包圍了庫房。

蘇瑤面色驟變,拽着沈初躲到箱籠後:“定是有内鬼通風報信,快藏好!”

沈初心髒猛跳,他從未想過自己會陷入如此險境,渾身止不住地哆嗦。蘇瑤卻異常冷靜,從懷中摸出一方手帕,蒙在他嘴上:“莫出聲,我自有辦法。”

話音剛落,破門聲響起。火把光芒映入庫房,領頭的竟是禦史中丞心腹——趙千戶。他環視一周,冷笑道:“果然是蘇瑤這賤人!竟敢勾結沈家逆子,盜取贓證!”

蘇瑤從藏身處走出,昂首道:“趙大人,這贓物确鑿,蘇家冤屈終能昭雪!”

趙千戶不屑地嗤笑:“就憑這些莫須有的東西?蘇尚書貪墨可是鐵案,你們這是垂死掙紮!”

沈初望着蘇瑤,眼中滿是迷茫。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一時心軟,竟會淪為他人扳倒自己家族的棋子。

就在這時,外頭傳來一陣急促馬蹄聲,夾雜着熟悉且沉穩的嗓音:“都給我住手!”

沈燼身着玄色飛魚服,腰懸長劍,率邊疆親衛從天而降。火光映照他冷峻面容,劍眉星目間滿是凜然殺氣。

“趙千戶,你好大的膽子!”沈燼環顧衆人,沉聲喝道,“竟敢私闖兵部,誣陷忠良!”

趙千戶被這氣勢震得一怔,旋即強作鎮定:“沈将軍,這小子可是贓證确鑿。”

沈燼掃了眼狼狽不堪的沈初,旋即挪向蘇瑤,冷笑道:“蘇瑤,你以為這樣就能救蘇家?”

蘇瑤如遭雷擊,她怔怔望着沈燼,不可置信道:“原來你全都知道……”

沈燼眉眼冷硬,宛如寒霜:“我怎會不知?蘇家與權臣勾結,妄圖借沈初之手翻案。”

蘇瑤的臉色瞬間慘白,她急切地反駁:“不是這樣的!沈燼,我真沒想害沈初,我隻是……”

“夠了!”沈燼一聲暴喝,打斷她,“你當沈初是什麼?你複仇的踏腳石嗎?”

沈初在藏身處瑟瑟發抖,他從未見父親如此震怒,心中驚恐萬分。

禦史中丞恰在此時踏入庫房,他掃視一圈,皮笑肉不笑道:“沈将軍,這可是你親兒子通敵叛國的現場,想來你也脫不了幹系。”

沈燼握劍的手青筋暴起,卻在看到沈初驚恐眼神時,強行按捺下殺意:“來人,将趙千戶、蘇瑤拿下,押入天牢待審!”

“諾!”親衛齊聲應喝,如狼似虎地撲向趙千戶與蘇瑤。

沈燼緩步踱到沈初身前,彎腰将他從藏身處扯出。他盯着兒子,目光複雜難辨:“說,是你主動還是她引誘?”

沈初望着父親冰冷面容,喉結上下滾動,良久才擠出一句:“孩兒被她騙了……”

話音剛落,蘇瑤突然發狂般大笑,聲嘶力竭地喊:“好!好!沈燼,你赢了!我蘇家注定是你的踏腳石!”

沈燼劍眉微蹙,旋即漠然轉身:“押人!”

蘇瑤與趙千戶被五花大綁帶走,沿途罵聲不絕。沈燼命親衛護送沈初回府,自己則飛身上馬,直奔皇宮。

第三十二章:父子相對

回到府中,顧昭昭已得知消息,在正廳等候。沈初雙膝一軟,撲嗵跪地:“母親!孩兒錯了!”

顧昭昭心疼地扶起他,眼含熱淚:“初兒,你怎會犯下如此糊塗事?”

沈燼很快進府,他掃視廳内二人,将長劍“哐啷”插在案幾上:“說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沈初被父親的威壓吓得瑟瑟發抖,語無倫次:“孩兒……孩兒和蘇瑤自幼訂有詩文之誼……她求我幫她救父親……我被沖昏了頭……”

沈燼怒極反笑,他指向案幾:“蘇家與權臣勾結,證據确鑿。你以為你能幫她翻案?”

沈初啞口無言,他此刻才明白自己被蘇瑤利用。

顧昭昭凝視沈燼:“燼兒,初兒年少沖動,或許……”

沈燼猛地拍案,震得杯盞亂顫:“無能的不是他!是我!我沈家男兒竟如此沒用!”

顧昭昭從未見沈燼如此失控,她慌忙起身勸慰:“燼,息怒!初兒還小,這是他成長的劫難。”

沈燼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情緒:“昭昭,我并非生他的氣。我隻是恨,我們沈家為何總是被命運捉弄?”

顧昭昭握住他手:“初兒會記住這次教訓,我們沈家也能挺過這次劫難。”

沈燼凝視妻子片刻,最終長歎一聲,頹然坐下:“也罷,初兒,你先回房反省。”

沈初如蒙大赦,匆匆退下。

沈燼摩挲着長劍,沉聲道:“我沈家世代忠良,我不能讓這點風波毀了家聲。”

顧昭昭點頭:“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沈燼站起身,目光堅毅:“今夜之事,必會在朝堂掀起軒然大波。我們隻能全力配合陛下徹查,以證清白。”

顧昭昭明白,他們唯有如此才能度過難關:“我明白。”

沈燼握住她的手:“無論明日風雲如何,我們都攜手同行。”

顧昭昭點頭:“嗯,我們沈家定能渡過難關。”

與此同時,禦史中丞府邸,中丞撚須冷笑:“沈家後繼有人,可惜也是個扶不起的阿鬥。”

他正要傳令徹查沈家,卻接宮中傳訊,建興帝連夜召見。

第三十三章:宮中密談

禦史中丞接到宮中傳訊,心下犯疑,忙不疊整理衣冠,快步朝宮門趕去。建興帝素來行事莫測,此時深夜召見,必有深意。

踏入寝殿,建興帝負手而立,望着牆上先皇禦筆親題的“忠義千秋”匾額,沉默不語。禦史中丞趨前跪倒,“臣叩見陛下。”

建興帝輕歎一聲,轉過身來,“愛卿平身。可知朕為何連夜召你?”

“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禦史中丞心下忐忑,偷觑建興帝面色。

建興帝踱至禦案後坐下,拿起奏折,上面正是沈燼彈劾兵部的折子。“沈燼上書彈劾兵部有人陷害其子沈初,意圖不軌。”

禦史中丞故作驚愕,“陛下,沈燼此舉未免有倚功弄權之嫌。”

建興帝目光如炬,直視禦史中丞雙眼,“愛卿可記得,先皇曾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禦史中丞心下一凜,慌忙伏地,“陛下聖明,臣怎敢忘?”

建興帝拂了拂袖,“沈燼屢立戰功,忠心耿耿。其子沈初年少犯錯,卻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朕若此時興師問罪,豈非寒了忠臣之心?”

禦史中丞冷汗涔涔,方寸已亂,“陛下,依臣看,當下之計,唯有徹查此事,還朝堂朗朗乾坤。”

建興帝點頭,“愛卿所言甚合朕意。明日早朝,你與沈燼一同徹查兵部。若真有奸佞,朕定不容情。”

“臣遵旨。”禦史中丞聲音發顫,心知這差事九死一生。

恰在此時,殿外傳來通報,“陛下,沈燼将軍求見。”

建興帝擡手示意退下,待禦史中丞狼狽退去,方示意沈燼進來。

沈燼大步跨入殿内,單膝跪地,“臣沈燼叩見陛下,夤夜叨擾,死罪。”

建興帝擺手,“平身吧,愛卿。”他端詳沈燼片刻,眉宇間舒展不少,“沈燼,你對朕的安排可有異議?”

沈燼沉聲道,“陛下英明,臣自當遵旨徹查,還沈家清白。”

建興帝起身踱至沈燼身畔,“沈燼,朕知你心憂沈初,可有些話,朕不得不說。”

沈燼擡首,“陛下請講。”

建興帝按住他肩頭,“你雖戰功赫赫,但朝堂之上,能者多妒,忠奸難辨。此番你彈劾兵部,有人暗中抵制,朕已心中有數。”

沈燼心下一沉,“陛下,臣絕無半點私心,隻盼還沈家清白。”

建興帝點頭,“朕信你。”他沉吟片刻,又道,“明日早朝,你要相機行事,莫要被禦史中丞拖了後腿。”

“臣明白。”沈燼抱拳領命,心中對建興帝的識人之明感激不盡。

建興帝再次審視沈燼,“徹查之後,朕打算整饬朝綱,你可願為朕分憂?”

沈燼心中一熱,“陛下,臣願為國效力,鞠躬盡瘁。”

建興帝點頭,龍顔稍霁,“好,明日早朝,朕等你佳音。”

沈燼退出寝殿,擡頭仰望滿天繁星,眼中閃過一絲堅毅。他翻身躍上駿馬,踏着月色疾馳而去,風聲中帶着幾分離宮的清冷。

第三十四章:父子情深

回到府邸,沈燼瞧見正廳燈火通明,心知顧昭昭與沈初尚未歇息。他下馬快步進府,廳内,顧昭昭見他歸來,趕忙起身相迎。

“查得怎樣?”顧昭昭輕聲詢問,眼底滿是關切。

沈燼搖了搖頭,“朝堂之事,錯綜複雜,一兩句話講不清楚。”他緩步走向沈初所坐之處,沈初趕忙起身行禮。

沈燼望着沈初,眼神複雜,“初兒,可知錯嗎?”

沈初點頭如搗蒜,“父親大人,孩兒知錯了。孩兒不該輕信蘇瑤,更不該夜探兵部。”

沈燼長歎一聲,拍了拍沈初肩膀,“你此次犯錯,雖有蘇瑤引誘,但主要還在你自身。她一個外人,不過幾句話,你就忘了自己身份,沖昏頭腦。”

沈初羞愧難當,“孩兒慚愧,險些壞了沈家名聲,連累父親母親。”

顧昭昭柔聲安慰,“初兒,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次當個教訓,往後行事多思量思量。”

沈燼盯着沈初,“日後,你還要去兵部辦事嗎?”

沈初咬了咬牙,“父親,孩兒願繼續留在邊疆,将功補過。”

沈燼沉默片刻,點了點頭,“也好,回邊疆繼續曆練,但記住,下次若再犯錯,莫怪為父不近人情。”

沈初重重叩首,“孩兒謹記。”

顧昭昭為沈燼取下披風,柔聲道:“去歇息吧,明日還要早朝。”

沈燼點了點頭,望着妻子,滿心感激。他知曉,無論自己在外如何奔波,家中總有顧昭昭替他守着一片安甯。

次日晨曦微露,沈燼着裝整齊,與顧昭昭一同用過早飯。顧昭昭細細叮囑,“朝堂之上,務必小心行事。”

沈燼點頭,“我明白,你放心。”

出了府門,沈燼翻身上馬,朝着宮門方向疾馳而去。身後,顧昭昭望着他遠去的背影,默默祈禱。

而沈初則在房中反思自身過錯,暗自思忖如何将功補過,不辜負父親的期許。

第三十五章:朝堂風雲再起

宮内,建興帝身着明黃色龍袍端坐在龍椅之上,目視下方衆臣。大臣們或交頭接耳,或面色凝重,氣氛緊張而壓抑。

禦史中丞出列,先向建興帝行禮,随後高聲奏道:“臣有要事啟奏,昨夜徹查兵部,發現諸多疑點。那所謂的贓物,實則是有人故意放置,意圖構陷蘇尚書。”

建興帝眉梢一挑,沉聲道:“哦?此話怎講?”

禦史中丞展開一份奏折,“回禀陛下,臣等在兵部庫房搜查時,發現那烏木箱底部有明顯被撬動的痕迹。且據兵部侍郎招認,這幾日确有外人潛入兵部。”

建興帝目光掃向沈燼,“沈燼,你可知是誰所為?”

沈燼上前一步,“陛下,臣懷疑是趙千戶所為。他與權臣家族有勾結,意圖陷害蘇尚書,挑起朝堂紛争。”

禦史中丞接着道:“臣還查明,趙千戶與兵部某些官員往來密切,他們企圖借此次事件打擊忠良,擾亂朝綱。”

建興帝拍案而起,“豈有此理!”

滿朝文武皆為之一驚,紛紛跪伏在地,“陛下息怒!”

建興帝緩了口氣,向沈燼道:“沈燼,你即刻帶領錦衣衛捉拿趙千戶及其同黨,務必一查到底!”

“臣遵旨!”沈燼抱拳應命,轉身領着錦衣衛退出大殿。

朝堂之外,沈燼與禦史中丞一同前往兵部,捉拿了趙千戶及其心腹。經過一番審訊,趙千戶在證據面前再也無法抵賴,供出了幕後指使之人。

原來,這一切皆是權臣餘黨為報複沈燼,企圖借此扳倒沈家,同時打擊蘇尚書,為其東山再起鋪路。

沈燼得知真相後,心中雖有憤懑,但更添了幾分對朝堂的洞察。他明白,這場風波不過是權臣餘黨最後的掙紮,而他沈燼,絕不會輕易敗北。

第三十七章:真相大白

沈燼将趙千戶的供詞呈給建興帝,建興帝閱覽過後,龍顔大悅。

“沈燼,你辦事朕很放心。”建興帝贊賞道。

沈燼謙遜道,“陛下過獎,臣隻是盡忠職守。”

建興帝随即下令,将趙千戶及其同黨全部投入大牢,等待審判。同時,為蘇尚書平反,恢複其名譽。

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對沈燼的忠勇表示欽佩。沈燼卻清楚,這場風波背後,還有更多隐情等待他去挖掘。

退朝後,沈燼快步走出宮門,翻身上馬,朝着府邸方向疾馳而去。他要将真相告知顧昭昭與沈初,讓一家人安心。

回到府中,沈燼立刻召集家人,将朝堂之事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顧昭昭與沈初聽後,皆松了口氣。

顧昭昭握住沈燼的手,“多虧了你,不然我們沈家又要陷入風波。”

沈燼搖了搖頭,“這是我的職責所在,隻要能保沈家周全,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沈初也雙目堅定,“父親,孩兒明白了。往後孩兒行事定會謹慎,不再給您添麻煩。”

沈燼點了點頭,“起來吧,知道錯就好。以後要記住,行事之前多想想後果,莫要沖動。”

沈初再次叩首,“孩兒記下了。”

沈燼剛送走沈初,便有家仆來報,說是蘇瑤求見。沈燼與顧昭昭面面相觑,不知她來意如何。

沈燼沉吟片刻,對家仆道:“帶她到偏廳等候。”

待蘇瑤來到偏廳,她見到沈燼與顧昭昭,立刻跪下磕頭,“蘇瑤叩見伯父伯母。”

沈燼冷哼一聲,“蘇瑤,你此次來意?”

蘇瑤聲音顫抖,“伯父,瑤兒知錯了。瑤兒不該利用沈初,更不該夜探兵部。瑤兒甘願受罰,隻盼伯父能看在過去與蘇家的交情上,勸勸父親,莫要再與權臣餘黨為伍。”

顧昭昭歎道,“蘇瑤,你父親此次受了牽連,也是咎由自取。不過看在你主動認錯的份上,我們會勸他改過自新。”

沈燼也點了點頭,“你回去告訴你父親,放下過去,重新做人,或許還能得皇上寬恕。”

蘇瑤感激涕零,“多謝伯父伯母,瑤兒這就回去轉告父親。”

望着蘇瑤離去的背影,顧昭昭輕聲道,“希望這次能真心改過。”

沈燼握住她的手,“是啊,希望如此吧。”

第三十八章:攜手未來

随着趙千戶一案的真相大白,沈燼一家也逐漸回歸平靜生活。沈初在邊疆繼續曆練,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人。他深刻汲取教訓,在軍中屢立戰功,為沈家再添榮耀。

蘇尚書在沈燼的幫助下,向建興帝誠懇認錯。鑒于其過往功績及此次悔過态度,建興帝特下旨免去其死罪,貶為庶人,令其回鄉思過。

沈燼一家的生活再次回歸平靜,但這次經曆讓他們更加懂得珍惜彼此。沈燼與顧昭昭攜手走過風雨,感情愈發深厚。

幾年後,沈燼被建興帝晉升為大将軍,執掌天下兵馬大權。顧昭昭則被冊封為一品诰命夫人,她繼續在邊疆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愛戴。

他們的愛情故事,成為了邊疆傳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無論未來還有多少風雨,他們都将攜手并肩,共同書寫屬于他們的傳奇篇章。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