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問台上,終年不散地萦繞着一片象征混沌之力的虹色漩渦,上連天道,下接鴻蒙界。
自從蕭淵鶴初登飛仙台,天道将這位新晉的仙君大人三魂分離,于十數年間,他主動踏足此地的次數可謂屈指可數。
但這一次,他還是獨自徘徊着,來到偌大的混沌之眼下,閉目參問。
“你當初強行将我三魂分離,可曾想我修為會因此再無寸進?如今又期我下界接引故人,可當年我心魔全因那人而生,汝既為天,可否回答我一個問題,假若一個仙君連自己心魔的怨恨都平不了,該拿什麼去領受天命,覺醒神脈,平這蒼生之怨?你們,何以要以我心魔之死來奠他人的生?”
天問台上,那眼睛頓時怒睜,嗓音威嚴。
“汝,心魔未死。”
蕭淵鶴冷哼一聲,乍然問,“此次下界,我想順手除了淩二,也好徹底根除了當初心魔升起的緣由,待我來日三魂合體,這上界便無需什麼生殺之神!你我皆可得償所願,如何?”
“那要問你的本心……究竟是什麼樣的恨,要将人置于萬劫不複。”
天問台上,那冰冷的聲音永遠似寒冬生鐵。
“這些年來,你雖為一方仙君,卻諸事不曾沾身,為何還沒能參透這世間萬物輪替,之所以覆滅,之所有不容于世,皆有其原因?那心魔非他而起,而是早早就在你身上種下了。”
蕭淵鶴:“哦?你是指什麼時候?”
“你此次下界,若得機緣,或可徹底解開所有疑問。”
天道歎息一聲,閉目道,“去吧,天時已至,去渡完你本該渡的劫。那條地魂在佛前浸染十數年,差不多了,将他們一同接回來。”
蕭淵鶴負着手,仰頭笑了笑,“你怕是沒聽明白嗎?給不出我要的答案,我不會去。”
“汝,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答案?”
那眼睛再次半阖開,眼神銳利,嗓音透着刺骨的冷寒。
“世間輪轉之事,就算吾一一言明,依汝之聞識,也未必能一一理解。此舉本為蒼生,汝不願,心魔亦永遠解決不了。汝,似乎并無讨價還價的空間。”
言閉,那聲音便不再開口,漠然阖上了注視着蒼生的眼。
“如此,那咱們便都再等等吧。”蕭淵鶴仰頭,勾唇冷笑,“反正那條地魂接回來,多半也會繼續影響我心性。倒不如讓他就這麼日日呆在佛前,我也樂見如此。”
說完便轉身而去,走下台階幾步,他卻又似想到什麼,回過頭來。
“對了,我上次附靈,發現淩二身邊多了個凡人,那個凡人是誰?你應該知道吧?他與鴻蒙界中我遇到的魔靈有什麼淵源?”
那眼睛背後再次傳來歎息聲,卻并非是天道的聲音。
隻見玉清天尊聞言走出一步,接過話茬道,“十八年過去,想不到仙君仍句句不離此子。可見仙君心魔已制……執念卻不曾破。天機不可說,否則将影響衆生命盤。但關于你所說的那個凡人,本尊卻是可以為仙君指出一條明路。”
“哦?當真。”
玉清天尊指向東方,說道,“仙君不妨去一趟星籍島,其上有一座列宿宮。宮中有幅畫。你若找到了那畫像……自然就懂了這一切緣由,也能明白這天地間的大患究竟從何而來了。”
*
星籍島。
傳聞,星籍島是神界用來給覺醒的仙君們提前寄放神格的地方,其中又有一座專門記載人間名宿的列宿宮,用來記錄一些本有資格、或有極大可能飛升的人間大能。
但凡能入列宿宮史冊者,其修為定然已一腳踏上了登仙台。
蕭淵鶴一路行來,其實并不知道天尊說的畫像是哪一幅。
但他看到一顆顆顔色各異的神格,每一顆都被一團發光的星系簇在一個陳列的格子裡,濃縮成了一團璀璨的星雲。
他無法觸碰,因為那是超出了他軀體所能承受的本源神力。
星辰為燈,銀河為徑,新晉的仙君就這麼緩步在一眼望不到頭的星海長廊中走着。
片刻後,終于在一處不起眼的黑黢角落裡,一眼看到了那樣與他相似的一張臉。
三千世界,兩個人擁有相似的臉其實沒什麼驚奇,尤其,還是兩個出生在完全不同年代,彼此間擁有千年以上跨度的人。
那副畫就懸浮在一片璀璨的星海間。
蕭淵鶴仰頭,不期間剛好一眼看清畫上人笑得肆意張揚,于萬丈懸崖的林立圓月下異常耀眼的那一張臉。
畫中人正側站在一座高塔下,以微微俯視的角度,回過頭輕瞥着作畫者的方向。
塔的上方,懸挂着一輪皎潔明月。
高塔的後方,是一座懸崖上平地拔起的不夜城。
遠遠看去,兩處皆有牌坊。
謂之:大月塔,昭瞢城。
宛如朝陽刺破黑暗,為貧瘠的土地照來光亮,那夜色下通明璀璨的恢弘城池,高聳入雲的塔樓,看起來與周遭荒寂的蒼山格格不入……以至于讓這位直面畫卷的淵鶴仙君都覺得有些刺目起來。
是……什麼人?
昭瞢城……那不是千年前便已覆滅的朔疆古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