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社畜淩蕤噶了,但是她又活了,老天這次待她不薄,托生在一個富裕之家。
胎穿,帶記憶。
她在她母親肚子裡用了不少時間才慢慢摸清這個家庭成員的情況。
她的祖父叫淩柱,當朝英國公,世襲罔替,傳到她祖父這裡已經第四代了,光有爵位沒有實職在家賦閑。
祖母蔣氏,前甯國公嫡女,與祖父門當戶對,育有三子。
淩柱還納了五房小妾,但是沒有一個小妾能生出娃來,淩蕤暗暗猜想,祖母蔣氏應該是個狠角色。
大伯淩安英國公世子,科舉不第,恩蔭入仕,為官多年,依舊是個小小的工部員外郎。
大伯母王氏,翰林院編修之女,如今掌管淩家一切内政。
王氏育有一子,在淩家第三代中排行第一,為了好記就叫他淩大。
伯父淩安納了三個妾,他每個妾都很争氣,都給他生了大胖小子,按規矩一出生就養在王氏名下,根據排行來算,就叫淩三淩四淩五。
父親淩霄,祖父次子,也是個混不吝的,科舉科舉不成,武藝武藝不精,也不能恩蔭入仕,還是個纨绔子弟,酒色财氣樣樣精通,好人家的女子不願意嫁給他。
因為他正妻還沒娶進門,庶長子就出來了,按排行,這個庶長子是淩二。
母親張氏,是京城首富的嫡女,帶着不少嫁妝嫁進國公府的。按世俗來說,張氏高攀了,但在淩蕤看來,淩霄實在不是一個良配。二房裡,除了那個會走路的庶長子,還有兩個小妾跟張氏同時懷孕。就淩蕤在張氏肚子裡的這段時間,總共才見到淩霄兩次。這兩次還是張氏去給祖母蔣氏請安才見到的。
叔父淩寒更是沒出息,給大長公主做了面首,連個驸馬之位都沒撈着,膝下也無子嗣。
淩蕤在淩府從沒見過這個叔父,估計是嫁出去的兒子潑出去的水。
眼不見為淨。
祖父母尚在,淩家并未分家,就淩家這情況大權也是在長房那裡,那麼責任也是在大房那裡。
這一世她應該可以好吃好喝,躺平的過一生了。
離降生約莫還有半個月,淩霄出事了,他在青樓裡服用五石散過度,死在花娘的肚皮上。
淩蕤心想,這種沒用的渣男爹爹早死早好,免得禍害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