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要做太後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農曆五月民間視為惡月,因此端午節的習俗都是與辟邪、防疫為主。

宮中與民間皆流行佩戴一種五彩絲線編成的喚作百索的繩結來祛病延年,宮中嫔妃也會佩戴裝着朱砂、雄黃等藥材的香囊辟邪。

道觀門前也會發放“天師符”“五毒符”,供百姓張貼于門庭,或制成飾品佩戴,以鎮壓邪祟。

而端午前賣的最好的藝術單品,就是張天師騎虎像和鐘馗畫像,這都是可以貼在家門驅鬼辟邪。

這時也有後世的粽子,他們喚作角黍,以菰葉(茭白的葉)包裹黍米,也就是黃米,内面塞的是棗或者闆栗等餡料。

除此之外,北宋的皇帝還會在西邊的金明池舉辦大型龍舟賽與民同樂。

吳悅趴在車窗上撩起簾子看着這個時代的風貌。

汴河是貫穿東京城東西的水上大動脈,河面上星羅棋布的橋梁中,正對于大内禦街的州橋是整個京東城最繁忙的樞紐,每日車水馬龍,商旅輻辏,橋南橋北分列着堆滿着茶葉、絲綢,皮貨、藥材、珠寶香料的各色商鋪,晝夜喧嚣不息。

此時牛車已經通過了州橋,向東轉入了一條比較幽靜的巷子,來到此處,周遭已經安靜下來。這一片都是汴梁大富商宅邸所在,坐落于汴河之畔,又毗鄰大相國寺,取的就是以水為财,路通财通的好寓意。

“親家夫人可是來了,我家主人在府中等候多時了。”

牛車停到朱府門前,一個管家打扮的婦人就恭恭敬敬地迎了上來,吳悅和她娘被婦人引領下進入後院。

青石闆鋪就的小徑如遊龍潛于碧草間,每折轉一處便見新景,一路走來,她隻覺得看什麼都稀罕,甚至感覺廊内的柱子都散發着幽香。

北宋是一個被香料浸透的朝代。當時廣州、泉州、明州(今甯波)三大港口内,停泊着滿載乳香、龍涎香的大食(阿拉伯)商船,運載着丁香、肉豆蔻的三佛齊(蘇門答臘)商隊,以及帶來沉香、降真香的占城(越南)船隻。《萍洲可談》記載:“蕃舶香藥,堆積如山”,僅神宗元豐年間,單次朝貢的乳香便達三十萬斤。

不論階級,宮廷市井,人人用香。

徽宗時,每逢大朝會,金殿階前就會燃燒上百斤龍涎香,雲霧缭繞如墜仙境。士大夫雅集還會有品香鑒,蘇轼的雪堂據說終日焚燒海南沉香。連汴河上的纖夫歇腳時,都嚼摻着丁香的槟榔提神。

還有市井傳言,泉州蒲壽庚家族因壟斷香料貿易富可敵國,以沉香木為梁、檀香木為柱,連仆役衣角都綴着驅蟲的廣藿香囊。

那麼作為專供皇室香料的朱家,其富貴可想而知。

來到後院正廳,吳麗娘和婆母秦大娘子,以及4歲的小女兒朱涴妤也被乳母抱着懷中,立在廳前迎接。

玉雪可愛,這是吳悅給秦大娘子的第一印象,明明隻和自家小孫女差一歲,但是個頭看着明顯高一頭,身子骨也瞧着有點過于壯實了,大概更随她那個武官爹,不太符合世人推崇柔弱婉約之姿為尚,這樣以後可不好嫁不出去。

心中是這麼想的,面上卻不能表現出來。秦大娘子收斂心神,努力控制面部表情,笑眯了眼和劉耘娘拉扯起了家常,先是告罪兒子今日不得空談生意去了,又是感謝吳家從南陽帶來的特産,最後連連誇教女有方,終于場面話都說完了,秦大娘子才施施然告辭,把空間留給她們母女。

吳麗娘輕移蓮步,将婆母送至垂花門後,方長舒一口氣,徑直返回廳内,當下卸下當家婦人的沉穩做派,像未出閣的小姑娘般,摟着母親撒嬌道:"娘,女兒想你了。"

劉耘娘上下仔細打量着女兒,隻見氣色還算紅潤,問了問腹中胎兒詳細情況,女兒和女婿處的如何,又抱起小外孫女問最近都在玩些什麼。

“我真的無事,就是官人憂心過甚,我才不得不卧床休息幾日”她未出閣時也是能拉短弓,騎大馬,身體哪有那麼孱弱。“他今日不在,也确實是因為店鋪有事,才不得不外出處理。”

吳悅單純的眨眨眼:“是因為端午到了,姐夫要忙着運貨嗎?”

吳麗娘看着妹妹啞然失笑。

“店鋪運貨有管事和仆役,還用不着你姐夫肩挑手扛。隻是家中有個鋪子的管事和賬房都告老回鄉,這一時之間也找不來合适的人接替。那個鋪子又在淩儀街上,周邊都是官衙,生意很是冷清,官人在猶豫要不要放出去給别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