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再三斟酌,最後還是決定讓人去益州,由劉備決定糜家兄弟兩人的事情,畢竟,這兩人準确來說算外戚,算是劉備的自家人,他是外臣,還是不要摻和了。
糜竺糜芳走的時候還帶上了阿鬥給劉備寫的信,畢竟,阿鬥如今學了這麼多東西,還是應該在劉備那裡顯擺一下的,也能堅定一下劉備的信心,畢竟,後繼有人總比後繼無人來得強。
如今天下三分,結果劉備年齡跟曹操相當,孩子居然比孫權的孩子還小,這無疑是個不穩定因素,會影響下頭人的信心。
漢室落到如今這個境地,固然因素很多,但也跟出了一連串的小皇帝有關,劉備年紀不小了,說難聽一點,誰也不知道還有幾年活頭,真要是現在劉備就嘎嘣沒了,大家還真是隻能捏着鼻子扶劉封上位,要不然的話,誰能相信一個不懂事的小娃娃呢!
原本阿鬥也想要跟着一起去益州的,哪怕劉備在他的生命裡存在感不是很高,但對于父親這個角色,終究還有些憧憬。
另外,他跟糜竺糜芳其實也挺熟,糜夫人當初和甘夫人感情不錯,一直同進同出,後來亂軍之中失散,還是糜夫人護住了阿鬥,這才等到了趙雲來救人。
糜夫人去世,糜家那真的是痛徹心扉,這就跟呂不韋前腳跑到秦國賄賂了華陽夫人,後腳嬴異人就被趙國幹掉了一樣。
糜家是商人,他們當初投資劉備是冒了很大風險的,糜夫人是他們得到回報的最好保障,結果人死了,還沒有留下一兒半女。好在糜夫人當初跟阿鬥還有些情分,因此,糜家這些年一直很注意跟阿鬥處好關系,劉備也是有心人,甘夫人沒有娘家,因此,便叫阿鬥叫糜竺糜芳舅父,也算是投桃報李之意。
阿鬥對甘夫人也沒多少印象,但是糜竺糜芳兩個舅舅是對他真好,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不忘送給阿鬥一份。如今兩個舅舅要去益州,阿鬥不免起了心思,也想要跟着過去。
隻是糜竺糜芳是真不敢啊,這蜀道難不是随口說的,萬一路上有個什麼萬一,他們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因此隻敢給阿鬥帶信,為此又許下了不少好東西。
除了阿鬥的信之外,糜竺糜芳還帶去了剛剛收獲的紅薯。出于保密的緣故,諸葛亮沒有告訴兩人紅薯的産量,隻是将其清洗幹淨晾幹之後,又精心包裝了一番,再附上一封書信,準備給劉備一個巨大的驚喜。
哪怕之前有玉米的産量打底,紅薯收獲的時候還是把人都給吓傻了。
這玩意原始的品種也就指頭粗細,皮厚筋粗,也沒多少甜味,其實沒什麼吃頭,但這可是後世精心培育出來的品種,産量高,口感好,當然,吃多了燒心是沒辦法解決的,在這一點上,這是真不如土豆。但土豆保存不好有毒,紅薯最多就是爛掉。在這個年代,紅薯可以切片曬幹保存,土豆想要保存,最好的辦法也隻能是做土豆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