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真胡思亂想的時候,黃月英探頭過來,看着李真的手已經從襁褓中掙脫了出來,在那裡胡亂揮舞,不免一笑,将李真的手塞回襁褓之中,又将她抱了起來:“好孩子,你阿父托人帶了信回來,正趕上你滿月呢!”
李真眼睛一亮,恨不得直接開口,想要讓黃月英把信讀給自己聽一下,結果就聽黃月英說道:“你阿父還給你取了名字呢,選了一個真字,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這個名字你覺得好不好啊!”
李真眼睛一亮,她上輩子雖說也叫這個真字,卻是因為那會兒外婆先開了口,說女孩子也是珍寶,讓叫她珍珍,結果她父親來了句,一個丫頭片子,算什麼珍寶,後來也懶得多想什麼名字,就按照這個音取了個真字。
實際上,生了她之後,家裡就沒斷絕過生個兒子的期望。更小一點的事情,李真不記得,但李真記得,自己上二年級的時候,又被送回過一次外婆家,大概住了一個學期,回來的時候看見她媽胖了一些,但臉色并不好,家裡還有一些嬰兒用品,但很快就沒了。後來舅媽說漏了嘴,說又生了個丫頭片子雲雲,應該是被收養了。她媽後來生她弟弟的時候卧床好幾個月,後來聽她跟弟弟絮叨自己生他的時候如何辛苦,還打過保胎針雲雲,說不定之前不光生過,還流過。
那會兒是李真最難受的時候,她真的情願她媽當初也幹脆把她也給流掉,省得生下來受罪!如今同樣是這個字,就多出了幾分味道來,也讓李真對那個未曾謀面的父親多了幾分期待。嗯,如今不應該叫李真了,得叫諸葛真!這名字,聽起來就提氣!
瞧着女兒咧嘴露出一個無齒的笑來,黃月英也沒想過女兒能聽懂自己的話,她逗弄了女兒一會兒,蔡氏也進來了,看着女兒将外孫女視作珍寶一般,心裡歎氣,她如今已經換了個套路,不說什麼兒子才是根本,而是說外孫女長大了,他們那會兒年紀也不小了,家裡有個男丁,還能給姐姐撐腰之類的話。
黃月英聽得其實有些厭煩,但蔡氏是她生母,也是一心為她好,她又能如何呢,因此隻得胡亂答應下來,心裡其實也有些發愁。如今這個亂世,女子終究不比男子,真是如同蒲草一般,隻能随波逐流。如今丈夫諸葛亮也算是得遇明主,隻是如今這世道,明主也太多了些,到底哪裡才是安生之所,都是個問題。
聽聞去年的時候,北邊曹操将已故大儒蔡邕之女蔡昭姬從匈奴贖了回來,自己小時候就聽說過這位才女,據說過目不忘,精于音律詩賦,結果前腳死了丈夫,後腳又攤上戰亂,被匈奴人擄走,能回來都是走了大運。亂世之中,青壯男子被抓了還能做民夫做士卒,女子呢?
黃月英以前沒想這麼多,甚至,之前沒孩子的時候,她都沒想過這些。諸葛亮性情溫雅,與她志趣相投,兩人在一起改良一些器具,很是投契。對于她沒孩子這件事,諸葛亮也從來沒着急過,大不了将來從兄長或者是弟弟家裡過繼一個呗,他這樣的身份,難道還要擔心繼子不孝嗎?
但有了孩子之後,黃月英就開始憂慮起來。若是諸葛亮一直不出仕,那麼作為地方上的名士,無論誰打到荊州,諸葛家起碼也能獨善其身。但出仕之後,可就說不定了,一個不好,是真的要禍及家人的!别的不說,前些日子就聽說劉備的兩個女兒失落在亂軍之中,之後卻是沒有半點說法。一想到這些,黃月英就有些不寒而栗。
如今看着女兒天真無憂的模樣,黃月英愈發憐惜起來,女兒生在這個時代,本就不幸,自己應該待她更好一些才是,至于說什麼要生個兒子保護姐姐的話,黃月英其實對此嗤之以鼻,别人再有,不如自己有。黃月英沉吟一番,心中便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