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菲林過早學會了怎麼察言觀色,因為她身在這個“家庭”中,知道這個“家”是不穩當的。
不穩當的家,經不起任何沖擊。
否則就有可能失去。
而且…她心裡明白,媽媽的母愛是有限的,有弟弟在,媽媽就算想起她,也隻是短暫的愧疚。
她可能沒有那麼幸運,能夠像弟弟那樣生長在一個爸爸媽媽都健全的家庭裡,擁有正常的父愛母愛。
她有…外公外婆就可以了。
見菲林這樣懂事,陸外婆一邊欣慰,一邊又是感慨。
前頭的女婿張勇真是造了孽了,那麼好的老婆孩子不知道珍惜。要不然這個家還在,像甯甯這麼乖的孩子,得多幸福。
他們家曼曼也不會再和别人結婚了。
但轉念一想,外孫程程其實也懂事,有如今這樣的命運,也是上天的安排吧,就不抱怨了。
“甯甯啊,外婆知道你心裡委屈,不過沒辦法,你媽媽也不容易。你長大了别怨她啊。”
陸外婆忍不住多勸了一句。
她知道自己有些偏袒女兒,虧待了外孫女,但她能怎麼辦呢。
總不好見到母女倆真的徹底離了心。
菲林沒有說話,隻是蹭了蹭外婆的肩膀,閉了閉眼。
她不會怪媽媽的,也同樣不會怪爸爸。
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覺得世界上所有人其實都很可憐。
大家都被困在彼此的愛恨情仇與煩惱中。
就像她看外公外婆也同樣可憐,明明一把年紀了,換成别人家,這個時候隻是偶爾幫着帶帶孩子,而不是親身上陣,完全代替父母的職責來養她。
外婆普通話不是很好,每次去市裡,如果遇到那些說普通話的年輕人,就需要别人特意轉成方言和她對話,才能聽得懂。所以辦事效率不高,有些事兒,換成年輕一點的人去一趟就能辦成的,外婆要去兩次三次…
菲林不是沒有看在眼裡,兩個老人對自己的付出。
也因此,她常常會思考,思考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她為什麼會出生在這裡,如果爸爸媽媽還在一起,她現在會怎麼樣?
這些問題常常會不經過菲林的允許,就從腦海中冒出來。
仿佛在這背後藏着一些更深的原因,需要她通過人生中積累的感悟,慢慢探尋。
新家在小區的樓房裡,是個兩室一廳的商品房,在三樓。
菲林跟着外公外婆進到房子裡轉了一圈,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從這兒甚至可以看到遠處學校的建築物。
“謝謝外公外婆。”
菲林這樣去道謝。
兩個老人卻笑她:“你好好讀書,以後有個好大學,有個好工作,我們就都放心了。”
是啊,選擇來市裡陪讀,也是因為想要給菲林好一點的學習環境,讓這孩子在起步階段不要太落下,将來的路能走順一點兒。
菲林和兩個老人一起把房子打掃了一遍,她主要負責自己的小房間,将裡面的書桌、床和櫃子,都統統擦過去。
望着陌生但溫馨的小房間,菲林腦海冒出來一個想法。
——她真的不想去看看媽媽嗎。
有好久了,好幾年沒有真正和媽媽碰到面了。更别提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