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永琏還是沒再繼續投喂明瑞,而是命人把明瑞喜歡的驢打滾兒裝起來,讓明瑞帶回家吃。
“但是驢打滾兒不好消化,你也不能一下吃太多哦。”
往前殿用膳的路上,永琏還在叮囑明瑞。
明瑞乖乖應着,二阿哥比自己小兩個月,卻像自己的哥哥一樣。
明瑞上面的兄長前兩年夭折了,他沒怎麼體會過被哥哥照顧的感覺。
原來,有哥哥照顧的感覺不錯。
晚膳已經擺好,皇後吩咐長春宮小廚房做了一道清炒蓮藕,還有一道蜜汁藕,無論明瑞喜歡吃甜還是吃鹹,都能吃上蓮藕。
永琏這才知道明瑞今早竟然因為沒蓮藕吃有些悶悶不樂,不由想起曆史上的明瑞曾在奏折說過,他小時候家裡十分拮據。
而且明瑞還有一個很能花錢的額娘,後來明瑞的弟弟奎林犯錯要賠錢,家裡拿不出錢。乾隆還在朱批裡說過,定然是明瑞兄弟縱容母親奢靡浪費,家裡才會這麼窮。
畢竟當時的富察家四房還是有爵位的,明瑞在時還是一門兩公爵,正常花銷不至于如此。
當着額娘和小舅傅恒的面,永琏不好問,正想下回再問明瑞。就聽皇後問傅恒,“手頭還有錢花嗎?”
傅恒聞言,立刻放下筷子道:“回禀娘娘,我平日花錢的地方不多,手頭還有錢。”
皇後敢當着兒女的面問,自然是因為她接濟兄弟的事兒乾隆都知道。
“你平日讀書買筆墨紙張都要花錢,怎麼沒花錢的地方?”皇後蹙眉。
傅恒笑了笑,“娘娘放心,這些錢都是公中出的。”
皇後微微挑眉,現在家裡是傅文之妻郭絡羅氏掌管内務,郭絡羅氏從前可不怎麼待見傅恒。
自己還未出嫁時,郭絡羅氏就克扣過傅恒的筆墨紙硯,理由也很冠冕堂皇,家裡其他兄弟都沒有這項開支,憑什麼傅恒就有?
這位四嫂什麼時候這麼大方了?
“蒙皇上天恩,如今四哥襲了爵位,又有了差事,家裡自然不像從前。”傅恒微笑道。
皇後想想也是,自己和皇上都重視傅恒,家裡人自然看在眼裡,曾經輕視傅恒的,現在也不敢了。
永琏聽着額娘和舅舅說話,傅恒在家的日子過得似乎不大好,否則額娘也不會關心他有沒有錢。
幸好過不了幾年,傅恒有了差事,然後就是火箭一樣快的升遷,到那時候,他就再也不用為錢發愁了。
他聽着大人說話,還不忘招呼明瑞和妹妹吃菜。
明瑞果然很喜歡吃蓮藕,鹹的甜的他都吃了挺多。
小家夥不禁在想,如果自己以後給二阿哥做伴讀,就可以天天吃這麼好吃的飯菜了。
用完晚膳,傅恒就要帶明瑞出宮了。
永琏還不忘提醒小夥伴帶上打包好的糕點。
皇後見自家兒子這麼熱情,顯然很喜歡明瑞,便覺欣慰。
讓明瑞做伴讀,她也放心。
乾隆見了額爾登額也很滿意,這孩子長得十分挺拔俊秀,再長大些,定然是個英俊小夥兒。說話行事也十分得體,恭敬誠懇。
他已經跟着家裡請的師父讀完了《論語》,但永常沒打算培養兒子考科舉,師父也就講得比較粗略。正好可以跟着兩位皇子再學一遍。
最讓乾隆滿意的,是額爾登額的騎射功夫,這孩子才十歲,已經能射移動靶子。
若有名師指導,定是個武将的好苗子!
乾隆雖然是想讓他做永璜的伴讀,但小少年們平日一同讀書,永琏跟額爾登額也會熟悉起來。
先帝時期,乾隆就和永常很熟了。
他絲毫不懷疑永常對自己的忠心,他兒子更不會有亂七八糟的想法。
而且現在不是聖祖爺那會兒,大臣們不會在儲位已定的情況下去挑撥皇子之間的關系。
晚上,他處理完手頭奏折,先去了阿哥所看永璜。
汗阿瑪難得過來,永璜又高興又惶恐,甚至因為自己剛才沒有在讀書生出幾分慚愧。
乾隆本來是想先考校下兒子的功課,進屋瞧見自己給永璜挑的字畫擺設,就先背着手參觀了一圈。
“你倒是會布置,這粉彩盤子裡放個佛手,瞧着确實多幾分意趣。”乾隆從前隻覺永璜木讷,見他還挺會收拾屋子,有些刮目相看。
誰知永璜聞言,老實道:“回汗阿瑪,是二弟建議我這麼擺的。”他說着彎起眼睛,“二弟眼光真好。”
乾隆:“……”
他第一反應是驕傲,永琏那可是他選的小太子,審美水平當然不會差。
驕傲完又覺大兒子太老實了些。
乾隆看着面前的小少年,不由想起他那早逝的額娘。
也是老實巴交的性子,明明很早跟了他,又生了皇長子,在三位福晉面前,還是小心侍奉。
當時,他有一個側福晉的位置一直空缺,大家都覺得會是生育過一兒一女的富察格格做側福晉。
他也想好了,等嫡母孝敬憲皇後喪期過了就和汗阿瑪提一提。
誰料雍正十二年,汗阿瑪竟指了輝發那拉氏做他的側福晉。
他很怕富察氏有委屈有怨言,特地叮囑當時還是嫡福晉的皇後仔細觀察。
皇後卻說,富察氏對側福晉十分恭敬,二人都是安靜守分的性子,相處的非常好。
乾隆本想着,等自己登基後,就給富察氏封妃,起碼要和那拉氏平起平坐。
但富察氏實在無福,竟早早病逝了。
乾隆甚至後悔過,當初就應該早些和汗阿瑪和額娘說明,自己想讓富察氏做側福晉。
當然,這種念頭也就是一瞬間的事兒,真要是重來一次,他還是不會在嫡母喪期提什麼側福晉。
但對富察氏的愧疚和惋惜卻是一直埋在乾隆心裡的,現在能做的,大概就隻有教導好永璜。
永璜就見汗阿瑪看自己的目光突然柔軟下來,然後拉自己到身邊,細細問自己的日常起居。
平日汗阿瑪見了自己都隻問讀書的事兒,很少會關心他一天睡多少個時辰,喜歡吃什麼這些小問題。
永璜有些莫名,心裡卻暖融融的。
小少年不會撒謊,也不懂報喜不報憂,就如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