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鴛鴦觑着她的神色,言辭很是妥帖:“林姑爺乃是探花郎,又怎會被個孤女給騙了?不過奴婢也覺得林姑娘歸家是好事,至少父女多時未見,說不得林姑爺見了咱家将林家姑娘養得這般好,同咱家更親近了呢!”
史氏很是受用:“你這話說得有理,我千辛萬苦的養大了敏兒,她又為了林家子嗣壞了身子早早的去了,叫我受這喪女之痛,如今黛玉又在咱家金貴玉貴的養着,他怎可不親近咱家?”
一聽提起昔日的姑奶奶,鴛鴦自然是撿好聽的說,順便還安慰了一番,不叫她老人家沉浸在悲痛之中。
史氏叫她勸了一通,抹着眼淚說:“罷了,不提這些傷心事,我記得庫裡放了不少的好料子,叫人請了姑娘們來,也叫她們高興高興。”
聽了這話,鴛鴦垂眸應是,等出了門,慌忙叫人去給琏二奶奶送信,就說老太太要從庫裡取了鮮亮的料子給姑娘們挑選。
又使人去請幾位姑娘過來,鴛鴦這才壓下滿腹的心思,進去侍奉史氏。
王熙鳳聽到這口信險些氣了個倒仰:“記得記得!什麼都記得!”
府裡隻有出的,沒有進的,她這些年不知道填了多少嫁妝進去,這府裡的庫房有什麼東西,她難道不知道?
聽她摔了杯子,平兒趕忙走了進來:“奶奶怎的又生氣了?”
王熙鳳閉着眼,不想說話,平兒想起方才老太太院裡有人來,眼珠子一轉,安慰說:“老太太年紀大了,怕是記錯了也是有的,那位是長輩,您是孫媳婦,自然是處處周到妥帖才讨喜呢!”
王熙鳳睜了眼,似笑非笑的看她:“果真是我院裡的二管家,這貼心真個是旁人比不上的。”
平兒心中一突,想起自己這些日子叫二爺摸上了身,怕是這事兒已經叫二奶奶知道了,便趕忙跪下,指天畫地的說自己隻有一個主子。
且不提這邊主仆的官司,單說榮慶堂那邊,姑娘們來了之後,自然會引來胭脂郎。
鴛鴦一向是老太太的貼心人,安排下去後,也不怕王熙鳳那邊不辦事,這會子正陪同站在老太太身側,一同說笑着。
史氏見了人,先是摟了自己的心肝寶玉,關懷一通後,才拉了黛玉的手過來,一邊一個的心肝叫着:“今日的氣色倒是好多了,最近晚上可還咳嗽?”
黛玉順從的窩在她懷裡,搖頭:“好多了,榮養丸也一直吃着,身子也松快了不少。”
史氏就點頭:“咱家百年人參多的是,這些都是不缺的,吃完了就使人跟你琏二嫂子說一聲,要多少有多少!”
此話一出,撩起的簾子後便露出了一張未語先笑的芙蓉面:“哎呀,我竟是不知咱家成了參園,這百年人參怕不是那白玉蘿蔔,一拔一個準兒呢!”
來人身形袅娜,行動間俱顯優雅貴氣,此人正是王熙鳳。
賈寶玉湊過去揪着袖子搖晃了兩下,又撒嬌道:“二嫂子若是沒有,我娘那裡也是盡有的!咱家什麼都不缺!”
王熙鳳擰帕遮面笑了一聲,鬧得賈寶玉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黛玉抿嘴:“誰要你家的東西,難不成我家就缺了?”
史氏唉喲唉喲的笑了兩聲:“盡說些孩子話,你林家四代列侯,你父又是正經的科舉探花出身,哪裡就能缺了你的參!”
話說完,見黛玉神色落寞,她笑容停頓了下:“一晃眼,我的黛玉都這般大了啊!”
王熙鳳一聽話音,就知道這裡有事,道:“我還記得初進府時,妹妹仿佛風吹就倒,如今在老太太的愛護下,倒似個大姑娘,往後呀,也不知便宜了誰家去!”
話一落地,黛玉便就紅了臉,不肯擡頭。
而其他人,除了三春,笑容都有些勉強。
史氏看了薛家的姑娘一眼,轉而拉着黛玉的手:“方才我收到了揚州來信,你爹認了個義女,說是正經要擺了酒認親的。我也不跟你說外道話,你是我的孫孫,在我心裡,你比什麼都重要,這外來的姑娘……倒不是我小心眼,隻是你得回去一趟,到底是親父女,怎麼也比外來的強。且這些年是我私心重,将你留在京中教養,可我自打你母親沒了,這心裡就……”
話沒說完,眼淚就掉了下來。
黛玉也是雙目攀紅,無聲的滾着淚珠子,哽咽道:“老太太待我的好我都記得……”
可這到底不是自己家,一針一線都要用人家的,所以這些好,她是必須要記得的。
史氏等的就是她這句話,便将人摟在了懷裡:“我都是為你好,并非叫你們父女分離的。說句剜我心的話,這自古以來就有喪母長女不可娶之說,你若沒有女性長輩教養,名聲也不好聽……如今呀,你多了個姐姐,我也是想着叫寶玉同你回去一趟,也叫你父親見見……”
話沒說透,她又說起了旁的:“回去見了你那義姐,若是個人好的,便過些時日,同她一道兒來京城,我身體硬朗,定能教養好你們姐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