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強智暗戀(快穿) > 第32章 縣令與秀才

第32章 縣令與秀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鄭瑾聞言急忙解釋:“不是我不願意說,隻是這段時間一直忙着譚金寶幾人的案子,你又總是躲着我.......我實在是沒找到機會,這才沒能跟你好好解釋。”

“還有所謂‘未婚妻’的事情,讓你惱怒傷心都是我的錯,不過這件事另有隐情,不隻是一樁婚約那麼簡單。我确實沒來得及跟你說起,但這并不是我要刻意隐瞞,你要相信我——”

見陸秀才聽到“未婚妻”三個字,臉色變得更臭,冷哼一聲扭過頭去不肯看他,鄭瑾不由得苦笑:要是你這些日子肯讓我開口說句話,此刻大概已經什麼話都說開了吧。

雖然心裡這麼想着,鄭瑾臉上卻沒顯露出來,隻道:“這件事說來話長。本朝太.祖一代,有鄭家一門接連出了兩位首輔,聲望卓著,天下聞名,不知你可曾聽說過?”

陸茗點點頭,想到縣令大人的姓氏,不由得遲疑道:“那個簪纓世族的鄭家,該不會就是你本家吧?”

鄭瑾無奈一笑:“正是。不過如今鄭氏早已沒落,族中子弟出仕為官者寥寥,而且大都官位低微,哪裡還有半點開國時的榮光?”

原來當年鄭氏因為鋒芒太過,被皇族所忌,一門雙首輔的榮耀顯達之後,緊接着就迎來了長達百年的壓制和打擊。加上鄭氏後代裡沒有什麼特别出挑的人才,一代代就這樣沒落了下來。

而鄭瑾本人,正是當年太.祖朝頂層大族鄭氏的嫡枝後輩。

自此,縣令大人從小經曆的一切終于在陸茗面前緩緩鋪展開來。

說起來,鄭瑾的身世很有些俗套。正如某些話本子裡說的那樣,他有一個祖上榮光顯耀,現在卻頗為落寞的姓氏出身,有一個才智平庸性子又糊塗的父親,還有一個在他幼年時便故去的慈祥母親。

以及後來被他父親娶作填房的小官之女的繼母——在幾年後又給他添了兩個弟弟。

繼母有了親子傍身之後,就不耐煩再掩飾本性,将鄭瑾看作了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不過鄭瑾背後站着他的外祖一家,繼母入門的時候他也已經懂事,本身又自有一番際遇,于是就這麼磕磕絆絆地長到了十歲。之後,鄭瑾在外祖父的支持和幫助下,離開了鄭家,開始出門遊學。

在此期間,鄭瑾遇到了将他視若親子,對他一直器重有加的授業恩師——當朝内閣次輔,時任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的張伯忠張大人。

不過那個時候,張大人還沒有現在的高位,他隻是一個受上官牽連,被迫從一任通判的位子上卸職回家,心中郁郁不得舒展,于是來到鄰省的鹿山書院找老友喝茶聊天的閑散居士。

彼時的鄭瑾隻有十一歲,因緣際會進了鹿山書院讀書,而書院山長正是張伯忠的知交好友。

兩人在某一次山長考較諸學子時第一次見面,鄭瑾小小年紀卻對答如流,應對極為出彩,讓張伯忠印象深刻。

回到居處後,張伯忠猶然念念不忘,猶豫再三終是開口請山長老友相助,将鄭瑾收入門下做了弟子。

從那之後,鄭瑾就開始了在張伯忠門下讀書的日子。二人朝夕相處兩年有餘,情同父子,感情十分深厚。

張伯忠後來得到貴人相助重新起複,将要離開的時候還在感慨:可惜我的女兒隻有六歲,你們倆的年齡差距有點大,要不然我把愛女許給你又如何?

那時的張大人隻是随口一說,鄭瑾也沒當回事兒,誰能想到這件事後來竟差一點成真了呢。

原來張伯忠起複後官運亨通,短短幾年時間就入了閣,後來還成了當朝次輔。從此位高權重,聲望顯達,一時榮耀至極。隻可惜人爬得高了,盯着他的人也就多了。

因為誠王一系有天元帝支持,來勢洶洶,很有一番把太子趕下位,然後取而代之的勢頭,可太子一脈的勢力也不容小觑,而且又占了大義的名頭,皇帝即便想要換個兒子做儲君,也得顧忌一二。

于是中立派官員的代表張伯忠就入了皇帝的眼。據說皇帝打算下旨,把張家的女兒張三小姐明珠賜給誠王做王妃。

這個消息一入耳,張伯忠心裡就是一個咯噔。他雖然對外的立場是中立一派,實際上更傾向于太子。張伯忠認為,太子性情寬厚,有容人之量,且慣于約束己身,有明君之相,因此一早就選擇支持太子。

可要是他将女兒許給了誠王,自然會被人劃為誠王一脈,之後必然會受到太子的忌憚,這立場可就微妙了。

更何況,雖然張明珠被稱作張三小姐,實際上那是族中序齒。張伯忠子女緣淺,又與妻子極為恩愛,沒有納過妾,所以膝下隻有這一個女兒而已!

張伯忠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讓女兒進誠王府,陷入奪嫡的漩渦中去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