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賴二之死在其中到底隐藏着什麼樣的内情?
以及,譚金寶這樣的無賴混子,是怎麼跟一府主官扯上關系的?倪知府又為什麼如此明目張膽地包庇此人?
思緒電轉,鄭瑾忽然想起一件事,霎時心中一凜。
他一把拂開劉主簿,喝令諸人肅靜,随後一雙鷹目便盯住了那假冒的潘石頭,肅聲道:“本官且問你,前日裡丁屠戶被殺案中關于譚金寶的判罰剛被駁回,譚金寶就在牢裡翻了供,之後賴二身死……”
“那麼,你跟譚金寶是什麼關系?”
縣令大人一言既出,宛若一道閃電在陸茗的腦海中一劃而過,缺失的關鍵一環終于合攏,成為一個完整的鍊條。
陸茗下意識地望了縣尊大人一眼,恰好鄭瑾也正想到關鍵處,與陸茗的視線不期而遇。兩人的眼中劃過一抹默契的光亮,心有靈犀之下,陡然心中敞亮開來。
——賴二被殺,目的在于殺人滅口,以及坐實他替罪羔羊的身份!
陸茗剛見到獄卒“潘石頭”的時候,就覺得此人頗為面熟,好像“他”曾經在哪裡見過,可卻一時怎麼也想不起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并不是在清水縣的縣城裡見過這個人。
彼時陸茗正因為今天早上跟鄭瑾鬧别扭的事情,不肯搭理他,自然也就來不及知道譚金寶翻供的事。直到方才聽到縣令大人的那番話,陸茗才将所有的一切都串了起來。
陸茗終于想起來,原主陸江修曾經因為讀書進學,以及與師友同窗的拜會往來,時常會去清水縣和吉祥鎮。
有一次,陸江修從吉祥鎮的一家筆墨鋪子裡出來,打算回家的時候,在附近恰好見到過假潘石頭和譚金寶。當時那兩個人走在一起,相處之間十分熟稔親密的樣子,顯然關系很好。
那個時候譚金寶二人并沒有注意到陸江修,但陸江修卻因為假潘石頭右邊的眉毛缺失半截,相貌又忠厚老實,組合在一起很有記憶點,因此在腦海中留下了些印象。
直到今天被陸茗察覺出不對勁,繼而牽扯出此人的真實身份來。
畢竟,若是那“潘石頭”真的是獄卒家庭出身,他必定是清水縣城人士。之前陸茗問話的時候,假潘石頭也說他沒做獄卒之前,是一直居住在縣城中的。
那麼,一直在譚家村和吉祥鎮活動的譚金寶,是怎麼跟長居清水縣城的“潘石頭”交好的?
要知道在此時的大夏,平民出行還是十分不便的。考慮到二人的身份,如果他們出現交集,彼此十分熟悉,地緣關系應該是最大的一種可能。
也就是說,兩人很有可能曾經住得很近,一起相處過一段時日。
當然,也不排除假潘石頭或者譚金寶某次外出時,兩人意外相遇,然後一見如故,再見交心的可能。但是陸茗總覺得這裡有些蹊跷,謹慎起見,還是開口請燕捕頭幫忙查一下。
結果連陸茗也沒料到,自己一個不經意的舉動竟然會成了這樁案子的突破點。
很顯然,倪知府駁回縣令大人對譚金寶的判罰後,譚金寶就通過假潘石頭知曉了此事,繼而翻供,替罪羊還是倒黴的賴二。
至于假潘石頭為什麼會知道判罰被駁回的事,恐怕是從劉主簿的口中聽來的。
從時間上的緊密銜接來看,假潘石頭是十分重視譚金寶的,甚至他通過倪知府的關系進入縣衙大牢,成為一名下九流的獄卒,大概也是為了譚金寶。
再進一步猜想,賴二死亡一事是假潘石頭一手謀劃的,那他的目的是不是也是為了讓譚金寶順利脫罪?
這件事很好理解,賴二一死,不管有什麼罪名都可以推到他身上,上面又有倪知府插手施壓,要是換個“懂事”些的縣令,把賴二死亡一案當作巧合事件來處理,譚金寶的事此刻大概已經可以塵埃落定了。
不過話說回來,賴二隻是一個小小平民,芝麻粒大的事情掉下來都會砸破頭。
有倪知府在譚金寶背後撐腰,譚金寶要是鐵了心讓賴二當替罪羊,如果這中間清水縣令不插手,那麼賴二将毫無抵抗之力,隻能擔了這份罪責。
那麼,為什麼假潘石頭一定要讓賴二死呢?
以及,假潘石頭與譚金寶,到底是什麼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