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謹遵醫囑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網上的輿論聲越來越大,除了讨伐學校和老師的,還有不少人扒出來第一醫院在治療肝病上卓有成就,這就是逼着醫院把趙曉涵收到實驗組。

“江盼也不是白老師組裡的學生,你讓他去問不如直接和我說,但我的态度不變,拿着小孩的命鬧着玩,你知道昨天晚上送過來的時候情況有多差嗎?”

穆歌啪一下把筆丢在桌子上。

“再晚點人就救不回來了!”

張院長哽了一下,他何嘗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但網絡上你一嘴我一嘴,輿論的發酵程度成指數級增長,越多的人關注這件事,越多的人失去理智追随大流,一人一口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人。

“咱們各退一步,我幫你們頂着輿論,你讓趙曉涵進病人庫,下一輪不管抽到誰,都正常進行實驗。”

穆歌也沒再說話,江盼明白這是他同意的意思。

“那我去拿申請表,看看他們是什麼想法。”

江盼結束了這場針鋒相對的争吵,和穆歌一起走出了會議室。

“你也别怪張院長,輿論發酵屬于突發事件,他思慮不周也正常,咱們醫院本來就趕上評級,這個節骨眼出事他也很緊張。”

“我沒有怪他的意思,”穆歌靠在樓梯間兩層中間的平台上,“六年過去,白老師的實驗項目也隻成功了溫餘一例,這兩年的研究更是到了瓶頸期,趙曉涵的分型我看過了,是比溫餘要好,但誰也說不準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如果能治,我會拒絕嗎?”

“這一出戲,孩子本來就是無辜的,攤上這一夥人,我很難想象如果最終結果不令他們滿意,張院長恐怕都擔不住。”

江盼也知道溫餘的成功無法複刻,但六年,論文是發了的,機器是複刻的,治療方案是優化的,他等溫餘痊愈之後就離開了他母親的實驗組,要不是今天穆歌和他說,他根本不知道實驗竟然還在卡殼。

溫餘當時的救治過程,幾乎集結了他們能力範圍内最好的配置,即使這樣,中途依舊一度瀕死,在為期半年的觀察期内還有各種危機情況,并發症。

“其實我們已經基本摸清問題所在了,複刻的機器有一個參數當時在北歐是一個本地學生在做研究,溫餘的成功真的是巧合,那個本地學生上交的論文壓根什麼都沒研究明白,隻是溫餘治好了,他也就順利畢業了。”

穆歌長歎了一口氣,白老師的組回國回的匆忙,也是事發突然,誰也沒想到一個參數竟然研究這麼長時間都搞不明白。

但穆歌沒有勸江盼回來,雖然白老師說如果有江盼的助力,研究需要花費的時間會大大縮短,也一直想讓他勸江盼回來。

穆歌和江盼共事四年,也算是少數幾個知曉溫餘和江盼從頭到尾故事的人之一,江盼的心理狀況并沒有像白老師想象中那麼好,不然穆歌也不會一直沒放下精神病學。

溫餘好不容易再次回到江盼的身邊,穆歌發現江盼的心理狀态逐漸趨向于穩定,雖然時不時還表現出一些過度的偏執,但一切起碼都穩下來了,他不希望再次把江盼扯回漩渦之中。

能從漩渦中逃離,是需要花費大力氣的,再回來,不值得。

桑迎一連給穆歌發了十條消息,可惜穆歌一條都沒看見,開會的時候手機要靜音,忙起來看不到消息是常有的事。

桑迎理智上明白穆歌不會出現人身安全問題,可能隻是忙起來沒看到消息,他不應該繼續打擾他,但從感性上來講,他現在非常,特别,無比擔心穆歌,他着急的想要立刻飛到醫院看到他沒事才行。

可是,不行。

桑迎沒有身份立場,就算過去也隻會給穆歌添麻煩。

大眼第一條爆出來的文章下面的評論區已經更新換代好幾輪了,高贊的評論代表着網友的主流意見,底下吵得不可開交,而最開始道德綁架醫院的幾條評論,已經逐漸從底下爬了上來。

三無小号,相同的話術,天南海北的IP地,桑迎打眼一看就知道這是買的水軍。

但他沒證據,這些評論下面的回複又都是清一色的祈福,可能有幾條是剛開始帶節奏的,但後來的真人會自動維護隊形,就像接龍一樣,毫無破綻。

桑迎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想說很多話,但他人言微輕,甚至被關注到後,隻要有人帶頭向他聲讨,還有可能會引起新一輪的網暴。

穆歌收到趙曉涵的家屬填好的申請表,打算上傳到前兩年新開發的病友庫,理論研究不明白,隻能用各色的數據堆砌,祈求量變引起質變。

桑迎的消息終于被看到了,穆歌簡單回複了兩句打發了回去,他知道如果不回消息,桑迎很有可能會把混亂的局面攪的更混亂。

[這評論區都亂成一鍋粥了,順帶攪和攪和喝了吧。]桑迎的至理名言。

錄入完信息,組裡的公告顯示,下一輪抽簽定在了三天後,群裡的消息大多不是什麼正面的,實驗停滞,工作的隻有幾個泡在實驗室的研究生做數據分析。

突然,群裡出現了新加入成員的信息。

白老師也一同發了群公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