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群連名字都透着一股廉價感的拾荒團夥“黑岩幫”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之後,“林氏小館”原本還算悠閑的種田基建日常,瞬間被蒙上了一層名為“不安全感”的陰影。
林越現在看誰都像是潛在的搶劫犯,晚上睡覺都得多聽兩遍小芬的呼噜聲才能安心。格雷也明顯加強了警戒,每天外出巡視的時間更長了,眼神也更加銳利,活像一隻随時準備撲殺獵物的孤狼。就連石拳大叔,雖然嘴上還是罵罵咧咧,但也開始主動用他那隻好腿,在小館周圍拄着拐杖溜達,時不時撿起塊石頭掂量一下,似乎在尋找合适的“投擲武器”。
“不行!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林越看着大家草木皆兵的樣子,痛心疾首,“我們不能因為一群不入流的毛賊,就整天提心吊膽,連搞基建的心情都沒了!必須得加強安保措施!給咱們的‘林氏小館’穿上一層‘鐵布衫’!”
所謂的“鐵布衫”,以他們目前的條件,自然不可能是真正的鋼鐵城牆。林越的目标很務實——先搞個結實點的圍欄起來!
至少,得能擋住一般的野獸,也能對那些心懷不軌的家夥起到一定的威懾和阻攔作用!總不能讓人家大搖大擺地走進院子,對着你的土豆田和剛出爐的烤肉流口水吧?
于是,“林氏小館安全防護體系一期工程——基礎木制圍欄項目”被緊急提上了日程!
林越再次發揮他“首席設計師”的才能,結合系統提供的【簡易木制圍欄】藍圖和石拳大叔“稍微指點”的防禦工事經驗,矮人據說都是挖洞和築壘的好手,繪制出了一份…嗯…看起來還算那麼回事的設計圖。
設計圖的核心思想是:深挖溝,密插樁,高築牆,外加點“小驚喜”,比如僞裝的陷坑和尖刺。
選址自然是圍繞着他們已經初具規模的“林氏小館”生活區和那片寶貝疙瘩似的試驗田。
“同志們!” 林越拿着他的“設計圖”,召集了他的兩位“核心員工”格雷和石拳以及“吉祥物”小芬,召開了“林氏小館安全工作緊急會議”。
“根據我們面臨的嚴峻安全形勢!我決定!立刻!馬上!修建一道堅固、可靠、美觀…呃,美觀不重要,主要是堅固可靠的圍欄!” 林越唾沫橫飛地講解着他的宏偉計劃,“我們要挖一條至少半米深的壕溝!然後在溝裡密密麻麻地插上削尖的木樁!木樁要高過人頭!樁與樁之間還要用藤蔓或者獸筋緊密連接!外圍再挖幾個僞裝起來的陷坑!裡面插上削尖的竹子!讓那些敢來冒犯我們的家夥有來無回!”
他越說越興奮,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敵人掉進陷坑裡嗷嗷叫的場景。
格雷聽得很認真,時不時點點頭,顯然對這種能提升安全感的工程非常支持。
石拳大叔則摸着他那濃密的大胡子,提出了專業意見:“光有木樁不行!木頭容易腐爛,也容易被火燒!最好能在木樁外面再壘一層石頭!或者用火把木樁底部烤焦碳化一下,能更耐用!”
【系統提示:接收到【矮人基礎防禦工事經驗:木樁加固技巧】。知識庫【建築學-防禦工事】模塊經驗值+20。】
“有道理!” 林越眼睛一亮,趕緊把石拳的建議補充到“設計圖”上,“還是大叔您經驗豐富!”
石拳得意地哼了一聲。
小芬則對那些畫着尖刺和陷坑的圖案很感興趣,伸出小爪子不停地扒拉,似乎以為是什麼新玩具。
計劃制定完畢,接下來就是艱苦卓絕的施工階段了。
這項工程需要大量的木材!而且是又粗又硬、适合做樁子的那種!
“林氏伐木小分隊”出動!
這次,林越學聰明了。他沒有再去挑戰那些硬得跟石頭似的鐵桦木,而是根據石拳的建議,選擇了一種生長速度較快、木質相對堅韌但更容易砍伐的“青岡木”。
雖然他們繳獲了幾把劣質鐵鎬和鐵錘,但并沒有斧子。所以,主力砍伐工具依然是那把【省力杠杆石斧】。
林越看着那把小小的石斧,再看看眼前這些動辄需要兩人合抱的青岡木,感覺自己的肝都在隐隐作痛。
“這得砍到猴年馬月去啊…” 他忍不住哀嚎。
格雷二話不說,掄起石斧就開幹。他的力氣确實大,每一斧下去都能砍進樹幹幾分,木屑紛飛。但即使如此,砍倒一棵合抱粗的大樹,也需要耗費大半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