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算多,菜色卻不錯。
蘇岫甯看着面前一盤藕納悶兒,她自幼愛吃脆爽之物,如今胃疾被迫少食。
邊關之地,蓮藕确實是稀罕物,但更加稀罕的是,這碟藕是熱的。
如同将軍府中熱藕熱蘿蔔熱筍。
小二上完菜将她身邊窗戶關上,樂呵呵道,“莫叫風吹到您,飯菜若是涼了您喚小的,再熱一遍。”
芷苓啃雞腿點頭,“對的對的,你那一身病是要多注意。”
小二下樓時步伐穩健,躲開走廊上喝醉的食客身形利落,穿梭在整座酒樓中幾個掃地的小厮更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蘇岫甯低頭扒飯,合着好味樓還是軍隊産業。
“小賊,敢爾!”
外面突然大喝一聲。
石忠忙道,“是說書人。”
外面說書還在繼續,但已聽不清,蘇岫甯重新将窗戶打開。
“……拓跋烈上當,舉矛來擋,卻見薛長風棄槍,縱身一躍,竟跳到拓跋烈馬上,右手成拳,直擊拓跋烈面門!拓跋烈措手不及,被打得頭暈目眩……”
馬路對面同樣是一家酒樓,大堂裡說書人聲音抑揚頓挫。
“薛長風趁機抓住他的頭盔,大喝一聲,硬生生将他從馬上拽下!兩人一同摔倒在地,薛長風迅速拔出腰間佩刀,手起刀落,拓跋烈的頭顱已被斬下!”
食客紛紛鼓掌歡呼,“好!”
“薛将軍威猛!”
“魔将果真威猛!”
高樓風稍大,蘇岫甯趴在窗邊,任由風打在側臉。
芷苓在後面稀溜溜喝茶,“你喜歡聽說書?”
她傻呵呵樂,“有趣。”
對面說書人語氣漸緩,拿着特有的腔調道,“薛公長風氣如虹,單槍匹馬戰枭雄。手起刀落乾坤定,從此英名萬世崇!”
醒木拍下,食客鼓掌叫好。
蘇岫甯問,“拓跋烈,是什麼人?”
石忠道,“拓跋烈是曾經涼國兵馬總元帥,當年涼國以太陽為圖騰,此地名為曜日城。說書人方才所講是落日之戰,此戰之後涼國棄都而逃,此地更名為落日城。”
殺人誅心啊。
蘇岫甯搖搖頭。
當晚,晚飯後薛林昭終于現身,來喊人去軍營。
月色皎潔,上百人的隊伍低調出城,蘇岫甯圍着披風被薛林昭擋在身後,看周遭樹影急速後掠。
不多時,一片望不到盡頭的駐守營地出現在前方。
石忠一馬當先,舉令牌道,“護送軍醫。”
軍營守衛放行,她艱難回過頭,隻見裴飒帶着芷苓和那一百骁騎營直接朝另一個方向去了。
“裴飒去哪裡?”她問。
薛林昭的聲音随風而來,“忘月坡。”
務必在本月二十三日酉時前抵達忘月坡新防區……
忘月坡。
“是,換防?”
“是探查,忘月坡是宣國與南疆礫澤等數國交界。”薛林昭放慢速度朝一處營帳走去。
“我以為你會親自去南疆。”
“從沙肆回來就去。”
“……”沙肆對你來說居然這麼重要嗎?
這時她才發現這處營帳寬敞整潔,桌案後方懸挂堪輿地圖,一側還有推演沙盤。
她東張西望,“這是你的房間?”
薛林昭正在翻箱倒櫃,“以後是你的。”
“那你呢?”
“别處。”
“……”
“如何?”
“要是有人襲營,我不成了活靶子?”
薛林昭好似壓根沒聽見。
風聲拍到門簾,蘇岫甯過去撩開望了望,“今晚月色真好。”
被褥似乎是派人提前換過的,薛林昭隻拿上些兵書地圖。
也朝外望了望,“出去走走?”
“可以嗎?”絕不承認其實非常想。
“嗯,以防有人襲營。”
蘇岫甯,“……”
再次從營帳中出來,才發現這裡并非主将營帳,似乎僅是薛林昭私下所住。
也是,她們現在還是軍醫身份。
薛林昭先去将東西放在進隔壁,緊挨着,大點聲喊就能聽見那種。
蘇岫甯比劃了一下,幾步之遙,原來,這麼近啊。
一起踏上前往城樓的台階。
她安心,“我現在相信你是真想讓我住得舒服了。”
薛林昭,“之前不信?”
“微信。”
“……”
“怎麼不說話,生氣了?”
“風大。”
話音剛落,兩人轉過彎來,蘇岫甯迎面被風拍一臉,差點栽下樓梯,幸好有薛林昭提前抓住。
她面目扭曲。
薛林昭上下查看,“受傷了?”
“沒,嘎吱,隻是,嘎吱嘎吱,呸呸。咦?難道你是為了不吃沙子才話少?”
薛林昭很認真,“不是。”末了又疑惑,“我話少?”
“……你覺得呢?”
薛林昭思索片刻,又不說話了。
用行動證明自己話少。
蘇岫甯卻再沒心情扯皮,因為踏上最後一級台階,她驚歎一聲趴到城牆邊。
天空明月高懸,月色下一切都泛着清冷的光。
右看青山綿延,河水奔騰,左看大漠蒼茫,一眼望不到盡頭。
薛林昭指向正前方,“司南。”
又指向大漠方向靠近落日城的邊緣,“忘月坡。”
路上已經看不見裴飒一行。
她指尖摳緊城牆,“你去忘月坡,帶我嗎?”
“你為什麼想去?”
蘇岫甯又朝她身邊湊了湊,憑借記憶,依稀能聞到陣陣甜香。
“行藥令。”她說。
薛林昭有些疑惑,“你很怕我死?”
“所有人都不希望你死,你若死,邊關大亂。”
“嗯,我明白了。”
她含糊問,“嗯,你不怕?”
薛林昭平鋪直叙,“能站在這裡的,無一人怕死。”
風沙中守衛将士面容整肅,巡邏士兵時不時走過,步伐整齊,每個人都目光堅毅。
此時王城中會在做什麼呢?
今晚是禮部尚書嚴瀚德老來得女,府上笙歌夜宴,同僚紛紛吟詩相慶。
酒過三巡有人私下搭肩道,“要下官說啊,六部之中,禮部為尊。我大宣國以禮治邦,以文傳世,合該諸國朝貢!”
王城中有人專門整理達官貴人詩作,宴會上所做詩文會流傳千古,吟山河錦繡,頌盛世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