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六點鐘,馮蘭英就跟着黃雪蓮到了縣文化局的單位食堂。她記得可清楚了,昨兒個劉師傅專門叮囑過她們,她們是縣裡專門請來的秀娘,不僅包吃,還包住嘞。
食堂裡已經飄起了炊煙。
隔着窗就能看到大鐵鍋裡的青菜粥,咕噜咕噜地熬得濃稠冒着泡。
左邊還放着高高的蒸籠,最上邊是一層層的豆腐鹹菜包,食堂的大嬸子把包子一個個拿進竹筐時,能看見下面的紅油都滲出來了。
“兩位同志來的真早,想吃點啥?”看見她二人進來,那嬸子連忙熱情地招呼着,手裡的勺子就往粥裡攪,“你們來的正是時候,這青菜粥熬得正好,要不要來上一碗?”
馮蘭英微微一笑,在登記冊上簽上了名字。
“麻煩嬸子了,我倆要打包,我先要兩個肉包,兩個素包,再加兩個雞蛋,然後兩份鹹菜粥。”
文玲還沒吃,剛好她打包回去給文玲吃,她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分量也不能少。
“好嘞,同志當心點兒,剛出爐的包子還有點燙!”
打飯的嬸子手腳麻利地給她把東西都打包好,又笑眯眯地說道:“不過像你們這幹活的人就得多吃點!”
黃雪蓮也湊了過來,她要了一碗素湯面和一個荷包蛋。這嬸子是個好人,面條給她撈得滿滿的,撒了滿滿一把的蔥花,滴了兩滴香油,聞着就香。
馮蘭英和黃雪蓮一人拎着沉甸甸的飯盒往外走,剛到食堂門口,迎面撞上睡眼惺忪的周素芬三人。
周素芬盯着馮蘭英懷裡冒熱氣的食盒,眼尾挑起一抹嘲諷:“喲,馮同志這是準備喂豬呢?吃這麼多,不怕撐破肚皮?”
馮蘭英卻神色不變,淡淡一笑:“是啊,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不像有些人吃的太少,手軟腳軟,老眼昏花,連花都繡不端正。”
說完,馮蘭英便拉着黃雪蓮朝門口走去,擦着她身旁而過。
周素芬的臉瞬間漲成豬肝色,身後兩個同伴憋笑憋得肩膀直抖。她猛地轉身,惡狠狠地瞪過去:“笑什麼笑!花本來就沒長直的,歪點怎麼了?”
話音未落,宋翠蘭“噗嗤”笑出聲,抄起袖口擦了把笑出的眼淚:“我活了大半輩子,就沒見過花瓣朝東、花蕊朝西還能劈叉的花!你這手藝,怕不是跟蚯蚓學的?”
圍觀的人哄堂大笑,周素芬攥緊拳頭,在衆人的笑聲中灰溜溜地鑽進食堂。
馮蘭英剛把早飯擺上桌,文玲就頂着一頭猕猴桃似的寸發,揉着眼睛從被窩裡鑽出來。
小女孩看見娘回來了,光着腳要撲過來,被她按住戴上帽子穿鞋。
雙胞胎的啼哭适時響起,黃雪蓮見狀立刻放下素面,接過一個孩子幫忙哄。等兩個崽子安靜下來,文玲正眼巴巴盯着食物直舔嘴唇。
“快吃吧,還不吃啊,待會兒該涼了!”馮蘭英塞了個包子到她手裡。
“是肉包子!”文玲咬了一大口,眼眸頓時發亮,油把小嘴兒弄得流油:“好吃,真好吃,比奶做的窩窩頭好吃多了!”
把粥分出來,馮蘭英也趕緊端着飯碗吃起來。黃雪蓮坐在一旁捧着面條,小口小口吃着。見文玲吃的香,她夾起一筷子面條,放到她碗裡:“文玲,嘗嘗這個,這味道也不錯。”
“雪蓮你自己都不夠吃,可别慣着她。”馮蘭英不贊同地皺眉。
黃雪蓮卻笑着說:“我飯量小,這次啊,嬸子給的真多。”
文玲左手拿包子,右手拿筷子,一會兒啃包子,一會兒吸溜一口面條,吃得搖頭晃腦,别提有多滿足了。
馮蘭英把剝好的雞蛋放進文玲碗裡,轉頭對黃雪蓮道:“你正長身體,多吃點,文玲這些夠了。”
黃雪蓮突然一拍腦袋,笑着摸出個紙包:“差點忘了!白糖提鮮。”說着往面湯裡撒了些。“這個呀,是我從家裡帶的。”
文玲喝了一口,眼睛彎成月牙:“哇!太好喝了,雪蓮姐姐真好!”
看着屋裡鬧得歡騰,馮蘭英也忍不住嘴角揚起。吃過了飯,便聽到門外有人在敲門。
“馮丫頭,起了沒?”是阿婆。
馮蘭英連忙起身開門,見房東阿婆手裡挎着個竹籃子,裡面還裝着幾個冒着熱氣的紅薯,牽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正好奇地往裡面探望着。
“阿婆你怎麼來了?快進來坐。”
“我聽見這屋在鬧,剛好做了早飯,我一個人也吃不了,就給你們帶些來。”阿婆笑盈盈地邁進屋裡,将籃子放在桌子上。
“不是什麼貴重物件,但是頂餓,拿去給孩子們當零嘴兒。”說完看着旁邊的小孩又說,“這是我的孫子,鐵柱,今天剛好不上學,就帶他來找文玲玩。”
文玲一看見鐵柱,立刻從凳子上跳下來:“鐵柱哥!”兩個小家夥馬上湊到一起,叽叽喳喳地說起話來。
阿婆看着孩子們,眼裡滿是疼愛:“你放心去上工,孩子交給我照看。”她摸了摸文玲的小腦袋,“我最稀罕這些娃娃了,看着他們就高興。”
馮蘭英心頭一暖:“真是太麻煩您了。”
“麻煩啥!”阿婆擺擺手,“你一個人帶孩子不容易,鄰裡幫襯是應該的。”她從籃子裡又掏出個布包,“這是鐵柱小時候的衣裳,我給改小了,文玲穿着準合适。”
黃雪蓮在一旁收拾碗筷,聞言笑道:“阿婆您真好,文玲有您照看,英子姐就能安心幹活了。”
馮蘭英感激地點頭,蹲下身給文玲整理衣領:“要聽阿婆的話,知道嗎?”
文玲用力點頭,舉起小手保證:“我最乖了!鐵柱哥哥還要教我讀書認字呢!”
阿婆笑得合不攏嘴:“瞧瞧,多懂事的丫頭。”她牽起兩個孩子的手,“快把紅薯吃了,待會兒涼了就不好了。”
馮蘭英收回目光,扭頭望着黃雪蓮:“我們該去幹活了。”
今兒天氣不錯,外邊的雪都化得差不多了,但風裡還帶着幾分寒意。兩人到了文化局,隻見屋内的炭火盆燒得正旺,長桌前放着五個木箱子。
其他三個位置都已經坐下了,隻有角落裡的兩個位置是給她們留下的。
“人已經到齊了嗎?”
章瓊華推門而入,頭上戴着雷鋒帽,眼神銳利如冷風:“每個人位置前有一個箱子,是這次分配的絲線,用完了可以登記領取,這邊放着登記表。”
她輕輕咳嗽了兩聲:“這次的任務十萬火急,一個月後必須完工,誰耽誤了進度,到時候,就不是補貼打折扣的事了!”
一天補貼可是十二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