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人能幹啥?他們隻能幻想着自己得了地越過越好,盼着雲汐開車出事,被單位開除,無家可歸回來求他們。
不過短時間内他們是見不到雲汐了,眼前面臨的就是種地的辛苦。以前掙工分集體幹活,還能磨洋工偷偷懶,現在地是自己家的,不賣力就是吃虧,可不就得起早貪黑的幹嗎?
以前幹活好多竅門都是雲汐指點他們的,現在離了雲汐,他們東忘西忘,這幹不好那幹不好的,沒少讓村裡人看笑話。越發突顯出雲汐的能幹和他們的廢物。幾人狡辯說他們的長處不在種地,這話可沒人聽,鄉下人不會種地,那倒是拿出本事去找工作啊。啥啥都不行就閉嘴好好幹。
幾個人累得苦哈哈,短短半個月相貌就成熟不少,連董芝芝的臉都變粗糙了。再一想,他們累死累活吃得這麼差,雲汐一伸手就給幹兒子一百塊,心裡越發不平衡。還念叨起雲汐分家分得不公平。
當初以為雲汐買工作把錢都花了,後來才知道她是救了人得的工作,那錢不就被雲汐自己貪了嗎?還有董志勇給雲汐那五十塊,既然是從以前賬上偷的,還回去也該平分給大家才是。還有家裡的糧食呢,雲汐走後,他們就沒找到家裡那麼多糧食,這半年還是借糧吃的,雲汐自己不知道貪了多少。
不過這話壓根沒人信,他們一家人已經沒有任何可信度了。大家當個笑話聽聽也就算了,大隊長還讓他們别造謠,拿不出證據就閉嘴。
他們上哪拿證據?隻能憋憋屈屈地咽下這口氣,每當日子不好過的時候都會想起雲汐。相當于雲汐不用回家不露面都能讓他們不好過。
董志勇和董芝芝在村裡算年紀不小了,眼高手低找不着對象,好在這次分地後終于有了契機。知青不屬于村裡人是不能分地的,日子過得苦哈哈。他們兄妹有房子住、各有六畝地,還都上過學,和知青有點共同語言。
熬不住苦日子的知青就找他們相看,相看不久,董志勇就娶了一個好看的女知青,能說會道又愛笑,董芝芝則嫁了知青裡的老大哥,人穩重又會照顧人。兄妹倆都很滿意,就這麼熱熱鬧鬧地過起了日子。
開春以後,鄉親們給雲汐送了點炕頭種的豆芽、大蔥啥的,順口就提了她兩個孩子結婚的事。在他們看來,董志勇和董芝芝實在是不像話,惹了老娘生氣,去哭去求也得把人求回來啊,哪能自己做主就結婚了呢?這叫啥事?
雲汐聽了也很驚訝,這她還真不知道,不過打聽了一下是那兩個知青,她就笑了。那個女知青确實好看,才來了兩年就有好幾個小夥子看上了,但女知青都沒同意,不是嫌這家人口多,就是嫌那家婆婆嫂子厲害。
現在她突然嫁給董志勇,估摸就是看重董家分家了,不用應付妯娌和小姑子,上頭還沒有婆婆,而董志勇自己有房有地還捏着點存款,長得不錯又嘴甜,要是拿捏住了,能比村裡其他人都強。
那個知青裡的老大哥來了八年了,比董芝芝大十歲!的确很會辦事,很細心會照顧人,但這麼多年都沒成家就是一直惦記着回城,現在估計是回城無望,看見村裡人都分了地,才決定和沒家人又還算漂亮的董芝芝結婚。
現在的政策是他們領證把戶籍入了就能分到地,當然這樣的外來人要是離婚走人還得把地還給村裡。他們有了地,跟董家兄妹也能把日子過起來。說白了還是有利可圖,看中的并不是董家兄妹本人。
雲汐笑了是突然想起再過大半年就要恢複高考了,董家兄妹找了兩個知青,還是兩個不老實心一直往外飛的知青,到時候說不定要鬧出什麼事呢。
他們還想看她笑話,先看看他們自己是不是笑話再說吧!
雲汐放假要去廢品站淘弄幾本舊書看,招呼着小張一起。看見有課本就一起買了給小張,“不管幹啥,學知識都是最有用的。你把知識都撿起來,将來要是有更好的進修機會,說不定就能把你選上。目光放長遠點,咱不光和身邊的人競争,還要和省城的人競争,多學點準沒錯。
琴姐家裡那口子是高中老師,回頭我打聲招呼,你不會的去問問,提兩瓶罐頭嘴甜點知道不?”
“知道!”小張對于學課本上的知識沒啥興趣,但也不抵觸,他喜歡的是雲汐為他張羅操心的這份心,好像終于得到了遲來的母愛,所以特别聽話,抱着書樂呵呵地應着。
雲汐也挺高興,幹兒子還挺貼心,這對比不就來了嗎?等恢複高考的時候,讓大家看看她用心培養的孩子會多有出息,再看看那些白眼狼,離了她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