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見女兒長大了,不好像以前那樣奴役過火,怕逼過頭起逆反心理,于是能忍則忍。
習氏忍不了,多年來在自己手下忍氣吞聲讨生活的蝼蟻突然有一天翻出手掌心,她感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可她也不敢再随便動手。她現如今吃得一身肥油,噸位不低,可兩人差不多的身高,誰打誰還真不一定。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風洄雪已經沒什麼可失去的,被逼到絕境絕對能豁得出去。
去年習氏罵得極其難聽時,風洄雪火起,直接提刀直言要砍死習氏,要跟她同歸于盡!
習氏當時吓住了,這個反骨女被逼狠了真的很有可能做得出來弑母的行為。
習氏惜命,知道風洄雪厲害後,往後就收斂了許多,家務活對方不肯幹也不再強逼,最多罵幾句出氣,要罵也不敢像以前那樣附帶器官,于是大多時候把反骨女當空氣。
由此,這一年來風洄雪過得稍微舒心了一點。
風洄雪甚至一開始都不叫這個名字,她的名字還是她在弟弟出生前多次抗議得來的。
這對父母剛開始給她取的名字叫風青青,風洄雪不喜歡這個名字,她更喜歡上輩子視她為珍寶的爺爺給她取的名字。
名字來源于《洛神賦》——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
風回雪三個字好聽是好聽,但是視覺上看似乎缺了點什麼,給人感覺太過蒼白單調,于是回字加上三點水變成風洄雪,一下子就好看了,而且洄字有逆流而上的意思,含勵志的寓意。
風洄雪一歲能利索說話後,對習氏說不要叫青青,習氏還笑盈盈問她想叫什麼名字,風洄雪說完,習氏轉頭就忘。
風洄雪兩歲再次表達自己的訴求,習氏滿不在乎地同意了,但第二天還是叫她青青。
風洄雪三歲在地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給習氏看,再次強烈要求把名字改成洄雪,并解釋其含義。
第三次習氏依舊不重視。
習氏沒文化,識字不多,“青”字就是其中之一,她覺得“洄雪”二字筆畫多太難記,不夠青青朗朗上口好聽。
而且她強調:“一直喊青青都喊習慣了,改不回來,青青這個名字多好聽呀,你怎麼不喜歡。”
風洄雪态度堅決表明自己的抗拒:“我不喜歡。”
習氏皺眉:“洄雪不好聽,不要叫這個名字。”
風洄雪第一次對習氏生氣了,幾天不搭理她,叫青青也不應,習氏無奈妥協:“好吧好吧,洄雪就洄雪,青青改為小名可以不?”
風洄雪氣笑,這改不改的有什麼區别?
她又不上戶口本,這裡女孩子父母口頭叫什麼名,長大以後就是什麼名了。
三次糾正無果,風洄雪不再堅持,直到五歲那年夏天有個書生路過風家門口。
書生碰巧聽到習氏喊風洄雪,書生聞言轉頭恰好看到院内坐着一個孩童,長得倒是玉雪可愛。
這麼幹淨漂亮的小奶娃倒是稀奇,書生駐足,朝裡探頭,并開口詢問院内的大人:“嫂子,請問小娃娃的名字是我欲醉眠卿可去的卿,還是雪盡馬蹄輕的輕呢?”
書生按自身審美,問的都是自己認為比較有詩意的字,但是想了想,按貧民百姓對女娃不重視的态度,取的名字可能是沒什麼寓意的青草的青和清水的清。
于是他又補了一句:“又或者是青青園中葵的青?”
習氏從廚房裡出來,對方模樣有點眼生,一副青年書生打扮,無端端讓人拘謹。
她不懂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别,還沒回話,坐在小凳子上的女兒已經替她答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輕雲的輕,我全名叫風洄雪,逆流之洄。”
書生聽完低聲跟着重複低聲念,念完後他眼睛一亮,興奮拍掌道:“好!好名字,不錯不錯,風輕輕,風洄雪,名字取得美極了。”
風洄雪真心實意對書生展顔一笑:“謝謝贊美,我也送給你一句前人的登科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承你貴言!”書生作揖,随後哈哈大笑而去。
習氏有些蒙,風洄雪對她說:“如果你覺得風洄雪不好聽,你還是叫我輕輕吧,輕雲的輕。”
習氏點頭,似懂非懂。
後來好幾年,她出門和人八卦時還會時不時一臉驕傲提一嘴自己女兒名字的來曆。
雖然風洄雪這輩子沒有公主小姐命,但她上輩子卻是個真真切切的白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