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柒五感敏銳,隐隐約約聽到君儀說什麼三天之内,之後好像被大伯母呵斥了聲音低了下去就聽不見了。
是三天之内周家會來解決婚約嗎?
君柒點頭認同:婚姻大事确實需要花些時間好好商量一番。
秋收已經接近尾聲了,大部分勤快的人家都已經完成了今年裡二輪的收種,老君家地多人也多,老君頭又是地裡抓的緊的也不缺耕牛和鐵制農具,沒看錯,在老君家終于買上耕牛了。
因此兩日前地裡已經收種完畢,現在剩下的都是一些細碎的收尾活計,用過了晚飯之後一家子在院子裡點了火盆照明忙活。
周家嬸子就是在這時候過來的,而且來的還不是她一個人,而是一票人,都是君家族裡德高望重的長輩。
畢竟她也說了會請長輩商讨,而周嬸子舅舅這一支一直以來都是老君村的族長村長嫡支,所以她的長輩們自然就是在老君村中說得上話的那些人。
如今這個時代宗族力量強大得很,老君頭自己這一支子孫凋零并不豐茂,那麼同宗同族的族長和老人們就是宗族中直接對老君家有影響的存在,不怪老兩口看到來人就利索的爬起來,又是賠笑又是客套的請人進堂屋坐下喝茶。
“大石啊……”老君頭君梁小名叫大石,“我聽元娘的意思,你們兩家這親事是想換人?”村長進門也不跟老君頭玩虛的,進了屋直接就找君梁這個同輩談話。
君梁在大場面上并不算善言辭,一直以來對村長也敬畏,更别說村長邊上還坐着好幾位族老,看了在角落站着的大兒媳一眼,甕聲甕氣的應了一聲:“丫頭不懂事鬧騰,這要是硬壓着上了花轎就不是結親是結仇了。”
君梁的話還挺敞亮,表明君家其實不想失信婚約,當然現在也有了把君儀另外高嫁的想法。
“這話不錯,結親是好事兒,可不能變成結仇。但若是婚事作罷,我家元娘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适的親事,而且對你們家名聲也不好,你們家還有這麼多孩子沒有婚嫁呢。”村長聞言點頭,這讓君家衆人看到了希望,特别是二房和四房都有些激動。
“村長叔說的是,我們家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就想着我們家其他姑娘也是家裡家外一把抓,就看親家的意思。”老大還在城裡雖然通知了但是事先沒約定所以人不在,老二和老四則都在家,聽到村長這樣說立刻湊過來笑着給村長和周夫人倒茶。
村長點點頭喝了茶,然後看了一眼自己的外甥女,見人點頭也不再說什麼:“這也是好法子。”
周元娘瞥了一眼老君家明顯面帶喜悅的二房和四房夫妻,默默别開眼。
就她而言,君家拉出來的五個姑娘在鄉下看着确實還算不錯,光是能讀會寫就能甩大部分姑娘一大街了,更别說裡裡外外一把抓了,但話說回來她給兒子是娶媳婦又不是娶丫頭麽麽。
勤不勤快反倒是最次要的,首要一點就是要自己兒子能看入眼,再有嘛心性腦子也是最重要的。
要說他們是母子倆呢!
眼光是一緻的。
都看中了三房的孤女七姑娘君柒。
她兒子的意思是,單從老君家換親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這家人人品家風其實不怎麼樣,如果一定要在老君家挑一個,那就挑一個和老君家關系感情最淺薄的。
至于她則是看上七丫頭的相貌和韌性,八歲成了孤女,在一群實則沒有親緣關系的家人中活得如魚得水,這該是什麼樣的聰明人,但凡心性差一點性子都要歪掉。
有這樣的媳婦兒在家裡坐鎮,以後家裡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必定都能穩住。
俗話說得好,賢婦旺三代,她家日子好好的,可不想娶個攪家精回來作妖。
“那親家的意思是看中哪一個呢?”君梁也不想再繼續糾纏,和周家的婚事适宜速戰速決,拖下去對兩家都不好。
“既然如今你們兩家都同意,那這親事我就給你們做主換了。”村長當場拍闆,就在堂屋裡的君家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時,聽村長接着道,“就換成三房的七丫頭吧。”
下一秒所有人的笑容都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