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潘妤用過早膳,本想就在長秋宮等着後妃們前來拜見,誰知蘭喬嬷嬷卻請她移步儲秀宮,說後妃們已經陸續抵達。
剛開始潘妤還不理解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換地方,直到她看到了儲秀宮的選秀廣場上密密麻麻的娘子大軍。
環肥燕瘦,人山人海。
這是潘妤此刻腦中能想到的最直觀的兩個詞語,這裡面得有五百人吧,楚子玢那軟腳貨寵幸得過來嗎?
“娘娘,第一批後妃已就位,您請上座。”蘭喬嬷嬷一語暴擊,惹潘妤震驚:
“第一……批?”
這麼多人,居然不是全部!
蘭喬嬷嬷淡定回禀:
“是的娘娘,陛下後宮中共有兩千八百二十六位良人,三百七十二位美人,一百零七位婕妤,六位昭儀,另賢、德、淑、容四位妃子。奴婢按照後宮位分,先安排四妃與昭儀、婕妤、美人,共四百八十九位于第一批上前觐見。”
潘妤被蘭喬嬷嬷報出來的數字震驚了又震驚,這簡單的小學數字加法,居然差點把她腦子給算燒起來。
她從前天真的以為所謂後宮佳麗三千隻是一句誇張的形容詞,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潘妤心情複雜的坐到位于廊下最上首的位置,先是四妃上前行禮問安。
賢、德、淑、容四妃,論相貌都屬平平,潘妤翻看着蘭喬嬷嬷奉上的冊子,得知四妃皆為公侯之女,不過四個人,倒有三個是庶出,唯一一個嫡出的德妃,卻是個面有雀斑略帶龅牙的女子。
四人行禮後,潘妤賜座。
接着便是六位昭儀,隻見她們六人一排,動作不算整齊的統一向潘妤問安。
潘妤大略翻看冊子,發現這些昭儀皆為朝中高官之女,出身雖不及四妃,但入宮便是昭儀的位分,據說是太後嚴選,一個個如複制粘貼般的衣領高束,沉默端莊。
四妃與昭儀見過之後,便是婕妤,一百來人,大多來自五品以下各級小官之家的小家碧玉,從這裡開始後妃的風格逐漸豐富起來,其中不乏清秀佳人。
再然後就是美人方陣,之所以用方陣來形容,是因為真的很多,她們十人一排,足足站了三十七排。
這三百七十多個美人,就跟那些還在宮外等候的一千八百多個良人一樣,大多平民出身,能封美人隻因被寵幸過,并伺候得宜,她們的來曆一般隻有短短兩三句,比如:
【帝微服至得月樓,贊歌女聲美,特召其入宮侍君。】
除了歌女之外,還有福州的茶女、南昌的豆腐西施、北境的農家女、爪哇的舞姬、柔佛的娘惹、真臘的馬婢……
潘妤越看越嫌棄,憤然合上冊子,正感歎太離譜的時候,眼光餘光瞥到了美人方陣的最後兩排,兩個黑得很突出的‘美人’成功吸引了她的主意,召來蘭喬嬷嬷發問:
“她們是……”
做過入宮專業培訓的蘭喬嬷嬷掃了一眼:“回娘娘,那是昆侖國進貢來的昆侖婢,曾伺候陛下幾日,被晉為美人。”
“……”
這特麼不就是黑人嘛!
楚子玢那貨的口味未免也太野了!
潘妤将四妃及六名昭儀留下,其他人則有序退場,第二批良人有序進場……
跟第一批不同,第二批開始潘妤基本不再發問,隻讓她們行禮後便離開,饒是如此,還有三批等着她接見。
誰能想到,好好的後妃見面會竟被整出了閱兵的架勢。
好不容易走馬觀花見完所有人,潘妤問一旁負責記錄的琳琅姐妹:
“後妃一共多少人,實到多少人?”
好吧,這麼一問更像閱兵了。
崔琳從妹妹手中接過紙張,前來複命:“回娘娘,後妃一共三千三百一十五人,實到三千三百人,除去十四人有病在身,太醫院脈案為證,另隻有一位王美人不曾前來。”
潘妤讓蘭喬嬷嬷把王美人的資料翻出來,四妃及六位昭儀面面相觑,她們從前隻聽聞過潘氏有多厲害,不曾見過,如今這位潘氏出身的皇後娘娘,總算讓她們體會到了。
才剛入宮就弄出這麼大動靜,關鍵是還真給她條理分明的整出來了,可見即便在宮中,潘家也有自己的眼線和勢力,三千多人說聚集就聚集,每個人的來曆都詳細記錄在冊,随時可查閱,這絕非一般家世能做到的。
“王美人為何不來?”
接過蘭喬嬷嬷遞來的冊子,潘妤掃了一眼王美人的身份信息,是兩個月前入宮的良人,曾是城中樓巷的賣酒娘子,随陛下入宮兩個月,倒有一個月被翻牌子侍寝,相當得寵。
甚至昨日帝後大婚之夜,皇帝都是在她那兒度過的。
“王美人說昨夜侍寝太累,四肢酸軟,無力觐見皇後娘娘。”
派去給王美人傳話的宮婢如是答道。
“她好大的膽!皇後娘娘召見,她無病無災,便是爬也得爬過來!”蘭喬嬷嬷厲聲大喝。
宮婢吓得一驚,不敢說話。
“嬷嬷莫惱,王美人侍寝有功,她既無力前來,那便派了轎辇去接過來吧。”
潘妤言笑晏晏,她本就生得貌美,言談舉止更是優雅,對于王美人的怠慢似乎完全不生氣。
四妃互望,六昭儀暗松了口氣。
雖然皇後娘娘弄出這麼大陣仗,但好在性格溫婉、寬容大度,看着就很好說話的樣子,今後再熟悉一些就能拿捏住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