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娘娘長命百歲 > 第22章 歸來

第22章 歸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說來也巧南疆王……哦不,階下囚賽力克被大軍押送回京那日恰好是钰曦滿月前一日。

宣親王先是風塵仆仆進宮面聖,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見了兒子這略顯狼狽的樣子也是起了點慈父之心:“蘊淳,此行你定南疆、抓拿逆賊辛苦了,朕在京郊有座不錯的園子,便賞給你吧。”

宣親王一闆一眼說為君父分憂這是身為兒子和臣子應該做的,又道:“謝父皇賞賜。”

覺得一個園子下去還是太小氣了,皇帝又說:“朕記得你家平陽縣主今年快要十一歲了?”

宣親王答了是,皇帝沉吟着:“平陽那孩子居然長那麼大了。朕聽聞你也在相看人家,那蘊淳你可有瞧中的?”

這是要下谕旨提前賜婚的意思?隻要他這時候說出來了,那這婚事就更改不了了,那些個郎君是黑是白也不甚清楚呢。宣親王就鬥膽歎道:“不瞞父皇,相看那些郎君的時候兒臣是諸多挑剔,生怕哪裡不好。钰瑾是被兒子嬌養長大的長女,舍不得見她委屈。總歸兒子要多留钰瑾幾年,這事兒恐怕還得往後再議。”

皇帝見狀也似乎感同身受:“是啊,當初你德恩、懷文兩個姐姐出嫁朕也是這般想法!既然如此,那你便多看幾年吧!平陽是朕的長孫女,朕也不希望她随意就嫁了。待你瞧着有合适的,再來找朕賜婚。”

宣親王恭順地低着腦袋,眼裡卻閃過一絲嘲諷。

皇帝出嫁的女兒目前有五個,德恩公主和懷文公主兩個姐姐留在京城是過得最舒心的。後邊三妹妹安國公主遠嫁去往外邦鄰國和親,遠離故土與親人,本來康健的身子如今是每況愈下,每次傳過來的消息都不太好。四妹妹端敏公主和五妹妹玉陽公主一個嫁了蒙古王爺難産而死、一個被棒打鴛鴦郁郁而終。若是皇帝真疼愛女兒……

罷了,如今想這些有什麼用呢。宣親王閉了閉眼,再擡頭就是一臉感動:“父皇說的是。兒臣謝過父皇。”

既然這條路子暫時走不通,皇帝就換了一條:“聽說你前不久添了個姑娘?最近要滿月了吧?”

“是兒子的六姑娘,滿月宴就在明日。”

“哦!就在明天?外頭都說你天生嶽父命,這都第六個姑娘了。老四求了多久的姑娘,結果上一個還是個小子差點沒叫他進宮到慶妃跟前哭來着。”皇帝在兒子面前揭另一個兒子的短絲毫不猶豫,“既然趕巧了,那明兒朕就給你的六姑娘一份厚禮。”

宣親王趕忙謝恩。

說真的,一般的皇孫還真不一定能在滿月的時候得到皇帝的賞賜呢。皇帝兒子太多了,兒子生的也挺多的,皇帝沒道理每個都記住。一般來說各府上隻有長子長女或是嫡子嫡女有這個殊榮。

等從皇帝的禦書房出來宣親王徑直往宮門走了。

按理來說他應該還要去拜見獻妃這個生母、給獻妃請安。但是獻妃近幾年身體不太好,脾氣越發古怪,前幾個月才惹怒了皇帝被禁足半年,宣親王不好去探望。

宣親王帶着皇帝賞賜京郊園子的谕旨回到王府,先是去正院和宣親王妃說了會話,沐浴之後又用了膳。

“王爺可要看看孩子們?”宣親王面色雖然疲憊但精神頭還是足的,看着時間還早,宣親王妃就讓慧心把和曤和五姑娘帶過來。

果然宣親王沒有怪她擅自主張,見了兩個孩子果然很高興。

隻是看了看快六個月還是這般孱弱的五姑娘,宣親王心裡對楊側妃的厭惡就更深了。隻是可憐五姑娘。

好在五姑娘自己争氣,雖然還是孱弱,但太醫說隻要好好養着,長大成人不是問題。

能活下來就好,能長大也好。就算以後是個藥罐子,需要多珍貴的藥材溫養,難道宣親王府還供養不起一個姑娘嗎?宣親王抱過五姑娘歎着氣想。

剛剛和宣親王妃說話的時候兩人就已經談到了楊側妃的事情。到底是獻妃賜下來上了玉牒的親王側妃不能随意動,要摔死親女的名頭說出去也不好聽,所以要是沒有意外楊側妃一輩子隻能禁足在自己的院子裡了,且日常的份例降一半和夫人是一樣的。不把人送去莊子變相廢側妃還是顧忌五姑娘這個孩子。這個孩子要是長大了,旁人知道她有個被送去莊子的親娘指不定要怎樣看待她。

禁足和降份例隻留了個側妃的名頭是楊氏最後的體面。

對于五姑娘這個女兒宣親王還是心疼的,當下說:“平安。小五的名字就叫平安吧。”

宣親王妃問:“大名就叫平安?”

宣親王點點頭說:“嗯。過幾日爺連帶着钰曦一同給宗人府遞折子,把兩個孩子記上玉牒吧。”

宣親王妃沒有意見。

把新鮮出爐的五姑娘平安抱下去後,宣親王看着和曤說:“咱們和曤也長那麼大了,明年就該搬去前院了。”

大郎君和晏今年剛好七歲已經搬到前院去了,接下來就是和曤了。

這些年宣親王妃隻得和曤這一個親生孩子,寶貝得很,但也不會嬌慣他,聞言笑道:“和曤還經常念叨着要去和大哥一起讀書呢。”

宣親王哈哈大笑:“和曤,這可是真的?”

和曤在一旁認真道:“對呀。還要和三弟一起。”

宣親王摸了摸兒子的腦袋笑着說:“好。到時候叫你們兄弟幾個一起到前院讀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