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的時候,天氣越發燥熱,皇帝要啟程去承德行宮避暑。
宣親王作為長子自然是在随行名單上。
其實也是湊巧。要是像往年一樣去塞外,皇帝四月多就得出發了,再不濟拖到五月,反正不能再晚了。那會兒李側妃還沒生呢,宣親王哪裡放心得下,指不定就不去了。好在今年皇帝對去塞外沒興趣,這才延遲到六月出發去承德行宮。
以往外出,宣親王妃肯定是要跟着一起的。但今年二郎君還小,不宜長途跋涉,也離不開人,宣親王妃得留下來照顧他就不去了。
李側妃也不去,也根本去不了,消息下來的時候她還沒出月子呢。
另外側夫人張氏也去不了。她剛被大夫診出有兩個月身孕,就好好待在京城安胎吧。
萬夫人緊着大郎君。雖然大郎君已經滿周歲了,但還是不宜舟車勞頓,又不放心他一個人留在京城,也不知道突然離了生母會不會哭鬧,萬夫人就自請留下。
如此一來,後院裡就隻有李清平、楊側妃、趙氏、劉氏和兩個侍妾能随行。
帶多少人還得看宮裡有多少嫔妃跟着去避暑。畢竟比皇帝帶得多那是不行的,這不是給别人抓到辮子罵你一句荒淫無度、蔑視聖上嗎?
宣親王打聽一番回來,宮裡皇後是要去的,另外還有慶妃、穎妃、惠嫔、恭嫔四個,低位份的他老子是一個沒帶。
另外太子帶着太子妃,後院兩個側妃都帶上了。
如此一來,為了不越過皇帝老子和儲君,宣親王帶兩到三個也就差不多了。
這次大姑娘也要去,那李清平肯定是要被帶上的。剩下的,宣親王想着帶側夫人劉氏去得了。
兩個侍妾宣親王從頭到尾就沒考慮過。吳氏早就将他得罪透了,要不是顧及大姑娘她早不知道死在哪個角落。丁氏向來不得他寵愛,一年可能也就年節在正院才見得一面,還不如之前的李清平。
二姑娘到底還小,趙氏還是留下為好,等日後有機會再把她們母女一起帶上。
至于楊側妃,宣親王一想到她是獻妃硬塞進來的就喜歡不起來,每個月去她院裡一趟都算給獻妃面子了。而且楊氏小心思太多,性格不讨巧,還是别給自己找不痛快帶去行宮了。
名單還是需要給宣親王妃過目的,宣親王妃滿意極了。不為别的,劉氏是個老實性子,名分上地位又比李清平低,此行一看在行宮宣親王的後宅事兒就是李清平為大做主了。
至于楊側妃怎麼想,宣親王妃無論如何都不會叫她鬧起來壞了好事。
于是就這樣定下來了,宣親王隻帶李清平和劉氏去承德行宮,派人通知讓她們将行李收拾起來。
楊側妃一聽名單沒有自己,在自己院裡鬧了一回。但也知道宣親王拿定主意不會輕易更改,當下洩氣得很。
更别提宣親王妃知道她鬧脾氣摔了好幾套茶具,把人喊過去正院訓斥一番,說她不得大體心情浮躁。且楊側妃這一摔已經超出了側妃一月該有的份例。府裡上下收支都得按規矩來。不然人人心情不好都摔東西,摔完又不管不顧去問要一套新的,那架勢像是要把庫房搬空,哪有那麼好的事?宣親王妃讓楊側妃自己補上超出的銀子,然後去抄經靜靜心,沒别的事就不要出來亂逛了。
這不是變相禁足嗎?楊側妃捏着鼻子補了銀錢,越想越氣,回去更是直接氣悶病了。底下人戰戰兢兢,大氣不敢出,連伺候湯藥都怕被責罵。
不過這也不關李清平的事了。她将自己和大姑娘的行李收拾好,就拍拍屁股随着宣親王前往承德行宮了。
一邊走李清平還一邊慶幸。好在這回獻妃沒有随駕,不然到了行宮還得領着大姑娘和劉氏給她請安。之前一次李側妃跟着去塞外,回來和她私下嘀咕獻妃不該耍威風的時候偏要使勁作,每天都得去給她請安,旁的三妃都沒她那麼多事兒。
你要說嫡妻去請安就算了,老折騰妾室做什麼?總歸獻妃怎麼想的大夥兒也不知道,此次沒有随駕李清平樂個清淨。
車隊走得快,沒幾天就到了承德行宮。
李清平将自己和大姑娘安置好,又去親自瞧劉氏那邊。畢竟宣親王府後院這次就她們二人出來了,但李清平夫人的身份就是比劉氏高,那肯定是要給安排好的。
劉氏是規矩的,沒什麼不好的,李清平看了一圈,也就回自己院子去了。
大姑娘到了行宮自己住一處院子,就在李清平隔壁。不過用飯什麼的還是跟着李清平一起,睡覺才回去。李清平才出去瞧了一圈,回來看見大姑娘身後跟了一條小尾巴,眼巴巴地瞅着大姑娘。
“十一公主。”
按着輩分來說,李清平是十一公主大哥的小老婆,行個平禮也就行了。
大姑娘朝李清平說:“舒怡姑姑來找我問功課。”
這一輩皇女行舒字輩,十一公主閨名舒怡,大姑娘和她熟悉之後就不喊十一姑姑而是舒怡姑姑了。
李清平知道宗學還留了功課給此次随行的宗室子弟,就是沒想到十一公主剛落腳就急哄哄要來問大姑娘功課。十一公主那麼勤奮好學的嗎?
十一公主這半年脾氣都被大姑娘鎮住了,刁蠻任性不起來,有些迫不及待地說:“早些寫完就可以出去玩了。”
慶妃雖然疼愛這個幺女,但是也是有原則的,課業一日沒做完,十一公主就别想在行宮撒歡。偏偏十一公主就是個愛玩的,那她母妃這樣不就是戳她心窩子嗎?宗學留的功課裡有三分之一是算數,十一公主最怕算數了,此次來行宮伴讀也都沒跟來,兩個一母同胞的哥哥又被慶妃勒令不許偏幫她,十一公主就隻好來求救大姑娘了。
果然是小孩子秉性,李清平心下好笑,就讓大姑娘和十一公主去書房做功課了。
她自己除了讓跟來的雲素和胡嬷嬷注意着兩個小的那邊有什麼需求,該上點心茶水的别拖沓,還開始着手準備今晚吃些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