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第一天,宣親王午時還是在李清平院裡用的飯,人卻是一早就過來和李清平說話。
大姑娘今兒一大早就去宗學了,這會兒錢廣還像以往一樣帶着要送去給大姑娘的菜式單子來給李清平過目。
宣親王好奇長女今日吃什麼,也湊過來一起看。
每日送去宗學的份例都是一樣的——四樣點心、雙湯、兩道主食、四道主菜并兩道冷盤。和在府裡正經用膳相比肯定是少點東西的。畢竟宗學有規矩,一人隻能提一個食盒,再如何大的食盒能裝的也有限。
四樣點心都是大姑娘愛吃的:棗泥山藥糕、糖蒸酥酪、芝麻桃酥、梅幹菜餅;
至于雙湯,今兒天有點轉涼了,錢廣特意炖了一盅山藥老母雞湯給大姑娘暖身子。另外還有一例是大姑娘昨兒點名想喝的蛋清雞湯魚羹。
主食做了八寶飯及蟹黃包子,四道主菜葷素各半,兩道冷盤也是大姑娘指名要的:四喜如意卷并一道陳皮糟鴨。
宣親王看過不由笑了,又聽聞每回大姑娘都會吃完,就說:“钰瑾倒是胃口好,能吃是福。看來錢廣做的也對她心意,看賞。”
錢廣高興地謝恩謝賞,做事自然是更加盡心盡力。
聽聞大姑娘最喜歡吃錢廣做的陳皮糟鴨,宣親王今兒也點了一例。
錢廣這道陳皮糟鴨做了二三十年,從鴨子的選擇,到陳皮去苦留甘,糟鹵鹹鮮得當。不止大姑娘,李清平也喜歡吃,宣親王吃着味道好,兩人一高興又賞了一回。
用過飯,宣親王同李清平說:“钰瑾生辰快到了,除開剛出生那會,她長到那麼大還未進過宮,前幾日皇祖母才說着叫爺在她生辰那日帶進宮裡瞧瞧。”
隻是下一句便語出驚人:“到時娘娘們都會在,爺不便久留。王妃這胎懷得艱難,禦醫說定要休息好,不好叫她早起進宮。是以皇祖母念及钰瑾年紀還小,擔心她會有所拘束,特讓你也跟着一塊進宮。”
李清平頓了下,再平淡的表情也有了裂痕:……所以大姑娘會拘束,我就不會拘束了嗎?
不對……現在問題是哪家親王夫人能入宮面見皇太後和各宮娘娘們啊?别說夫人了,就是側妃也不見得能吧?
難得瞧見她慌亂的表情,宣親王哈哈大笑,摟着她說:“可是吓到了?”
“王爺還笑,妾腿都軟了。”李清平實在是意外。
宣親王趕忙安慰她:“不用怕,皇祖母知道分寸的。到時應該是先叫你過去說會話,問過钰瑾的事兒就會讓人帶你去偏殿休息,不用跟着钰瑾認各宮娘娘。”
聞言,李清平松了一口氣,但一張小臉還是繃得很緊:面見皇太後那也很可怕啊!
宣親王垂眼看她的反應,不由得笑起來,故意逗她:“到時不會緊張到忘記如何行禮給爺丢臉吧?”
李清平:“……”她擡起臉看了宣親王一眼。
清冷的表情配上那個嗔怪的眼神實在撩人,宣親王沒忍住低頭親了一口那張粉嫩飽滿的唇,然後順勢解了兩人的衣裳,垂下帷幔。
李清平疑惑又驚訝:“???”
大白天的就要侍寝嗎?
别說她了,院裡伺候的看到兩個雲以及王爺身側的梁沛安急匆匆退出門的時候還不知發生了什麼,待得房裡傳出暧昧的聲響才反應過來,個個瞠目結舌。
這是……自家主子支愣起來了啊!算上九月最後幾天,李清平連着四天侍寝了!
大姑娘下學回來,進了院子發現兩個雲和梁沛安竟然在外邊伺候,宣親王懶洋洋地在裡邊自個兒看書,卻不見李清平。看着也不像出了大事,不由得驚訝:“怎麼了這是?”
雲素小聲說:“大姑娘先去将東西放下吧,馬上就要傳膳了。”
大姑娘一頭霧水地去自己的房間放下今兒帶回來的課業,然後轉回正間。
李清平已經從寝間出來了,臉尚是微紅的,大姑娘見了更驚訝了:“姨母今日怎麼那麼早就沐浴了?”
這一聽,李清平偏頭咳了聲,進來伺候的雲素雲斂忙給她倒茶拍背。
宣親王放下書朝長女招手,笑道:“你今兒回得倒是早。”本來想着女兒沒那麼早回,宣親王就沒讓李清平急着起身沐浴,任由她睡多會。沒想到差點讓女兒撞見了。
“今日先生早講完了,但留了課業叫我們回府仔細琢磨。”
大姑娘看看阿爹又看看姨母,覺得怪怪的。但她年齡還小,不懂。也沒哪戶人家那麼早教這些事兒的。
“姑娘們學什麼課業還需要仔細琢磨?”宣親王挑眉。
大姑娘說道:“是西洋算數。”
“姑娘們也學西洋算數?拿來阿爹瞧瞧。”
大姑娘又跑出去了。
李清平緩了會才覺得自己臉沒那麼熱了,坐在那裡發呆,還沒想明白怎麼她突然就白天胡鬧起來了。宣親王餘光瞥見,噙着笑将人拉入懷中,低聲道:“要被钰瑾瞧見了,會不會以為爺在欺負你?”
“王爺不就在欺負我嗎?”
李清平這樣反問,卻惹得宣親王胸膛發顫,又親了她幾口。
總歸大姑娘再回來時兩人也沒抱在一起了,李清平乜斜着一雙眼瞧宣親王,這人一本正經看起了長女帶來的課業。
宣親王問大姑娘:“既然學西洋算數了,那可開始學算賬看賬本了?”
“也開始學了。”大姑娘興奮說:“我覺得西洋算數有意思,要是學會了,算賬也更容易了!”
宣親王笑道:“你有興趣便好,學一學倒也無妨。”
“就是有些還得多琢磨,先生說本還要再長一兩歲才學的,提前給我們認認。”
“聽聞夫人從前在家中族學也學過西洋算數,來瞧瞧可還記得?”宣親王突然扭頭,朝李清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