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穿成開國皇帝的病弱幼子 > 第86章 是鹽惹得禍

第86章 是鹽惹得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氏一衆退去,廳内氣氛頓時一松,有心腹低低喘了口氣,面帶欣慰與佩服,互相低語着,“王爺這步棋走得漂亮,不動聲色便逼得這些地頭蛇自己來服軟。”

旭昉坐在主位,面上卻未有多少喜色,他心知,退的隻是明面上的宗族,如此大火烹煮,更大的反撲即将到來。

-------------------------------------

城中的氛圍像是被什麼牽扯,漸漸緊張起來,連不太關注此事的底層百姓們,都若有所絕,似有大事發生,心有不安。

表面的平靜并未持續幾天,甚至沒有持續到李氏之事得到徹底解決,大甯城中已似扯開了一道隐形的裂口,騷亂的火星迅速滿開,迅速而又密集的腳步踏過石闆路,擾亂了仿佛刻意平靜了幾天的清晨。

人群擁擠于坊口的布告欄前,那裡竟是有人貼了密密麻麻的一面匿名榜文,紅字觸目驚心,句句直指王署“倒行逆施、擾亂祖業”,百姓們尚未來得及辨别,已有數人群起圍攻官倉大門,百姓不知所以,但是被這股氣氛裹挾,竟是也萌生了王署此舉是吃人的想法,群起之下,一聲聲破罵撕裂了城中一貫沉穩的表象。

幾乎在同時,大甯城的周邊小鎮,幾個小鎮的協竈猛然間火光沖天,驚呼四起之間,有人高喊“是王署!是王署!王署下令燒倉!”竈戶們圍聚,驚怒交加,手中簇擁着農具與粗木直往鎮府而去,嘴裡嚷嚷着要個說法,情緒爆裂難平,帶頭的聲音嘶啞高呼:“官府斷我鹽路,大家這日子都别想安生了!”

此刻,大甯衛的一方邊陲,鎮外夜巡的士卒聽到遠方邊境隐隐傳來号角之聲,緊接着不知何人驚慌高喊一聲:“北蠻突襲,已過邊防,殺進來了啊!”一時間人心惶惶,事發突然,護軍驚懼之下失了主意,随着首先高呼的人落荒而逃,竟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奔逃,兵械散落一地,黑夜之中,仿佛已被看不見的敵人吞噬殆盡。

混亂一浪高過一浪。

此時的地牢内還是陰暗濕冷,鐵鍊沉重地搭在地面,哈速台半倚在牆上,雙目緊閉,但微微顫動的眼睑都在告示他還醒着。他早在前幾日便隐隐察覺氣氛不同尋常,此刻細碎的腳步聲在牢門外響起,他唇角微不可察的一勾,手指緩緩撫過手腕處這段時間被他想盡辦法已經開始有磨損松動的鐐铐。

牢門外忽然傳來一道雜亂的聲響,有個聲音慌亂卻刻意壓低的聲音道:“将軍府倉起火了!守牢的弟兄們快去幫忙!”

話音未落,腳步聲急促而去,片刻後地牢又陷入了死寂之中,哈速台緩緩睜開雙眼,蓄積的力量在此刻猛然爆發,他手腕一震,鐐铐斷裂。他迅速起身,熟練的在地牢中繞行,穿過一系列地牢中的陷阱,恐怕連蒙石也不知道,他竟會對這地牢如此熟悉。少時他跟随蒙石,曾将這幽深之地當做尾随躲藏的“遊樂場”,蒙石縱容他出入,卻未曾料到,竟埋下今日脫困的伏筆。他指尖掠過牆壁的陰濕,眼底閃過多年積郁的恨意。

少時蒙石教他掩身之法,但是他再如何掩身跟随蒙石都會被他發現,長久下來倆人竟是将這當成了捉迷藏,玩的頗有樂趣,他第一次沒有被蒙石發現,練成時,是蒙石那天仿若有點心緒不良,他跟着他來到了地牢,蒙石的親衛有所察覺但多年相處,也知蒙石将他視若親子,隻當二人又在玩尾随的小遊戲,并未阻止。

他本是難得培養出了孩子氣,正要現身向蒙石顯擺顯擺,但一路上地牢關押的人慘叫連連,讓他也沉默下來,在随着蒙石來到地牢深處,看到那個已經被多年關押與折磨的不甚有人形的囚犯心中一震。蒙石這會兒也敏銳的感知到了他,正要斥責,那囚犯突然暴起,不知道哪來的最後一口勁要襲向蒙石,他不待反應,身體已經已經先一步幫他做了回應,他反手抽出腰間随身帶的匕首,了結了那人性命。

那人全身髒污,臉上也有血污,但臨死前的那雙眼睛卻清晰的倒影着他的臉和他執刀的手。

從那以後,他大病一場。

蒙石心急如焚,隻當他看過地牢的刑罰景象,各種煉獄景象後被吓着,各處幫他延請名醫。

病好後,本來日益多話的他又恢複了剛被蒙石撿來的沉默寡言,但是随着蒙石學的更加認真與賣命。

他想到這覺得心裡有一團不滅的、熊熊燃燒的火,燒的他感覺似乎靈魂都難安。

蒙石雖然将他關在地牢深處,但并未對他施加刑罰,甚至可以說是好吃好喝的供着。他冷嗤一聲,挪動開關,輕輕一撥,牢門發出極細咔嚓聲,門外值守之人尚未來得及轉聲,已被哈速台一個手肘擊中脖頸,悶哼一聲昏倒在地,他利落地扯下守兵身上的外袍,低頭掩面穿過幽暗的長廊,腳步聲輕得近乎無痕,直至身影徹底消失再地牢中。

與此同時,大甯城各處,騷亂仍未止息,人群擁擠,謠言四起,哭喊與怒罵交織在一起,商戶紛紛閉戶囤鹽,坊口張貼的鹽政試點榜文被粗暴地撕毀,地上紙片狼藉,被踐踏成污泥,一切都顯示着局面正在迅速地失控,前段時間還在贊歎慶幸鹽策的百姓,在有心人的驅動下,在混亂氛圍的帶領下,随波逐流得加入到了混亂之中,竟是漸漸地也相信了那些離譜的傳言,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反對呢?

官府與百姓之間的信任被謠言輕易撕裂,鹽政新策的推行仿佛觸動了隐于暗處的所有矛盾——舊勢力、北蠻觊觎、殘脈暗動,各方勢力在黑暗中探出各自的觸角,準備将這場騷亂推向更深遠、更失控的地步。

街巷之間,風聲驟起,夜色深沉如淵,仿佛下一刻,便會将這座城池徹底吞沒。

城中四坊各自喧鬧,各種隐晦的謠言在夜色掩護下迅速傳播,從鹽井傳到坊口,又從坊口流進尋常巷陌,最終都化作一條條鋒利的暗刃,悄無聲息地刺向王署。

燭光在議事廳中搖曳不定,冉長立于廳中央,多日來他頗受旭昉倚重,但卻絲毫不見驕傲,一如既往的恭謹,低眉垂目地說道:“王爺,鹽政風波雖已持續數日,但謠言散步之廣、速度之快,恐非尋常百姓自發所能及,臣暗訪多方,發現這些謠言雖然雜亂,卻隐約都指向一處,無非是欲将鹽政涉及到的祖竈之争引為兵事,暗指我王署奪竈并非為民,而是借政預收将軍府舊部兵權,居心叵測。”

旭昉坐于上座,不顯驚訝,隻問道。

“你意如何?”

冉長并未急着回答,反而擡頭環視一眼廳内諸人,語氣緩緩。

“請恕下官鬥膽,此事本與兵無涉,可舊部之心,素來易疑,若不主動澄清,他們疑慮漸深,難保不會真以為我王署是想趁亂奪兵。一旦軍心動蕩,局勢隻怕更難收拾。”

廳内氣氛陡然變得凝重,子渝坐于一側,冷笑一聲:“你這是說,這謠言還真有幾分可信了?”

冉長聞言神情不變,隻恭聲道:“下官絕非此意。但既然有人想将此局導入兵事,臣以為不如趁其未發,索性‘引蛇出洞’,主動放出風聲,就說王署要徹查‘祖竈舊賬’,其中定有兵員卷入。隻要消息一出,暗中與宗族勾連、受鹽政所擾的舊部必然不安,屆時我等便可掌握主動,逐一排查,一舉平定此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