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太平公主在屋裡與薛子歸和武靈兒兩人說了一會兒話,就讓兩個小貴主自行玩耍去了。
薛子歸帶着武靈兒去她的院子,侍女們聽到她們進來,連忙迎出來。
薛子歸隻留了兩個貼身侍女,吩咐院子裡的侍女:“都散了吧。”
這是武靈兒第一次到公主府。
外面氣派,裡面講究。
樓台亭閣,小橋流水,一草一木都是心思,巧妙無窮。
海桐和青棠跟在武靈兒身後,這是她們兩個第一次到太平公主的公主府。從前在宮裡的時候,覺得大明宮是天下最富麗堂皇的地方,如今到了太平公主的公主府,才知原來公主府的一景一物,都不遜于宮裡。
海桐生性穩重,隻是看在眼裡,并沒有說話。
青棠年少較小,個性活潑,臉上是掩不住的好奇和興奮,眼睛忍不住東張西望。
武靈兒瞥了一眼青棠,虛虛地輕咳了一聲。
青棠聞聲,十分機靈地在武靈兒身後端正站好。
海桐好笑地看了她一眼。
主仆三人的舉動落在薛子歸的眼裡,少女臉上挂着燦爛的笑容,語氣十分自豪,“我從前就跟你說,阿娘的公主府比宮裡要漂亮得多,你還不信。眼見為實,你如今來了公主府,便知我沒騙你吧?”
薛子歸性情活潑開朗,回了公主府,在自家的地盤上,還顯得有些孩子氣。
武靈兒的杏眼瞅向她,莞爾提醒道:“不是你院裡看不到人,就是沒人了。”
隔牆有耳,禍從口出。
李顯和韋氏内心對太平公主都十分忌憚,要是薛子歸的話傳入韋氏和李顯的耳中,不知要生出多少事情來。
薛子歸不以為然,“有人又如何?公主府也是天家之物,公主府的排場,便是天家的排場。便是聖人舅父聽見了,也不會說什麼。”
太平公主從出生開始,就是天家放在心尖上的寶貝。
從高宗皇帝到則天女皇,再到如今的聖人李顯,都是她的至親,這麼多年下來,累積了不知多少的封賞和财物。
武靈兒記得史書上記載,在太平公主去世後,李隆基派人去清點太平公主名下的财物,便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
說一句太平公主富可敵國,也是毫不誇張的。
樹大招風。
武靈兒覺得如今太平公主這棵樹已經不是大不大的問題了,而是已經到了走鋼絲的程度。
李隆基是個狠人,隻是現在年輕,不如姑姑太平公主閱曆豐富、手段老辣,所以很多事情還是以太平公主在背後謀劃為主。
可李隆基不會一直聽太平公主的。
勝者王,敗者寇。
太平公主跟李隆基鬥了幾年,鬥輸了,被迫自盡。
太平公主倒了之後,武家人幾乎都沒什麼好下場。
李隆基并不喜歡武家人,曆史上的武惠妃是唯一的例外。
可後來武惠妃也瘋了。
都說武惠妃是自己做了虧心事,被吓死的。可武惠妃到底是被死去的人吓死的,還是被李隆基吓死的,還真說不好。
但這些事情,武靈兒不能跟薛子歸說。
她自己有時候也在想,這真的是曆史上的大唐嗎?
又或許,這是另一個平行世界,這些人雖然有着同樣的名字,但會有着不一樣的結局。
她希望是後者。
所以武靈兒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微笑着看向薛子歸,輕柔的聲音語氣溫和,“話雖如此,還是謹慎些好。”
薛子歸吃軟不吃硬,這次倒是沒反駁武靈兒,“哦”了一聲,就拉着武靈兒進屋去看她過年收到的好東西。
當天晚上,武靈兒和薛子歸一起在公主府裡。
薛子歸一直拉着武靈兒說話,她們年齡相仿,薛子歸在夏天也是要及笄了。
太平公主早就為她定下了婚事,但是舍不得她,所以想多留她兩年,成親之事要等她及笄後再作打算。
薛子歸小聲跟武靈兒說:“什麼時候成親這些事情,我才不在乎。我如今在公主府裡好得很,若是出嫁了,不見得會比如今更好了。”
武靈兒也是這麼想的。
公主出嫁,那叫下降。
驸馬住在公主府裡,也不用侍奉公婆。
但是縣主出嫁,那就真的是出嫁從夫。太平公主幫薛子歸選的夫婿,出身大家,薛子歸嫁過去,不僅要持家,還要對婆母晨昏定省。
那肯定不如在公主府裡快樂。
武靈兒躺在床上,看着上方的床幔,眼皮有些不受控制地打架,她的語氣慢悠悠的,仿佛下一瞬就能睡着。
“不想出嫁,那就在公主府裡多陪長公主兩年也好。”
薛子歸翻了個身,面對着武靈兒,咕哝着說道:“我倒是想。可是阿娘說及笄之後就要擇期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