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人聞言,略一思索後開口說道:“沒關系,咱們這兒有大羅金仙趙公明前輩。三十六顆定海神珠,想必是能夠定住地脈的。”
靜娘聽後,微微搖頭,面露憂色地說道:“即便能定住地脈,也還是不行。那青丘墟極為廣大,往昔可是涵蓋了整個青丘國。沉入地脈後,才有了桃花水。但一旦打開封印,青丘墟重現,如今的桃花水河根本無法容納。到時候,青丘墟必然會壓塌周邊之地,造成極大的災禍。”
殷夫人微微皺眉,目光透着思索,緩緩開口,“這麼說來,你是指我們不僅得靠定海神珠定住地脈,若真要讓青丘墟現世且能完全容納它,還非得擴展桃花水不可,得有足夠多的空間才能承載青丘墟。”她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凝重,又道:“可如此一來,我們或許還得向其他大神求助才行。”
楊婵腦海中電光火石般閃過母親曾說過,舅舅東華帝君有喜歡聽牆角的習性,當下也顧不上許多,急忙朝着議事廳外大聲呼喊起來:“東華帝君!東華舅舅!你在嗎!你在嗎?我們這兒有棘手之事,正需要你的幫助呀!”聲音急切而響亮,在空曠的廳外回蕩開來。
玉虛宮
元始天尊睜開雙眼,喚來大徒弟廣成子,令其出迎。
廣成子出昆侖山,于半空相迎,果見一位雍容華貴的鳳冠女子前來,他連忙稽首,“見過太靈元君。”
太靈元君,王母娘娘的善屍化身,周身散發着柔和且聖潔的光芒。她微微颔首,與廣成子一同入殿。
元始天尊高坐于蓮台之上,周身散發着無盡的祥和之氣,光芒籠罩整個玉虛宮。他面容和藹卻又透着威嚴,目光深邃如淵,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
太靈元君恭敬地上前,微微欠身,行了一禮,聲音清脆而恭敬:“聖人,此番前來,乃是王母娘娘托我轉達。如今天庭事務繁雜,為維系天庭威嚴,需填補空缺神位。司法殿有一神職,乃是司法天君之職。此職負責執掌懲戒三界不法之權,懲處違規犯戒者,對維護天庭秩序至關重要。王母娘娘久聞玉虛宮三代弟子個個出類拔萃,德才兼備,特懇請聖人安排一名三代弟子上天,擔任司法天君一職。”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目光仿若穿透重重時空,似在思忖天庭的局勢,又似在考量門下弟子的情況。
太靈元君不急不躁,恭敬垂手等待。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王母娘娘既有此請,我自當全力相助。隻是這司法天君之職,責任重大,需尋一位剛正不阿、洞悉世事且法力高強的弟子方可勝任。”
太靈元君恭敬聆聽,微微欠身道:“聖人所言極是,王母娘娘也深知此職關鍵,故而對玉虛宮弟子寄予厚望。”
元始天尊沉思片刻,“天庭秩序,關乎三界興衰,王母娘娘此舉,實乃深謀遠慮。我門下三代弟子裡,金吒、韋護、楊戬皆能擔此重任。”
廣成子上前一步,為太靈元君介紹,“金吒得文殊廣法天尊傾囊相授,不僅精通各類法術,對天庭律例更是爛熟于心。他為人剛正,心思缜密,既能堅守原則,又懂得權衡變通。”
“韋護,性如烈火,疾惡如仇,手中降魔杵專破邪祟。多年來,他四處降妖除魔,對維護正義有着堅定的信念,定能公正無私地裁決是非。”
“楊戬,神通廣大,額間天眼可洞察世間萬物,善惡真僞皆無所遁形。行事果敢,又不失沉穩,面對複雜局面總能妥善應對。”
一番介紹後,元始天尊将目光移向太靈元君,和聲說道:“這三位皆各有所長,煩請元君回禀王母娘娘,由她斟酌定奪。”
太靈元君恭敬行禮,儀态萬方:“天尊所薦,皆是人中翹楚。我即刻回禀王母娘娘,待娘娘做出決定,再來向天尊複命。”語畢,她周身光芒大盛,化作一道奪目金光,劃破天際,朝着天庭方向飛去。
廣成子見殿内已無外人,他雙手抱拳,恭敬中帶着疑惑,問道:“師父,金吒和韋護修行多年,道法高深,品性端正,推薦他們出任司法天君,弟子毫無異議。可楊戬,玉鼎師弟才将他收入門下不過三四年。這麼短的時間,就讓他去擔此重任,掌管天條執行,裁決諸仙是非,他如何能勝任?”
元始天尊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目光仿佛穿透了層層雲霧,洞悉了一切:“廣成子啊,你做了這麼多年的人皇之師,怎麼連這其中的門道都沒看透?王母娘娘指名要我門下三代弟子出任司法天君,實則是沖着楊戬去的。”
廣成子也知道自己這人皇師,不教廟堂謀算,他不禁追問道:“師父,這是為何?楊戬修行時日尚短,就算天賦異禀,在衆多三代弟子中,也并非最為出衆。王母娘娘為何偏偏看上了他?”
元始天尊微微仰頭,目光深邃,似能看穿三界因果,“楊戬乃是瑤姬之子,王母娘娘和瑤姬,絕非世人傳言那般水火不容,相反,二人姐妹情深。瑤姬私下與凡人相愛,觸犯天條,貶下凡去,王母娘娘表面嚴懲,内心卻悲痛萬分。”
廣成子眉頭微蹙,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剛欲開口,元始天尊擺了擺手,繼續說道:“楊戬繼承了瑤姬額間天眼,這天眼妙用無窮,能洞察一切虛妄。天庭明争暗鬥激烈,諸多勢力心懷不軌,行事隐秘。王母娘娘身為天庭女仙之首,維持天庭秩序,防範暗中的陰謀詭計,天眼對她來說不可或缺。自瑤姬離開,王母娘娘猶如失去左膀右臂,為天眼的缺失頭疼不已。如今楊戬繼承了天眼,自然成了王母娘娘眼中的珍寶。”
廣成子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元始天尊稍作停頓,見大弟子還不是個榆木疙瘩,稍微開竅了一點,神色舒緩了些,“這些年楊戬曆經磨難,又走了一趟蚩尤封印,得了不少好處,心智愈發成熟。雖說外界還未察覺,但王母娘娘何等聰慧,早已洞悉。再者,選擇年輕氣盛的楊戬,王母娘娘自有考量,年輕人涉世未深,相對而言更好掌控。”
廣成子拱手行禮:“師父深謀遠慮,一番話讓弟子撥雲見日。看來這司法天君之位,對楊戬而言,确實是個難得的機緣。”
元始天尊微微點頭,目光深邃:“是啊,這不僅是楊戬的機緣,也是我闡教的契機,且看他能否抓住機會,不負衆望。”
廣成子眸光閃爍,心中念頭飛轉,越想越覺得此事背後大有文章,便忍不住再度開口:“師父,您看,如今南極師兄已然進入天庭,貴為南極長生大帝,執掌天條,在天庭頗具權威。倘若楊戬此番又得了司法天君之位,得懲戒巡察之制。那天庭法之一系,可就幾乎都被咱們闡教收入囊中了呀。”他一邊說着,臉上不自覺地浮現出一絲隐隐的欣喜與得意。
元始天尊聽了廣成子這番話,微微眯起雙眼,眼中閃過一抹不悅。他伸出手輕輕拍了下廣成子的額頭,聲音中帶着幾分責備,“你呀你,莫非以為我闡教是貪圖這等權位不成?”語氣雖不嚴厲,卻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廣成子被師父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和話語弄得一愣,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眼神中滿是困惑與不解。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被拍的額頭,張了張嘴,卻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不過是就事論事,陳述了這樣一個事實,怎麼就說錯話惹師父不高興了呢?他滿心疑惑,卻又不敢貿然再開口詢問,隻能靜靜地站在原地。
元始天尊看着廣成子那副不明所以的模樣,微微歎了口氣,神色緩和了些,緩緩說道:“闡教旨在闡明天理、度化衆生、弘揚正道,絕非為了争權奪利。此番薦三代弟子入天庭任職,是為了協助天庭維護三界秩序,讓衆生能在安穩的環境中休養生息。若你将這等使命曲解為貪圖權力,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當年,廣成子憑借着超凡的修行天賦,于道法一途突飛猛進。他每日沉浸在對仙法道訣的鑽研與修煉中,吸收天地靈氣,領悟自然至理,短短時日,便取得了成就,其修為一日千裡,遠超衆人,在一衆弟子中脫穎而出,成為内門大弟子,備受元始天尊的器重與栽培。
反觀南極仙翁,雖早早便追随在元始天尊身旁,見證了闡教發展的諸多重要時刻,卻在修行資質上稍遜廣成子一籌,故而僅為外門大弟子。然而,南極仙翁在修行之外,有着另一番過人之處。
多年來,南極仙翁時常遊走于三界之間,與各方勢力交流往來,對天庭的權謀紛争、人間的百态炎涼、地府的隐秘秩序皆有深入了解。他善于觀察,長于思考,能從細微之處洞察局勢的變化,對世事的理解深刻而透徹。
而廣成子,由于一心撲在修行上,對塵世之事關注甚少。他不谙世事的複雜,不懂人心的微妙,在處理實際事務時,常常顯得有些懵懂和天真。就算被開小竈,派去當人皇師,也沒能長進多少。
就拿此次關于天庭職位安排一事來說,廣成子隻看到了表面上闡教弟子在天庭體系中占據重要職位這一現象,便單純地認為是在争權奪利,卻未能看透背後維護三界秩序的深意。而南極仙翁若在此,必然能一眼洞察其中的關鍵,理解元始天尊的良苦用心,以更加周全和長遠的眼光看待此事。
也正因為如此,即便廣成子在修行上天賦異禀,是内門大弟子,可若論起對世事的洞察明晰,十個廣成子也難及南極仙翁分毫。
元始天尊深知,弟子們截然不同的特質,也在不斷地影響着闡教的發展與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