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輕輕頓了頓,眼神中透着堅定:“再者,我大姐也在,還有瑤姬姑姑。她們都是關心此事的人,也都是我的親人,得她們都同意了,我才會去做這件事。畢竟這開啟封印非同小可,多聽聽大家的想法,總歸是穩妥些,也能避免不少麻煩。”說罷,織女靜靜地看向牡丹仙子,等待着她的回應,臉上滿是慎重的神情。
牡丹仙子聽着織女的話,忍不住笑了出來,心中暗自嘀咕,真不知道這八公主到底是變得穩重謹慎、思慮周全了,還是依舊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做什麼事都離不開身邊人的意見,仿佛沒了大家的認可就沒了主心骨。
楊婵和殷夫人躲在一旁,聽到織女這番話,皆是微微一怔。
楊婵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她與織女接觸不多,原以為仙女行事必然高高在上,不會将凡人放在眼裡。可織女竟如此,着實出乎她的意料。
殷夫人的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一直以來,她守護着陳塘關,見慣了天庭的威嚴和神仙的疏離,如今織女的舉動,讓她感受到了一份尊重。她對楊婵傳音道:“沒想到這八公主竟是如此赤子心性,實在難得。”
楊婵微微點頭,既生慈悲心,便是同道人。
天帝之女又如何,與父母不同路的兒女,多的是。
牡丹仙子笑道:“八公主,你這要把一圈人的意見都問個遍,早知道是這樣,我還費這勁兒帶你到天上走這一遭做甚?直接把大家召集起來,将事情原原本本說清楚,再一同商議不就好了,也省得這般麻煩。”牡丹仙子一邊說着,一邊揉了揉太陽穴,臉上露出一絲疲憊之色,可看着織女那認真的模樣,她也不好再多說什麼,隻能無奈地接受這個現實。
織女調皮地眨了眨眼睛,嘴角揚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說道:“牡丹姐姐,我一開始還以為你是帶我上來好好玩耍一番的,哪裡知道你是要跟我說這麼重要的事兒呀。要是早知道,我肯定就建議你别帶我上來了,咱們留在地上,把大家聚在一起說不就成了嘛。”她歪着頭,一臉俏皮的模樣。
牡丹仙子神色變得嚴肅起來,認真地說道:“事情你确實可以跟大家說明白,就說我們要打開封印,除掉那些妖獸,這對陳塘關來說的确是件好事。可關于高禖之道的事兒,你千萬不能說出去。知道的人多了,難免會生出許多事端。若是被心懷不軌之人知曉,恐怕會帶來不少麻煩,我們必須得謹慎行事。”說完,她目光緊緊盯着織女,滿是叮囑之意,生怕她不小心說漏了嘴。
織女輕輕點了點頭,坦然說道:“牡丹姐姐,關于這高禖之道,我定會努力去争取。若是有幸能得到,那便是我的機緣和命數。可若是最終失去了,咱們也不必太過介懷。畢竟金梭陪伴我這麼多年,我卻一直都沒察覺到其中蘊含的道韻,或許,我本就與這高禖之道無緣吧。”
牡丹仙子會心一笑,并不将織女的話放在心上,娘娘既然說八公主與這高禖之道契合,便必然是不會有問題的。
織女微微擡起頭,望向遠處,目光深邃而平靜,仿佛已将得失看得很淡:“強求來的道,未必适合我。若是無緣,即便得到了,也未必能真正領悟其中的精髓。我身為仙女,自當順應天命,盡人事便是了。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能坦然接受。”說完,織女轉過頭來,看向牡丹仙子,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中,有着超脫的豁達。
瑤姬和绛女在外面,将織女的話語一字不落地聽進耳中。
绛女的唇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滿是對小妹妹的寵溺與歡喜。在她看來,織女能想到依賴自己,這是對她這個姐姐的信任。她想到,織女這孩子,心裡還是有我這個大姐的。
瑤姬則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溫和。織女心性淳樸,心思單純,萬萬年都保持着這份善良與純粹。即便那高禖之道,當真到了織女手中,恐怕事情也不會如王母所願的發展。
兩人靜靜地站着,雖然所思所想截然不同,但都在為織女的長進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東華帝君則盯着織女手中的素色雲界旗,若有所思。
這旗子,還有一個别名,喚作聚仙旗。
瑤池
王母娘娘感應到牡丹取出了素色雲界旗,不過,東華帝君也在那陳塘關,便曉得這旗子多半是起不了作用。
她布下的後手,有些連牡丹都不曉得,否則這場戲就做不真了。
但是,應該瞞不過東華的眼睛。
說到底,楊婵這個孩子行事多少還是不穩當,若是寸心出手,定不會讓那混沌碎片之事鬧得天庭都曉得了。
想起那個孩子,王母娘娘的眼神瞬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霾。
楊婵作為瑤姬與凡人的女兒,她的存在本就挑戰了天庭天條的威嚴。王母娘娘身為天庭秩序的捍衛者,心中自然對楊婵的特殊出身介懷不已,這層身份猶如橫亘在兩人之間的一道無形溝壑。
然而楊婵眉眼間與瑤姬相似的神韻,總會讓王母娘娘的心悄然泛起一絲漣漪。
若非如此,她也不必如此費心,左右互搏。
绛女、巧女、織女三個孩子皆已入局,後面便要看她們自己掙紮了。
劫數不能躲,隻能硬着頭皮往前撞。
王母娘娘雙手緊握扶手,關節泛白,她的内心如被烈火炙烤。
作為瑤池之主,她擁有無上的權力,可面對女兒們的劫數,她卻仿佛被束縛住了手腳,無能為力。
她曾試圖以天條戒律警示女兒們,讓她們遠離危險與誘惑,可命數難防。
她想起孩子們小時候,在她身邊嬉笑玩耍的模樣,那時的她們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如今,卻一個個即将遭受苦難,她多想伸出援手,将女兒們從劫數中拯救出來,可她深知,這劫數若強行幹預,隻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绛女那孩子,平日裡總是一副雷厲風行、說一不二的模樣,在天庭衆人面前,永遠是強硬的姿态,仿佛什麼困難都難不倒她。可王母娘娘太了解自己的大女兒了,她深知绛女那看似無堅不摧的外表下,藏着一顆柔軟且容易受傷的心。
一旦遭遇情感上的背叛或是信任的崩塌,绛女那僞裝的堅強便會如紙糊的一般,瞬間破碎。
再念及巧女,這孩子自小就愛調皮搗蛋,行事叛逆不羁,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沒少讓她操心。可在那叛逆的表象之下,巧女實則是個重情重義之人,一旦認定了誰,便會掏心掏肺地對待。
也正因為這份重情,巧女縱然有一腔孤勇,可面對重重困境、步步陷阱,又能支撐多久?
最後想到織女,這孩子平日裡總是一副溫婉柔順、與世無争的樣子,在天庭中安靜紡織,任誰見了,都會覺得她是個沒什麼主見的女子。可王母娘娘明白,織女看似純善,實則心中有自己的主意和堅持。即便知道違背天條會遭受嚴懲,卻依然義無反顧。
如今織女陷入的劫數,王母娘娘知道,以織女的性子,定是不會輕易低頭妥協,可這也意味着她要承受更多的痛苦,這劫數于她而言,又談何容易度過。
王母娘娘多希望能替女兒們承受這些苦難,可天命難違,她也隻能盼着她們能逢兇化吉,平安度過。
淚水在王母娘娘的眼眶中打轉,卻始終沒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