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帝君站在一旁,将牡丹仙子與織女的對話一字不落聽了去。
绛女護着姑姑,一同隐身聽牆角,并為她擋住星光、罡風。兩人不知,自己已在東華帝君的護持之下,這才能隔着金簪形成的法陣清晰地聽到裡面的對話。
法陣内,牡丹仙子看着織女那懵懂又帶着真誠的模樣,心中不禁一軟,但神情依舊嚴肅。她輕輕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八公主,這萬萬年來你雖如此過着,可如今形勢不同往昔。天庭中那些心懷不軌之人,觊觎着娘娘的權位,更想破壞天庭的秩序。若能扳倒娘娘,便等于撕開了天庭穩固秩序的一道口子。”
織女震驚不已,不由自主捂住了嘴。怎麼會,怎麼至于就到了這等地步。誰敢?誰能?
牡丹仙子目光緊緊鎖住織女的雙眼,認真道:“王母娘娘她閉關修行,也是為了應對到來的危機。而你得道之事,便是這應對之策中的重要一環。你若能掌握屬于自己的道,便多了一份對抗那些惡勢力的力量,也能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和身邊之人。”
楊婵聽到牡丹仙子的話,不禁暗自思量,心懷不軌之人可是指向南極長生大帝?寸心姐姐留的這一步活棋,應該怎麼往下走才好呢。
織女放下手,張了張嘴,原本到嘴邊的話“天庭中哪裡有心懷不軌之人呀”又被她咽了回去。
震驚過後,她是滿心疑惑,在她的認知裡,天庭中皆是良善之輩。無論是曾陪伴自己玩耍的天蓬、卷簾,還是時常笑眯眯的太白星君,又或是新到天庭的南極長生大帝和他的弟子們,個個都親切和善,怎麼會有人心懷不軌呢?
莫非,是嫦娥仙子不肯赴宴,又惹母親生氣了不成?
可看着牡丹仙子那嚴肅鄭重的模樣,她又隐隐覺得此事非同小可,雖滿是疑問,卻終究沒敢将這疑惑問出口,隻是咬了咬嘴唇,眼神中透着一絲迷茫與糾結,默默在心中思索着可能的人選,卻始終理不出頭緒。
想不到就算了。她隻好收回思緒,轉念去想“道”的事,終于還是忍不住問道:“姐姐你說我要得道,是得哪條道呀?我實在想不明白呢。”
牡丹仙子平複了一下情緒,再次輕輕握住織女的手,目光望向下方,緩緩說道:“八公主,你有所不知。就在此陳塘關,就在桃花水之下,潛藏着高禖之道。此道頗為玄妙,與你也有着莫大的機緣。你下凡尋金梭,又來到陳塘關,這一切看似偶然,實則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高禖之道,或許便是你一直以來苦苦尋覓卻未曾得見的屬于你的道。”
織女心說,我真的沒有苦苦尋覓過啊。
她微微握緊織女的手,似在給予她力量,“隻是這高禖之道在那封印之中,還需你用心去探尋、去感悟。得道之後,便可謀那高禖神之位,永居瑤池,不需要去欲界枯守了。”
織女聽得一頭霧水,滿心都是茫然,這些晦澀的話語在她腦海裡攪成一團亂麻。“高禖”這個陌生詞彙,就像一座橫亘在眼前的大山,壓得她有些喘不過氣,腦袋也隐隐作痛。
她算不上對修行之事滿懷熱忱,面對這完全聽不懂的解釋,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慌亂。下意識地攥緊牡丹仙子的衣袖,織女聲音微微發顫地問道:“姐姐,這個高禖道到底是什麼道啊?你說的這些我怎麼都聽不明白,這可怎麼辦呀?”
她實在想弄清楚這所謂的“高禖之道”究竟是什麼,又為何與自己息息相關。焦急的情緒開始在心底翻湧,卻怎麼也找不到出口。而且,自己一個留在瑤池哪裡比得上和姐姐們一起去欲界啊。這句話,織女沒敢說,母親的好意不可不應。
牡丹仙子聽聞織女的疑惑,臉上露出錯愕的神情。她張了張嘴,好半天才說道:“八公主,娘娘言道,我隻要點破高禖之道,你便能領會其中奧秘呀。這道韻就蘊含在金梭之中,你與金梭淵源頗深,萬萬年都在一處,怎麼會一直都不知道呢?”
星空之中,法陣之外,楊婵扶着靜娘,與殷夫人并肩而立。
王母娘娘的金簪固然厲害,可牡丹仙子是金仙境界。她用金簪劃出的封印,可以混淆天機,但瞞不過近在咫尺的大羅金仙的耳目。
楊婵微微蹙眉,心中暗自琢磨,這個高禖之道,聽牡丹仙子所言,莫非就是金梭中所蘊含的道韻?
她的思緒迅速運轉,回想起之前發生的種種,尤其是那封印,每次金梭靠近時都産生強烈反應。
楊婵心中一凜,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轉頭看向身旁的靜娘和殷夫人,神色凝重地說道:“看來上次封印突然被妖力沖破,果然便是近距離激發金梭之故。如此想來,封印對金梭有那麼大反應,極有可能是對這高禖道有所觊觎。”
靜娘則更關注牡丹仙子對桃花水底封印的處置,她深知,塗山氏作為青丘國後裔,一直深受封印影響。随着封印力量的不穩定,族人血脈會不斷被抽取,生存面臨嚴重威脅。若封印全面崩塌,塗山氏恐怕将在瞬間被屠戮殆盡。她作為族中大巫,強烈的責任感驅使她必須急切地尋找解決封印之危的辦法,以拯救自己的族人于水火之中。
先輩們的責任傳遞下來,成為了後輩們背不起的咒,終歸是塗山氏對不起祖先的信任。
楊婵看着她的面色,知曉她的憂慮,拍了拍她的手。
靜娘轉過頭,反握住神女的手,示意自己無事。
殷夫人聽着牡丹仙子的聲音,思索着王母娘娘的謀劃,總覺得這高禖道沒那麼簡單。若是人族在天庭有神就好了,消息還能靈通一些。否則,隻能被動面對算計,見招拆招。一個不好,就要萬劫不複。
牡丹仙子目光緊緊盯着織女,試圖從她的神情中找出一絲線索。心中暗自思忖,莫非是其中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又或者是織女尚未察覺到金梭中隐藏的道韻?
想到此處,她的語氣中多了幾分急切:“八公主再仔細想想,在使用金梭的過程中,可曾有過什麼特别的感覺,或是遇到過什麼奇異之事?這對領悟高禖之道至關重要啊。”道,是每一名神仙的追求,道果成熟,意味着超脫。
另一邊,绛女的臉上滿是恨鐵不成鋼的神色,輕輕跺了跺腳,壓低聲音說道:“真沒想到織女握着金梭這麼多年,居然連其中的道韻都沒摸透。這高禖之道的道韻就在金梭裡,簡直就像是把美味送到了嘴邊,她卻愣是吃不進去!”
見绛女的眼神中透着焦急,不住地搖頭,為織女的遲鈍感到無比惋惜。瑤姬拍了拍绛女的手,安撫她。
“也不知道她這些年都在做些什麼,這麼好的機緣擺在眼前,白白浪費了這麼久。”绛女的聲音裡帶着一絲埋怨,轉頭看向身旁的瑤姬姑姑,滿臉無奈。
瑤姬微微皺眉,眼神中同樣有着些許失望,但更多的是擔憂,“绛女,先别着急。織女向來心性純善,隻是在修行之事上或許不夠敏銳,她隻是還沒找到契機。”
瑤姬一邊輕聲勸慰着绛女,一邊在心底暗自思忖。皆言織女心性純善,猶如澄澈的星河,不染纖塵,绛女則心思深沉,似那幽潭,讓人難以捉摸。王母的計劃,絕非僅僅落于給織女謀劃高禖道上,她一定還有其他的目的。疏不間親,這些話,便不能與绛女多言了。
甚至于,绛女來此的目的,瑤姬也有些懷疑。轉念又想,如今看來,王母對織女确實偏愛有加,特意為她謀劃高禖之道以及高禖神位,隻為讓她免于前往欲界,在那清冷之地苦熬。她守了無數歲月的地方,如何不知道那裡的模樣。
绛女小聲嘟囔着:“真希望織女能快點明白,别再錯過這難得的機緣了。”
瑤姬悄悄打量着身旁的绛女,本以為會捕捉到一絲嫉妒的神色,可映入眼簾的卻是滿滿的關切。看到绛女完全不介懷,瑤姬心中一暖,暗暗感歎,原以為绛女會對王母偏心織女一事心懷不滿,如今看來,她心中竟全是對妹妹的關心。這份純粹的姐妹情誼,格外珍貴。
瑤姬輕輕拍了拍绛女的肩膀,溫柔地說道:“織女有你的這份關心,定能早日領悟高禖之道。”
绛女點點頭,繼續凝神偷聽,并持續施法讓瑤姬姑姑也能聽到裡面的談話。
東華帝君思索片刻,他自然知道所謂高禖道為何。瑤姬化形較晚,所以不知。他卻全程參與了遠古之戰,對高禖道全不陌生。九尾狐一族便是因這高禖道之故,有了滅國之禍。
王母已經得了姻緣與繁衍之道,如何還對這遠古之道如此重視,高禖道當年再如何重要,現在也已經沒落了,甚至是不合時宜。可她竟然讓幼女與那金梭共處萬萬年,還于此時令牡丹仙子前來點破此事,為織女謀求此道。
他不相信,王母全然隻是一片愛女之心。
天庭兩位至尊,早已不是當年的昊天真君與婉姱元君了。
想到此處,他拈出一點靈光,彈入封印。
法陣之中,織女感覺自己腦袋一清,竟然是前所未有的聰明,她快步靠近牡丹仙子,連珠炮似地說道:“姐姐,我不再糾結高禖之道到底是啥啦,現在,就想知道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得到它。”
回想起白天的驚險場景,她心有餘悸,聲音微微發顫,“你是不知道,白天的時候桃花水底的封印差點就破開了,那場面,可太吓人了!表妹她們費了好大的勁,才勉強把它壓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