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結伴,離了東海,往朝歌去了。
玉虛宮
太乙與玉鼎等在殿外,殿門緊閉,說聖人閉關了。
“這可怎麼辦,問不清楚寸心到底怎麼回事,哪吒不得哭成水吒咯。”太乙急的團團轉,他那個徒弟啊,打生出來,還沒哭過這麼厲害。
也是殷夫人,總與他念叨寸心救了她們母子性命之事,否則哪吒心中排第一的該是自己啊。
他也是嘴欠,一聽那大殿上的真名,就哈哈大笑,非說那根本不是寸心。
修道之人,不可能有兩個真名。
聖母廟收錄的,一定是真靈的名字。
既然那名字,不是敖寸心,就定不是她死了。
哪吒本來哭的上氣不接下氣,一聽說這事兒就趕緊揪着他問。
太乙隻是在一次聽道時,聽師父提過這個事,說不出所以然,這才拉着師弟回來問師父。
哪吒本要随他來,殷夫人抱着兒子不撒手,不放他再出遠門。
沒想到,好不容易飛了回來,師父不見他們。
“敖廣老龍都說,那龍傲天就是寸心的真名,你非說不是,這不是誠心給人搗亂嘛。”玉鼎搖搖頭,不想理這個師兄。
淨跟着他瞎跑了,還沒見到徒弟呢。
天庭淩霄寶殿
南極長生大帝正與玉帝坐而論道,理論那天書之事。
“大天尊,龍女确已入滅,天下舉哀,如何作假。”南極仙翁捋着胡須,笑道。
至于真名,那不重要。一條小龍,有幾個假名字行走世間,不算啥。
“朕要天書。”玉帝手上的傷口隐隐作痛,弑神槍造成的傷勢,即便是聖人之體,也難以複原。他也不與南極再計較龍女死沒死,因果使然,她活不了。
“大天尊勿要情急,天書确實已在大天尊的人手裡。”南極仙翁繼續笑呵呵。
玉帝向下一指,“緣何人間封神之事,仍在進行,天書何曾到了我的人手上。”
這人間越發過分了,搶奪封神之權後,竟也不珍惜。連一條河一塊地,都敢有一個村落祭祀站出來,封個河神、土地之類的毛神。
那等貨色,怎配得上名錄天書,怎能與諸先天神明分享天庭氣運。
玉帝選神用神,甯缺毋濫,不是跟腳不凡的不用,不是鴻運當頭的不用,不是掌握造化的不用。這麼多個會元,天庭神職甯可空缺,也絕不濫用。
若非天資縱橫、氣運不凡的生靈,連天兵天将都不能當。
那些法則都沒掌握的凡人,最簡單的風火土木之術尚都不明白,天仙都不是,也敢為一方神明,聚一方信仰,他們除了看家護院,還能做甚。
這麼多個會元,從遠古,到上古,到如今,人族依然如此短視,如此自私。
他們已經忘記了。
遠古時期,是誰庇佑了諸部落老幼。
人皇忘本,貴族是一群無用的蠢貨。
他們也忘記了。
上古時期,是誰給了人皇家族從公天下步入家天下的法理,是誰讓貴族世襲與國同休。
玉帝重重拍了拍扶手,難怪人間發展的一代不如一代。
人族本還有些用處,提供的香火甚為濃郁,天庭氣運積累的還算快,玉帝的道行也跟着漲,為了盡快真正成聖,他是一絲一毫都舍不得少。
留着這些濫竽充數之輩,純粹是分薄天庭氣運。
将本該納入三十六重天的香火功德,分攤勻散到各處,玉帝難以容忍。
現而今,人族多了神明,減了供奉,少了香火。
若是讓他們恢複上古傳統,隻祭拜祖先神。
甚至是回到遠古時期,那時對玉帝而言,人族便連這點提供香火的用處都快沒了。
話說回來,看看他們封的那些神。
太乙好賴是玉虛高徒,四海龍王也是祖龍後裔,都是金仙以上修為,封也就封了。
其餘都是什麼東西,也敢稱神明。
這不就是在借機,羞辱朕這個大天尊麼。
玉帝兀自怒氣勃發,沖着人皇,也沖着人間。
哦,現在沒有人皇。
“額,這就要問大天尊您自己了。”南極仙翁可不管他生氣什麼,也向下一指,“此女,不正是大天尊的人,她的身上流着半數大天尊的親緣血脈啊。”
朝歌城正在舉行大祭,滿城缟素。
王後站上高台,唱誦祭文。
楊婵于朝歌高空中,向上看去,伸手攪亂了天機。
玉帝如何不知此女為何人,正是自己那思凡下界,已為凡人的妹子,瑤姬之女。
“喲,天機亂了,大天尊不如取出昊天鏡來,看得清楚。”南極仙翁眼前一花,已看不見人間。
玉帝冷哼,拂袖而去,“南極長生大帝愚弄于朕,當有因果。”
當日隔着昊天鏡伸手去抓天書,若是拿到手也就罷了,可以推脫出些理由,搪塞闡教聖人。
封神未成,奪走天書,也不至于驚醒人族聖人。
現而今,已知此物封神之能,玉帝如若再強行于人間出手,極有可能驚醒那招惹不得的兇煞,鬧的一地雞毛不可收拾。
若是再重複一遍上古絕地天通之事,太清聖人可不見得還會再站在自己這邊。
玉帝對自己這些會元所作所為,有一個正确的評價。
為了得道成聖,玉帝明裡暗裡的作為,确實拖慢了洪荒三界的發展,這是太清聖人所不能容許的。
且此物乃玉虛宮元始天尊所賜,聖人并未瞞着此事,玉帝不可一而再地假裝不知道。
此刻自己再出手強行搶奪,便是落闡教聖人的面皮。
南極仙翁又給足了玉帝台階,說等龍女入滅,便将那天書,讓與他這位大天尊的自己人拿着。
這事兒,也不能說沒辦。
這口怨氣,他壓着不痛快,放了半口出來,撒南極身上了。
至于那楊婵,小小年紀成不了多大氣候,且看她怎麼折騰吧。多少執念傳人出師未捷、折戟沉沙,不少她一個。哪裡來的許多個龍女一般的人物,上來就毀了他的一大後手。
南極仙翁噴出一口金色的血,氣機萎靡下來,旁邊侍奉的門人立即攙扶仙翁,一起離開淩霄寶殿。
回到長生宮,南極揮散門人弟子,站直身體已然無事,他沖着玉虛宮的方向施禮,“多謝老師。”
似有玄妙之氣浮動,倏忽,便不見了。
南極捋了捋胡子,若是他沒看錯,那位西嶽神女所修之道,了不得啊。嗯,這肯定是寸心教她選的。
瑤池
在王母娘娘的謀劃之中,楊婵成為人族聖人執念傳人一事,宛如一枚恰到好處的棋子,可在天庭這盤複雜的棋局上走出精妙的布局。而且,她曉得,以玉帝的秉性,當前定不會将這小女娃放在眼裡。
她對瑤姬本就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愛屋及烏之下,自然對楊婵多了幾分關注與憐惜。楊婵身為瑤姬的女兒,有着與瑤池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份血脈紐帶便是可以利用的關鍵。
因有瑤姬上天,才有瑤池出。王母娘娘念叨着這份淵源,以瑤姬這些年對天庭的貢獻來算,尚且不夠償還當日她成神時的損耗。這般算着,她還欠着瑤池一筆大賬未清。找她女兒讨回來,自然也是因果使然。
而人族聖人執念一脈,向來是天庭頗為頭疼的存在。行事詭谲,難以捉摸,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舉動,卻又因為背後有聖人的力量支撐,極難被算計和掌控。以往的經曆讓天庭在面對執念一脈時,比如寸心,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雖然玉帝嘴硬,但心力費了多少,他自己清楚。
楊婵的情況卻有不同,她雖身負聖人執念,卻也有着與天庭割舍不斷的淵源。王母娘娘心中盤算着,若能以情誼為紐帶,将楊婵收歸天庭麾下,那無疑是将這股原本不可控的力量化為己用,是上策。那般,便可先不提瑤姬的欠賬一事。
她想到了自己的女兒們,绛女、巧女、織女等,這些公主們都教養的好,沒有沾染先天神明的傲慢自大,皆心懷大義與善念,若能讓她們與楊婵交好,進入她的陣營,并肩作戰的時間一長,彼此間自然能夠建立起深厚的情誼。
介時,王母娘娘自有辦法,讓她在不知不覺中與瑤池的利益捆綁在一起。
楊婵融入天庭體系,她背後的人族聖人執念力量便不再是威脅,反而能成為助力。
玉帝尚且回不過彎來,王母已經思考的遠了。
三皇五帝時留下的封印,已經過了這麼個會元,各地皆有異動。這一代的人族和神仙都要面對封印告破的問題,大妖肆虐、冤孽橫流、煞氣肆意、民不聊生、白骨于野之景象,便在眼前。
在面對各種危機和挑戰時,讓那楊婵與公主們攜手合作,憑借着各自的能力和影響力,平定各方禍亂。如此,定能讓瑤池在三界中更加穩如泰山。
王母娘娘微微颔首,滿意自己的謀劃。畢竟,世上沒有苦難,何人還要拜神。
她深知,這一步棋若能走好,未來将更加光明,她在天庭中的地位也将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