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八月進入九月,上京天氣轉涼,姜嫚和李香琬就啟程前往青州,到了青州,與幾位大管事詢問倉庫分流的事和問題,兩人就一直待在琳琅館盯着新品發售。
這次新品除了有新一季首飾還推出與上京同款的鐘台梳妝鏡,樣式由莊重到嬌俏,适合送禮和自用。
一經推出就被搶售一空,有些搶不到的人家就下定金定制,後面的工匠和夥計忙得熱火朝天。
這天姜嫚收到喬三娘随貨送過來的手提箱子,看了好幾封關于公事的信件,最後一封是喬三娘在信封上寫的字,但拆開來還有一封飄逸的文體,一瞧就猜到是誰的信。
崔望沒敢在信裡隻說些生活瑣事,又有他趁着休沐去看房子,又有他畫兩個小寶的時候故意把自己的半身或者身影帶上,姜嫚看着看着嘴角就微微上揚了。
李香琬進來就看到陽光下閃耀的笑容,心頭浮起一個猜想,嘴上就問了出來:“可是三娘又看了那些話本說與你,笑得這麼春心蕩漾。”
姜嫚聽了她的話,摸摸自己的嘴角,确實有些明顯,不過她也不瞞李香琬,兩人不止是姑嫂還是戰友,便把崔望畫的兩張畫遞給李香琬,李香琬接過來一看也笑:“畫得真好,嬌俏靈動,我家寶兒以後也要這麼畫出來留存。”
“崔郎君的畫技好,連楊侍郎和裴驸馬都稱贊的。”姜嫚說起崔望,話裡就帶着些與有榮焉的自豪感。
“你的字也不差,不都說你練的褚體神型兼備,不若你在這兩幅畫寫上幾句,崔郎君收到得晚上睡不着覺。”
姜嫚聽她的話有點道理,便把畫拿過來提筆寫上随感,又令取一張信紙給某人寫回信。
李香琬這次回去聽姜周氏這個婆母提起有幾家已經私底下和她通氣,想娶姜嫚回去做宗婦,姜周氏那邊還在篩選,她就有意提點一下姜嫚:“你這事要不要和婆母通個氣,這次回去,我瞧着她案頭放了好些郎君畫像,估計等她忙完二郎的婚事就要盯着你的了,若是她實在覺得哪家與你十分相配答應了,到時豈不是難做。”
姜嫚想了想點頭,“那這次回信我跟舅媽提一下,雖然不想那麼快又成親,但好過她整天念叨這事。”
兩人說定這事就各自去忙,等到九月九重陽節兩人跑到錢蕪那裡吃蟹就說起趙晗的事。
錢蕪聽着姜嫚的講述,難度是有,主要是錢蕪還未婚,去找這個有些不好開口,還是錢母送菜過來聽了一耳朵才解惑:“說起這個魚鳔子,我們這邊有不少人暗地裡做了用,有那養不起孩子的又想辦事确實會用,隻不過效果不好,一用力就破,要是想要有您說的效果得做三層,這裡面還得是蠟油,桐油和其他呢。”
“錢不是事,而且這個東西真做得好,上京肯定有不少人家買,特别是花樓香樓的姑娘們。”姜嫚想起有不少人喜歡偷吃但是不想留種,還有易孕體質的以及過了生育歲數但是又想享受敦倫之樂的。
“行,那回頭我去找懂得做這玩意的人家,找到了讓五娘帶過去見您。”錢母大氣,也沒有占有自己發财的想法。
錢蕪一心在食肆上,也沒心思往這上面靠,姜嫚想着這個有潛力,以後給錢家分紅就是了。
趙晗的事交代好,李香琬回去的路上就問起姜嫚,姜嫚大概說了一些,李香琬就歎了口氣,“多好的娘子,真真是糟蹋,要不是婆母一早給二郎看好了人家,我還真希望她做我妯娌。”
“有時我不信命,有時命運又愛跟你開個玩笑打根棍,事情已經發生了,她沒怨我還積極找法子解決,趙家的家風不比那些世家差。”
李香琬點點頭,世家裡也會出渣滓,寒門平民裡也會出良才,隻要朝廷裡都是一心為民的良才,寒門世家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