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聽到李香琬吃了海鮮起疹子,頓時有些難以置信,“嫂嫂在姜家吃過多少山珍海味,竟然還會起疹子?”
李香琬笑着擺手:“也不知是在家裡吃的幹貨還是生了孩子,反正吃這新鮮的就會,我也是吃了好幾次,一點一點加才适應過來。”
“有了嫂嫂的經驗,這次我不敢點都,就尋常的蝦蟹,海魚都沒敢做一條,咱們略坐坐,一會喝點蕪娘的偏方飲子咱們再回去。”
幾人點點頭,外頭日光太足,看着刺眼也不想出去,屋裡透風透氣,吃完聊了一會,有困倦的就窩在旁邊的涼席墊子上歇晌。
等到錢蕪忙完前頭回來,瞧見幾人都睡了,隻有姜嫚守着,擺擺手讓她出來。
姜嫚小心的走出來帶上門,錢蕪讓自己的小妹坐在門口守着,就把姜嫚帶到後頭用紫蘿藤繞着的花架下說話。
“嫚娘,你門路子多,幫我瞧瞧這是什麼東西?”錢蕪說完從一個灰撲撲的袋子裡拿出一個塊裝物體。
姜嫚仔細瞧着像土塊也像什麼植物的根莖,農事上她真的不懂,就疑惑的看眼錢蕪。
錢蕪收到她的眼神,雙手搓着說:“是我爹出海時遇到船難,救了個半死不活的人,那人為了讓我爹救他,就說這個東西是個寶貝,可咱們怎麼看都不像是金銀,想着是不是什麼璞玉啊之類的。”
“玉也不是這樣,你看這表面還有細小的凸起,總感覺是什麼作物。”姜嫚摸着表面上的小疙瘩說。
“你知我家幾代都是漁民,我爹和叔伯們能認幾個大字就不錯了,你看看怎麼辦?”錢蕪說完就把東西扔進去灰袋子裡放在姜嫚腳下。
姜嫚想了想道:“那我先拿回去問問顧長史,他做過知縣,和農戶打交道多,現如今就是春耕秋收也常見他帶着人巡視各田頭。”
“行,聽你的。”錢蕪松了一口氣,可算把個燙手山芋丢出去了,不然就怕隔船有耳,那些叔伯們知道天天惦記着找事。
“要真是個寶貝,以後肯定記你家一大功,不過那個人你們家打算怎麼辦?”姜嫚怕那人是東夷的奸細,怕錢蕪做了那農夫,等蛇好了反咬一口。
“阿爹說那什麼救人一命勝過七層佛塔,如今我這食肆生意起來了,不差那一口米粥,先将養着。”錢蕪洗過手開始剝豆子。
“那還是跟顧長史說一聲,以後真有事你們不是知情不報。”姜嫚做事仔細,想的也仔細。
“都聽你的,那都勞煩你,還有那船上有不少好東西,但是我爹和叔伯的意思畢竟是人家的東西,等那人全好了再處置,我瞧着都是些器皿之類的。”
“行,要是顧長史派了人過來查,你們配合就是。”
“必須得,咱們老百姓隻有聽州府官家的話才能活的安穩。”
兩人讨論完這事又寒暄會,錢蕪瞧着姜嫚有些犯困,就讓她躺在睡椅上眯一會,時間差不多再叫她。
姜嫚聽了把椅子拿過來就着錢蕪剝豆子的聲音緩緩閉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