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九,老天很賞臉,萬裡無雲,姜嫚和姜李氏一起拉下琳琅館的牌匾就有不少青州商号送來的禮,之前認識的街坊們,還有做瓷器生意的商号東家等人都來看熱鬧。
青州的琳琅館與上京的分布差不多,前頭櫃台後面工坊,用宿舍圍一圈,把庫房和工匠房與外界隔開。
與上京一緻,在這邊招工匠,圖紙出來,這邊也會獲得一份,鐘台的零件分别給十幾家工匠制作,符合精度的才拿回來組裝,手鏡和未來的穿衣鏡則是定州運過來的玻璃放在倉庫,由倉庫進行切割磨圓後才運到這邊進行組裝,這樣保證玻璃運輸到主街這邊時不會傷到行人,大片的則是一大早城門開就運進來。
前面試運行的時候流程有問題立刻改善,姜嫚和姜李氏用了一個月才将将把所有流程運行順暢。
六月的青州比上京早進入夏季,姜嫚和姜李氏琥珀一早吃過朝食就到琳琅館掌事房對貨單和成品。
琥珀在一樓給各個女夥計立規矩與培訓,姜李氏對完貨單就跟着姜嫚到後頭看成品。
這邊代替老魯叔這個位子的是姜氏商号的一個老工匠,忠心自不必說,願意來青州也是實在受不了上京的氣候,聽到姜哲姜嫚有意願在這邊開分鋪,就帶着妻兒老小一起過來,兒子在鋪子裡幫忙,妻子兒媳女兒則是在姜嫚的宅子邊賃了個小宅子住,白天無事就去宅子裡找琥珀娘做事,晚飯等到人一起回來在這邊解決了才回去睡覺,說不得的舒心。
對完新出的貨,姜嫚讓男夥計包好往各買家送貨,前頭來了貴客,姜嫚走不開姜李氏就先過去招待。
今天來的是做瓷器的宋家,他開業那天跟姜嫚提了合作的事,姜嫚以自家貨不足婉拒了,現在一個月來,他看到送往琳琅館倉庫的船隻絡繹不絕,多多少少猜到貨量充足,今天就特地帶着妻子女兒過來琳琅館。
宋夫人帶宋娘子欣賞各式各樣的首飾,不時讓女夥計取出來對着放在櫃台上的鏡台觀看,合适了就包好,等到姜李氏笑着進來時,就見一邊放了好幾個大小不一的錦盒,端着一盤首飾的女夥計笑着暗暗比了“五”,姜李氏就知道已經第五批了。
宋夫人取下滿意的钗子站起來挽上姜李氏的手,宋娘子行了半禮就立在東東家的身後。
兩人都是婦人,宋東家不好開口就讓宋夫人開口,“瞧着夫人年輕,我就自大稱呼你妹妹,李妹妹和姜妹妹這店開的好,就是好物該配好衣裳,我今兒與我家郎君過來是想和兩位妹妹商量在琳琅館這裡租一塊地方放我家與你們新品首飾搭配的衣物,這樣來你們這挑首飾的娘子夫人一試就都試,搭配得好看了,說不定就都買了,當然我們也不白租,這衣物成交一套自然是有我們的誠意的。”說罷宋夫人在姜李氏的衣袖裡比劃了一個數字。
姜李氏挺滿意宋家的上道,而且宋夫人的提議很好,她喝了一口花茶,說出的話也帶着花香:“宋姐姐的誠意我們心領了,收了您的租金怎麼還能再要利,被公爹婆母知道還不得把我叫回去訓一頓,這事我們可以幫忙。”
宋夫人沒想到姜李氏這麼快答應,和丈夫對視一眼,想了想也開口:“衣服這些都是小頭,其實也是我有些羨慕那能清晰瞧見頭發絲的鏡子,不說别的,我娘家在潭州湘州的商市也算有點地位,知道姜氏在海路和江南道嶺南道都有路子,我們也不占道,就想給家鄉百姓也帶點好東西,你看能不能幫姐姐一把。”
宋家的來意姜李氏和姜嫚早就有清楚,之前為什麼偏偏租借他家倉庫,就是因為他家做瓷器,在運輸上會比做其他貨物的商家來的謹慎和經驗,以後扯皮的事會少很多,如今定州工坊三座爐子同時出貨,姜嫚就有意找人分銷出去了。
因着宋家這單穩穩的,姜嫚就不出面了,與姜李氏提前說好細節就由着姜李氏自己發揮拿下單子。
姜李氏拿過一個桃花糕遞給宋娘子,對着宋夫人和宋東家就說:“我也不瞞兩位,如今定州工坊的貨确實足,湘潭兩州我姜家确實不涉足,宋姐姐和宋東家也是幫我們在兩州打出名号,我們感激不盡,今日這批首飾我做主,給姐姐打折。”
宋東家不似宋夫人喜笑顔開,他微微蹙眉問:“聽姜夫人的意思,我們還要在出售地給姜氏商号打名聲?”
姜李氏捋捋頭發,雖是第一次與男子商人講生意,但她一直挺着背脊有禮有節,“畢竟現在全大齊隻有我家有玻璃,不用您大家也知道,但日後有那心眼多的人冒充或者說自己從西域運回來的,宋東家打算怎麼還擊?是跳進低價格的坑裡還是就此放棄市場?”
宋東家想了想就明白過來,他們幫姜氏立足玻璃制造的名聲,那麼日後有人搶市場,大家認準姜氏商号也就是認準他宋氏商行,便點點頭答應。
姜李氏也沒多繞圈子,讓琥珀過來當着面寫文書,在宋東家對文書時她又說:“我們與蔣刺史和顧長史都說好了,姜氏商号在青州與其他商号有合作往來的,合約必須多一份在長史那備案,望宋東家理解。”
宋東家理解得不能再理解,青州自從顧長史來了,商稅這塊抓得十分嚴,在偷稅漏稅上有商家敢犯第二次錯誤直接清除出青州商市,讓另外一家進來,但在給商家經營環境和手續上又極為照顧,所以來青州的商戶多但都很默契的守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