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月,秋風一夜間就轉變為北風,人們也是一夜間就換上厚衣棉服。
大清早,姜嫚就被院子裡刷刷刷的聲音吵醒,打着哈欠撩開窗簾往下看,是新采買的小丫鬟們在清掃落葉。
一群準備去甜心屋和芳香小苑的女夥計吃過早飯有序的繞過照壁到甬道那邊上騾車,碧珠今日要和姜嫚去皇覺寺檢驗玻璃窗安裝後續事務,也一早起來做準備。
宋媽把朝食準備好交待小丫鬟擺去花廳就去西角門和送菜送肉的人家交接。
姜嫚洗漱完畢穿了一件寶藍色的織銀暗紋的厚錦裙,把頭發都挽起來戴上同色系的發冠,碧珠穿粉藍色的衣裙,兩人在花廳先用飯,用到差不多才見到打着哈欠下來的喬三娘。
姜嫚給喬三娘舀了一碗雞絲粥,“你昨晚又追話本到幾時?”
喬三娘咽下又一個哈欠,先給自己灌了一杯茶才吃起粥,“最近墨韻書齋出的話本不錯,是講重生複仇的,特别帶感,隻不過一看就知道是男子寫的,雖然故意往女子身上偏,但動不動就給渣男洗白,着實讓我上一口氣為女主複仇叫好下一口氣看到她原諒渣男就頂在胸腹間,氣得睡不着覺,恨不得自己提筆改了那結局。”
“你都多大了,還想着情情愛愛。”姜嫚就是略翻了翻覺得無趣才被喬三娘拿了去。
碧珠笑着夾了一個芋絲糕放在喬三娘的碟子上說:“三娘就是性子急。”
“今日琳琅館沒什麼事,你要不要和我們去皇覺寺,畢竟玻璃窗要是裝好,我打算把鋪子幾處都改了。”姜嫚吃完就看着正在吃朝食的喬三娘。
“我跟碧珠都過去,琳琅館那邊真遇上要抓主意的都找不到人,你兩去吧,你的審美我還能不清楚,碧珠,要是看的好看,咱們第一個改。”喬三娘擺擺手,讓她兩先走。
“肯定的,我上次跟着工隊去皇覺寺守着看,裝好一面窗我就愛上了,就是工藝還是不夠玻璃還帶着微微藍光。”
“我信,單單鐘台上的就夠看的了,比水晶還要好。”
姜嫚和碧珠不再與喬三娘多說,上了候着的馬車往城北皇覺寺走了。
今日非初一十五,上香的人不多,知客僧聽到守門的僧人來報姜嫚來了就過來大殿見姜嫚。
姜嫚帶着碧珠規規矩矩的上完香,見到知客僧笑着寒暄幾句,知客僧一邊帶着往後邊走,一邊回應: “姜娘子客氣了,不說那一片千金玻璃,就是免費為我寺修葺明窗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主持讓您今日一定要留在寺中吃飯,他專門讓廚房做了素佛跳牆。”
“這可真難得,我知道上京裡做佛跳牆最好的是知珍樓老闆做的,她可是從建州回來了?”知珍樓的老闆比她還早在上京城打拼,以前在林府的時候就盼着吃上一回,後來出嫁了想吃卻難約,今天能在皇覺寺吃上一回真是很大的驚喜。
“王娘子前些日子過來我寺還願,看到主持方丈内的明窗明瓦,得知是您做的功德,就與主持商議今日過來。”
知客僧話說的平淡,但其中的自信和自豪感從微微上揚的語調洩露出來一點。
姜嫚笑着點點頭,“還得是主持的面子大啊,就是我想吃佛跳牆,也得排上幾個月的隊,今日是沾了貴寺的光了。”
幾人有說有笑的走到後頭觀賞閣裡,觀賞閣顧名思義,就是皇覺寺看到這裡能提供給香客休憩賞景,便把原來的藏經閣改為觀賞閣,經書則是放在一處新建的樓。
觀賞閣前身是藏經閣,年頭本來就不少,比大齊的歲數都大,雖說幾百年來也不斷更新,但構造難改,就是按照初初修建時的設想,采光不算通透,這次休憩,工匠們去掉有些壞的木頭窗按照結構盡量改大,除了明窗又改了不少氣窗,四邊一開,山風穿過,最快的就能通風換氣,夏日這裡也涼爽解暑。
姜嫚看大休憩一新的觀賞閣二樓,面對紅山的南面是雙層玻璃做的推拉門隔開原本的内室和新增的大平台,東西兩邊是六扇用幾種顔色拼成佛教圖案的窗子,用合金合頁與堅實的窗框固定好,都做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