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辛苦楊媽來一趟了。”林嫚聽了點點頭,讓碧珠送送楊媽,便帶着珊瑚到偏間書案處坐下,一人報賬一人計數,核實起賬冊。
至陽光西斜到一線,林嫚換上見客的衣服,略挽了發,隻插上一支簪子便去往修遠堂。
修遠堂離林嫚所住的正興院不遠,不過一盞茶時間就到了,經過堂前的回廊,瞧見三兩個仆婦在廊下燒艾草熏蚊蟲,楊媽見到林嫚過來便笑盈盈的過來行禮,“夫人來的略早些,老夫人和表小姐才起,正洗漱呢。”
林嫚聽到這話不由挑了挑眉,知道這話是拿着老夫人給方娘子做借口,這方娘子睡了将近兩個時辰,看來是着急投奔來的了。
略在堂前風口處站了站,林嫚聽到楊媽和老夫人的說話聲,便微笑着進屋,對着老夫人行了家禮,擡頭看到一個略微稚嫩的小娘子站在老夫人的左邊,見到她進來,睜着一雙水潤的大眼睛怯生生的望着她,看了老夫人一眼,便乖乖的行了禮,糯糯的聲音喊了聲嫂嫂便不再說話。
林嫚瞧着小娘子還略微紅腫的眼眶,也不做聲,點了點頭便望向老夫人道:“方娘子來家裡不必客氣,如今伯爺征戰在外近三年,我又忙着家裡家外的事,母親一個人在家有娘子陪着說說話解解悶也是好事,娘子入住的碧水閣我也一早讓人安排好了。”
“謝謝嫂嫂,我來這給嫂嫂添麻煩了。”方娘子帶着哭音的話一落,惹得老夫人又是歎氣,拍拍方娘子交疊着的雙手道:
“你嫂子最是和善的,放心住下,姨母這雖比不上方家一州刺史,但一個小娘子還是能顧全的了的。”
林嫚見此,在心裡一琢磨,原來老夫人娘家姓楊,父親之前做過中州長史(二把手),家裡兩位娘子,大娘子嫁給了當時已在走下坡路的忠勇伯程家,小娘子嫁給了當時楊父好友方家的三兒子,看來是方家老三出事了,逼得這小娘子趕着炎炎烈日到達程家,還這般一副怯生生的樣子,也不知這千裡投奔的路上受了多少委屈和苦難。
天氣炎熱,便是日頭落下,地上的暑氣也在呲呲往上冒,三人都是女眷,也不講究什麼,便在修遠堂旁的水池邊上布了小幾和吃食,臨水涼爽些,有提前燒了好些艾草驅蚊,三人一落座,方娘子瞧着幾上一盤綠色的面,一小盅琥珀色的肉塊以及一碟幹炸的小魚,聞着香味,連日被驚恐和炎熱壓制的胃口便慢慢複蘇。
林嫚也在自己的小桌前先用一旁碗裡酸辣醬汁調好用綠苋菜汁揉好的面,再一小口面一小口琥珀肉的搭配吃,說是幹炸的小魚,但其實也是炸後用姜醋汁調好,不幹也不膩,小魚的刺被炸的酥脆,又有姜醋汁解了魚的腥味和油炸的膩,正是夏天的吃食。
府裡講究食不言,三人默默吃完夜食,林嫚讓婢女給老夫人呈上紫蘇飲,給方娘子和自己呈上薄荷桃子飲,三人略略坐了會,方娘子借口自己一路疲憊先回碧水閣整理行李和休息,林嫚便扶着老夫人沿着水池子散步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