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有想過爹爹嗎?阿娘是叫爹爹也跟我們一起跑嗎?”阿姝問。
“也不是不可以,你爹要是知道你受委屈,必不會做這勞什子官……”林母說着覺得可行,就要帶阿姝走。
林阿姝拉住了她:“可是阿娘,那是爹爹想做的事啊。爹爹那日訪友回來,說起理想說起抱負,他有多興奮,爹爹每次回來,說他進步了,他有多高興,您也不是沒看到。阿娘,我不想壞了爹爹的心願。”
“可是阿姝,我們更希望你安康。”
“那我的心也是這樣的。”阿姝上前抱住了林母:“阿娘,我就算回去族裡也沒多大危險,也是安康的啊。”
林母回抱住她,泣涕漣漣:“真是難為你了……但謝長殷呢?我知你對他上心,原本我想就算你爹高中也是我們一家之事,以後再告訴謝長殷也不遲,可如今,是我害得你與他分開。”
“沒什麼的阿娘,”阿姝安慰她,
“謝長殷他……”阿姝别過眼,冷聲氣道:“他自己要與我斷交,我以後就當沒見過這個人。”
“姝兒……是娘對不住你,早知躲不過去娘就該把一切早點告訴你,是娘沒用……”
“沒事的,娘,真沒事的……”
那天陰雲密密,天色昏昏蒙蒙,她像一個大人站得筆直,任由她娘抱着她哭,她輕輕拍着阿娘的背安撫。
而後打開青色的油紙大傘,兩人相攜着走在雨幕中,往大街鬧市官兵搜查處去……
-
青州林家是當地望族,哪怕在京中有些沒落,在當地還是夠看的。
祖宅占地千頃,還隻是主支所居,其他大大小小旁支,早分割到各地屬州,有些太沒落太偏的旁支,幹脆都不登族譜記名了。
原本林挽姝這一支也該如此,到林挽姝父親這輩差不多斷了——林家的這支旁支不行,漸漸淪落成小門小戶。
哪知這輩最小庶子林儒賢忽然支棱起來,原先不聲不響的,到快四十歲忽然一鳴驚人,一路科考順風順水,金銮殿上拔得頭籌入了聖人的眼。
林家主支原本眼睛長到天上瞧不上這些劃出去的旁支,這下忙不疊地相認。
原先是在京為官的主支大爺聽得林儒賢報上籍貫心中一驚,而後再一探訪,果見是他們青州林家一脈,忙私下欣喜相認。
林儒賢對此倒未見多反對,世态人情皆如此,他家中父兄确實扶不上牆,不怪主支不曾往來。而如今他既打算經世,在朝中有照應也好,因此欣然認下,從此林儒賢便劃分進入主支這邊族譜排行,按年歲是第十,稱十爺。
既認下,林儒賢說起妻女思心切切,打算金榜題名後便親自将她們接過來,嗯,他還打算看看妻子信上說女兒自己訂的未婚夫。
林大爺聽他有此意,便與他說讓他先與自己經營官場人情往來。林大爺着妻子先去請他妻女來京便是。
林大爺與經營林家祖地的弟弟通過信,了解到這支林家旁支的不同,原來林儒賢那妻子早與家中不和搬離了出去,一直帶着女兒在外生活。并且聽林家旁支的口氣這媳婦頗為厲害,十分難馴。
按理說此事應當非常棘手,但林大爺的夫人見了畫像,直呼故人,因此有了大夫人下京千裡逮人一行。
此刻林阿姝……不,現在已經叫林挽姝,已乘坐了幾日的車馬到達青州,按大夫人安排,她将先到祖宅認個祖上個族譜,之後再由嬷嬷教導禮儀。兩三個月後與她娘随大夫人一起入京。
從一頂小轎下來,踏過兩道石磚便到了正堂。林挽姝去時早有一堆人在那裡歡聲笑語。
大夫人向她和林母一一引見,座首的是林家主支的老夫人,老夫人見了她微笑應聲,不冷也不熱,禮數周全。
接着是林家主支各房夫人和子女,一堆人名,林挽姝哪個都記不得,隻順着大夫人的話喊姑姑嬸嬸伯母兄弟姐妹,有些親戚也不是主支的,也是能力的旁支并過來記入族譜的。
一番下來看着也算賓主盡歡。
到晚上時她才能和林母去給她們安排的院子歇息,院子有幾個丫鬟小厮候着。
阿姝說餓了想吃宵夜,問她們哪裡有廚房,她們說府裡隻有大廚房做飯,現在這個點已歇竈。阿姝沮喪地自然不好麻煩人家再開工,于是她問在哪裡,她可以自己下碗面吃。
吓得丫鬟們忙說可以給她拿些糕點果腹,說她一個小姐燒火做飯不合适。
阿姝隻得算了。晚飯是大家族一起吃的,大家都隻吃那麼一點,那麼好看的菜碟擺上來沒動多少就段下去了,阿姝心裡隻歎可惜。
糟蹋糧食啊。
洗漱的時候丫鬟要來給她沐浴,阿姝自長大以後還沒習慣别人給她洗澡,吓得将她們轟退了。
總之,雖然看似錦衣玉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卻也有諸多不自在。
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阿姝睡在錦繡堆的床榻中,透過拉開的簾子遙望窗外深藍的天幕,以及天幕上熒熒發光的月亮。
她想念曾經的小院子,曾經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那時候,她也最多就被誰捉弄一下,生生誰的氣,然後又反擊回去。
那時候,她和謝長殷打打鬧鬧,謝長殷老是嘴毒或者手賤,摸亂她好不容易輸好的辮子,她直接打回去,打不過就咬一口,被謝長殷好笑地問她是不是屬狗的。
也有晚上安靜的時候,她在燭燈下寫字讀書,謝長殷湊過來,她把他抓來當自己的小學生了。
某天她發現謝長殷的字比她娘還醜,忙天天壓着謝長殷也來練字,手把手教導。
但教了一段時間,看到他的字還是直搖頭,說那句經典名言:“出去别說我教過你。”
明月高懸天空,同一片夜幕下亦有人和衣而坐,在他們曾經的小院子裡,酒一壺一壺地灌,望月不語,夜露漸漸浸透他的衣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