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母和當今聖後是閨中密友,當年兩人各自出嫁之後,也都保持着聯系。
後來聖德帝登位,許大人的才幹也漸漸凸顯得到重用。兩人來往之間更加頻繁。太子殿下和許春明各自出生後,許母和聖後有意親上加親,想成為親家。
隻是皇室之事易變,在沒有最終敲定下來之前,她們也沒有說出口,屬于隻可意傳不可言明的階段。
哪曾想,天意弄人,許春明如今竟然嫁給了梁王世子。
面對許母的歎息,許春明道:“娘,此事以後休要再提了,就算别人說起此事,你也要否認。”
許母道:“娘怎麼能不知道,你放心。”
女子的名聲何其重要,要是此事被梁王世子聽到,對女兒始終是不好。
“娘隻是覺得可惜。”
一是為了女兒和太子之間緣分太淺,二是可惜聖後深陷局中而不自知,現如今已經越陷越深。
許春明也知道自己嫁給梁王世子,追究原因是在宮裡春宴上三殿下的做局,以及四殿下的配合。
如果自己嫁給太子,以她的家世和背景,對太子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對三殿下和四殿下來說,卻是一個勁敵。
所以在春宴上,聖後還沒來得及把賜婚的事情抛出來,三殿下就先發制人,把話題轉到了梁王世子周緒光的身上。
四殿下聰明,一想即通,當下就配合三殿下,聯合後宮衆妃嫔,口舌輾轉間就把許春明的婚事,從太子身上轉到了梁王世子的身上。
但這件事最關鍵的是,聖德帝的意見。
他若不允,或者他若看好太子和許春明,縱然三殿下和四殿下合作,也動搖不了他的決心。
可是最後,聖德帝卻無視了這件事。
換句話說,聖德帝默認了許春明嫁給梁王世子。
聖後如今和許家賭氣,又怨三殿下又恨四殿下,卻看不出這事是聖德帝在主導。
也許她看出了,隻是在為此事找個洩憤對象也說不定。
聖德帝為何要阻攔許春明嫁給太子殿下,或許是他并不看好太子殿下,不想再為他增添助力,想要讓三殿下和四殿下争一争儲君之位。
也或許是他太看好太子殿下,想要拿此事刺激一下他,鍛煉他太過于心善仁慈的脾性。畢竟身為一國之主,最忌諱感情用事。
若此事之後太子再不改變,聖德帝或許就會重新考慮他是否能擔此重任。
許母自己心中也拿不定主意,試探地問,“明兒,你說娘要不要進宮,去給聖後提個醒?”
這事她問過許父,可惜被他一口否決,許母有些擔心聖後,想從許春明這裡獲得些支持。
許春明的态度,和許父是一樣的,“娘,你不該去。聖後如今心裡不爽快,你去了,不管說什麼,不管是不是真的為她好,得到的隻有她的不耐煩。說到底,她先是聖後,再是你的好友。”
這些話,許父早和她說過,道理她也都明白,隻是許母心裡還是有些不忍心,“忠言逆耳,我說不說是我的事,她聽不聽,就是她的事了。”
許母心裡已經有了決定,如今說出來,也隻是想讓許春明支持自己。
許春明了解母親,便下了重藥:“如果你說出來之後,影響了父親和大哥的仕途呢?她是聖後,就算聖上不會為了她輕視父親和大哥,可滿朝裡并不都是聖上那般英明無私的人。其他人使使小絆子,一次兩次,次數多了,父親以後還能順意嗎。”
許母的表情有些松動。
許春明繼續說,“娘從前教過我,女子應當以丈夫的仕途和家庭前景為先,不要太過于個人感情,怎麼現在不記得當初的話了呢。”
許母的肩膀聳了下來,聲音有些無力,“是娘糊塗了。”
許春明靠在許母的肩膀上,“娘,女兒現在已經嫁給了世子,世子也是個愛民的好人,對女兒也很尊重照顧,女兒已經很滿足了。爹說過,在其位謀其政。太子妃的位置,不是那麼好做的,咱們不想了。”
許母的眼眶有些酸,“娘就是怕委屈了你。”
“女兒有什麼好委屈的,娘讓爹好好為聖上辦事,把大哥和弟弟培養出來,都當大官,讓女兒有娘家依仗,女兒就不會受委屈。”
許母被她的話逗笑,“你以為大官都是那麼容易就當的?”
“我才不管呢,他們不當,我就沒有依仗。我沒有依仗,在王府就會受欺負。我受欺負,娘就會心疼。”許春明軟着語氣撒嬌。
許母被她鬧的心情也好了起來,大手一揮立下豪言壯語,“那行,娘讓他們當。”
許春明得意地嘿嘿直笑。
陪着家人吃了飯,她決定早早的啟程回王府。
許家人有些舍不得,又各自被許母攆着讀書的讀書,處理公事的去處理公事。許春明挽着許母的手,到了府門口還有些依依不舍。
離别的心到了自己身上,許母也沒有心思說些大道理,隻叮囑許春明在王府好好過日子,有委屈也不必忍着。
門口王府的馬車旁,站着一個身着淺翠色立衫的少年。看到兩人出來,他朝兩人微微鞠躬:“見過許夫人,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