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義說:“在擊登聞鼓前,不要暴露自己的行蹤,最好不要出門。日後要是有任何變化,我都會派人去萬珍閣找你。”
喬錦晗點點頭,向王宗義道了謝,轉身離開了。
此時,三皇子李晏潛那邊已經接到了探子的密報。
李晏潛展開密報,對面前的三位大人說:“唐大人的未婚妻已到京城,身上攜帶着甯州百姓簽字的萬民書。但是不知道為何她去見了王宗義?”
其中一位大人說:“她一個女子怎麼會認識王大人?”
另外兩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管怎樣,她都是來救唐大人的。”李晏潛轉頭對身邊的陸雨說,“你派幾個人在暗處保護她。”
“殿下是怕四皇子會殺了她?”
李晏潛說:“四弟這人雖說被禁足在王府中,可與他一黨的大人可都在外面為他活動,這一點就不得不防。既然本殿已經得到了她入京的消息,那四弟距離知道也不遠了。”
衆人都默默點頭,以示同意。
“殿下,皇上已經開始讓禮部準備祭天大典了,到時禮王一定會出席大典,殿下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一位官員說。
“父皇已經下旨讓你們禮部準備了?”李晏潛問道。
“是。”那人繼續說,“聽高公公的意思,皇上還想讓禮王殿下出席。”
李晏潛說:“父皇果然還是偏心他,從小到大一直如此,他隻不過是個雜種。”
李晏潛的語氣越說越憤怒,右手握在寬大的袖子下,手心已經抓住了指甲印。
八歲的時候,李晏潛突然有了一個弟弟,就是李晏禮。
有一年,他正在禦花園裡放風筝,李晏禮過來,想要風筝。他不願意給,李晏禮嚎啕大哭,恰好皇帝散步,皇帝大怒,呵斥李晏潛不愛護弟弟,将風筝送他手中奪走,送給了李晏禮。
等到他向李晏禮讨要風筝時,風筝已經破損,被無情地放在地上。
李晏潛抱着那個風筝默默地離開,離開時,李晏禮正在擺弄皇帝給他送來得的各種玩意兒。
父皇,你可知道,那風筝是母後在世時親手為兒臣做的。
對面的三個大臣見到李晏潛的眼神中沖充滿了憤怒,相互看了對方一眼,心想三皇子是陷入心魔中了。
李晏潛回過神,知道自己失态了。
“諸位大人,祭天大典四處是禦林軍把手,動手不是明智之舉。等到芸苒的婚禮再動手,到時父皇會親自參加,李晏禮也會,我會提前與芸苒溝通這件事的。”
“還是殿下這個計劃比較缜密。”其中一位大人說。
“大人,我等先行離開。”三個人拱手道别。
“諸位大人,路上小心。”李晏潛說。
三位大人走後,李晏潛的王妃華映雪帶着丫鬟穿過玉簪花叢,前往書房。
這玉簪花是王妃喜愛之花,于是,王府中四處可見玉簪花。
“殿下,臣妾讓廚房為你炖了些燕窩,你嘗一嘗。”華映雪讓丫鬟把湯放在了書案上。
丫鬟笑着說:“王爺,你不知道,這湯哪裡是廚房做的,這是王妃親自下廚做的。”
華映雪佯裝生氣地對丫鬟煙兒說:“就你多嘴。”
煙兒低頭不語,在一旁笑。
李晏潛拉住華映雪的手,心疼地說:“這等事吩咐廚房做即可,你怎麼親字去做。”
華映雪笑着說:“應該的。”
她說着抽出自己的手,用勺子将盅裡的湯盛到碗裡,端到李晏潛的面前。
“王妃做的,那我可要好好地嘗一嘗。”李晏潛說。
華映雪對煙兒說:“煙兒,你先下去吧。這裡不用你伺候。”
煙兒走後,華映雪說:“夫君,你與諸位大人商議得如何?”
李晏潛舀起一勺,吹了吹,放到華映雪的面前,“你也嘗一嘗。”
華映雪直接讓李晏潛喂着喝。
“準備得差不多,但是我還是不放心你和澤兒,你們最近一定要待在府中,不要到處走動。”
“放心吧,臣妾一定不會讓你有後顧之憂的。”
李晏潛不便與華映雪說太多,華映雪也不在意。
兩人你吃一勺,我吃一勺,情誼甚濃。
當初李晏潛和華映雪兩人在上元佳節一見鐘情,如今兩人成親已經多年,膝下有一個兒子名為李澤甯,他們夫妻之間的相處與平常夫妻無異。
李晏潛放下手中的勺子,握住她的手,本來華映雪是坐在一旁的,突然李晏潛的手一用力,把自己的妻子一把拉到自己的腿上坐着,滿眼都是笑意。
華映雪羞紅了臉,輕輕地捶了一下他的胸口,說:“你做什麼?”
李晏潛低下頭,望着自己的妻子,認真地說:“此舉若成,你我萬人之上,受萬人敬仰,你永遠是陪伴在我身邊的人。此舉若不成,會有暗衛送你和澤兒到安全的地方。”
華映雪捂住了他的嘴,說:“不要胡說,你一定會成功的,臣妾和兒子在府中等你凱旋。”
李晏潛握住她白玉般的手慢慢放在她衣衫上玉簪花繡上,十指相扣。
砰!
屋外雷電聲響,屋裡瓷器墜地,四分五裂。
雨滴傾盆而下,院中的玉簪花在雨中四處搖晃,水滴壓的玉簪花朵彎下腰,水滴從順着花瓣流出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