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班帶領着運送糧食的隊伍,走進甯州城,唐知昱派去接應王班的人見到王班後,詢問他是否是王班公子,待到他得到肯定的回答後,領着他到赈災的地方,路上的人見到有糧了,都歡呼雀躍。
其中一個人高興地在街道上大喊,“糧來了!”他的臉上滑落了高興的淚水,大家都能吃飽了,不用再餓肚子了。
其他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後,趕忙回家,想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自己的家人,在回家的路上隻要是遇見一個人,就會高興地向那人揮手,高興地大喊。
“糧來了!”
李芸苒當好塗完藥水,聽到糧來的消息後,拉着徐婉直往儲糧的地點去。
王班正在看着他們搬運糧食,隻見一連串的笑聲逐漸變大,他轉頭看去,兩個姑娘手牽着手,向他們這邊跑來。
王班伸手攔住了她們,笑着說:“姑娘,那邊正在卸糧食,你們最好不要過去。”
李芸苒和徐婉停下了腳步,說:“謝謝公子。”
“二位姑娘是前來赈災的?”王班打量她們,一個衣着樸素,另一位是女醫的扮相,身上還有些藥草味。
李芸苒看着車上的一袋又一袋糧食被搬進暫時糧倉,心裡很開心,眼也不轉地說:“我是負責給難民發粥的。”
徐婉說:“我是女醫,專門醫治病人。”
李芸苒拉着徐婉的手,搖晃着,說:“有糧了,門外應該不會再發生鬧事了。”
徐婉語重心長地對她說:“你要不還是到我的身邊當個下手吧,在粥棚裡幹太危險了,要是再發生今天這樣的事怎麼辦?”
李芸苒不以為然,說:“我相信這樣的事不會再發生的。”
王班聽到她們聊城門口鬧事,問:“甯州的糧食這麼快就沒了嗎?”
“是的,因為甯州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受災,都需要糧食。”李芸苒說,她看着王班的裝束,不像是官員,便問道。
“你是糧商?”
“是,我是一位糧商。受好友所托,前來送糧。”王班告訴李芸苒。
李芸苒繼續問:“你的好友是誰?”
“唐知昱大人。”
“原來是唐大人。”接着,李芸苒從脖子上取下一串璎珞,這璎珞一直戴在她的脖子上,被衣服遮着,沒有人知道。因為要扮成女醫,衣着必須樸素,她的頭上就帶了兩支銀發簪,還有就是她脖子上的璎珞。
頭上的銀發簪都送給難民了,現在隻是随意地挽起來的。
“這璎珞是我從小戴到大的,現在我把它交給你,”李芸苒說,“王公子,我想讓你幫我一件事。”
“你是想讓我把這璎珞換錢,買糧?”
李芸苒捧着璎珞,臉上露出笑容,說:“沒錯,這璎珞上面都是價值不菲的寶石,要是換錢,肯定能換很多的錢。”
徐婉說:“這麼名貴,你當真要把它換錢?”
“它戴在我的身上終究隻是一件裝飾品,現在甯州糧食短缺,用它換錢買糧,能救更多的人。”李芸苒說。
這璎珞陪伴她那麼長時間,她當然不舍得,模糊地記得這璎珞是别人送的生辰禮。
見她這麼堅持,王班也不好說什麼,隻好伸手去接她遞來的璎珞。
突然,從側邊來了一個人,他握住了李芸苒的手,可能那人太用力了,她疼得皺了一下眉。
李芸苒擡頭一看,是沈霖。
他生氣了。
以前的他從來沒有如此明顯地生氣,這是李芸苒第一次見到他的怒氣呈現在臉上。
“你抓疼我了。”李芸苒生氣地說道,想要甩開他的手,但是沒有成功。
李芸苒真是很無奈,不知她今天撞了哪門子邪,手總是受傷。在城外時,被人打了,手也受了傷,現在又被沈霖抓着硌到傷口了。
徐婉趕緊上前,對沈霖說:“世子,蘊兒的手受傷了,你快松開了。”
沈霖隻是知道她受傷了,并不知道她的手受傷了,他急忙松開手,滿臉的歉意。
“對不起,我不知道。”沈霖對徐婉說,“徐醫師,請你幫她看看。”
徐婉幫李芸苒看了一下,她的傷口沒有什麼問題,别再碰到,很快就會好的。
李芸苒又想着把璎珞交給王班,王班出身商賈之家,見過形形色色的人,自然知道甯王世子不想讓面前的姑娘賣掉璎珞,于是,他沒有去接。
沈霖對李芸苒說:“這璎珞你不能賣。”
李芸苒目光堅定,誰也動搖不了她賣璎珞的決心。
“這是我的我想賣就賣。”李芸苒說,“說到底這是一件死物,比不上需要救助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