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紫藤花海一别,喬錦晗和唐知昱有近半個月沒有見面。
這半個月喬錦晗的家中很是熱鬧,每天都有人前來幫忙修房頂和院牆。
他們擡着木料一步步地前進,臉上的汗水不停地流動,低落在地地面上,空閑的那隻手擡起來擦擦臉上的汗水,很快汗水有低落下來。
嘴裡喊着漁島上的特有的小調,他們幹活變得有節奏,渾身充滿了力量。
站在屋頂上的人打趣站在平地上正在唱歌的人,說:“你唱得不夠好,讓我來給你唱一唱。”
平地上的人放下肩膀上扛着的木料,擡頭看着屋頂上的人,笑着說:“行,你唱一唱,我倒要看看你唱得到底有沒有我唱得好。”
屋頂上的人應了一聲,小小的院落充滿了愉快的歌聲,揚起手裡的錘頭重重地打在屋頂的拼接處,随着歌聲的節奏在律動。
唱完一曲後,站在平地上的人大聲地說:“佩服,佩服,還是你唱得好,我呀,甘拜下風。”
喬錦晗一直站在一旁看他們幹活,想修房頂這樣的活喬錦晗自然是不會的,但是她可以端個茶,倒個水,遞個毛巾擦擦臉。
旁邊看他們唱歌的人看到了喬錦晗的身影,便大聲地問道:“錦晗,你覺得這兩人誰唱得好。”
“自然是都好。”喬錦晗微微一笑,她不願意多糾纏,說道,“我該去準備今天的飯菜了,先走了。”
說罷,不等其他人說話,自己便先行離開,一抹藍色的身影走出家門,漸行漸遠。
唐知昱這幾日在家中閉門不出,不停地在寫些字來平心靜氣。他還是像以前一樣,隻要是心情不好就喜歡寫字練字。
如今屋子裡到處都是他寫過字的紙張,東一張西一張,淩亂無序。
紙張上的字有時大開大合,筆墨所到之處有重有疏,筆劃淩亂,有時又拘束緊縮,字間相隔甚小。
剛寫完一張紙,他放下手中的毛筆,他看向遠處挂着的畫,畫的背景是紫藤花海,隻是主要人物并無落筆。
“唐公子在嗎?”
唐知昱收回自己的目光,邁着虛浮的步伐走到門前,手握拳在額頭上輕輕捶了兩下。
“誰呀?”唐知昱問道。
他打開門見到一身小厮裝扮的男子。
那人彎腰對唐知昱行禮後,說:“家主讓我來給公子您送信。”
那封他所謂的家主的信被他雙手遞上,信封上洋洋灑灑寫着“知昱親啟”四個大字。
唐知昱從他手中接過信,沒有打開,沉思片刻,問那趙府的小厮:“趙叔叔可有讓你帶什麼話來嗎?”
那小厮回答沒有。
唐知昱回到房間看到整個房間四處散落着紙張,心中隻覺得自己前段時間過得有些荒唐。
他将書信放在桌子上,彎腰把地上那一張張寫滿字的紙張都收起來,放在書櫃的最底層。
打開信封,他拿出紙張,将折好的紙張抖開,看完書信後,他明白了這封信表面是給自己的,實際上是給喬錦晗的。
信的通篇都是在說喬錦晗制作的手工藝品在越州多麼受歡迎,除了開頭是詢問自己怎麼樣的客套話,最後,趙叔叔還寫了“望告知錦晗”這句話。
唐知昱手拿信紙在房間裡不停地走,一圈又一圈,信上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地仔細讀,都快要倒背如流了。
最後,他收起信紙放在自己的袖中,走出家門往喬錦晗的家中去。
站在喬錦晗家門外,聽到很多人說話的聲音,擡頭看到一個人站在屋頂上,手裡還拿着工具。
這些人都是來幫忙修屋頂和院牆的,唐知昱想。
走進院子,破了的院牆已經被修好了,轉頭看到屋頂上的人不知何時已經下來,正坐在一旁喝水。
二人對視一眼,微笑着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唐知昱看到喬九安,跑到喬九安的面前問,喬錦晗去哪兒了。
“錦晗去買食材了,”喬九安笑着告訴他,“這不是修屋頂和牆找了這麼多人嗎?到最後完工了,總得請人家吃頓飯吧!都是鄉裡鄉親的。”
唐知昱點點頭。
“你找錦晗有什麼事嗎?”喬九安問道。
“是趙叔叔來信了,”唐知昱怕喬九安不知道他口中的趙叔叔是誰,接着說,“就是之前和錦晗簽訂協議的那個趙員外。”
喬九安一聽是趙員外來信,激動地問道:“那些手工藝品是不是賣的很好?”
唐知昱告訴他是的。
喬九安拉着唐知昱問,他都詳細地回答一番。
喬錦晗回到家正要把采購的食材放進廚房,就看見唐知昱和自己的父親正在說話。
唐知昱正對着喬家大門,喬錦晗一進家門,他一眼就看到了,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喬錦晗。
她手提籃子站在不遠處,在和那些前來幫忙的人打招呼。
喬九安問唐知昱趙員外是不是要繼續和錦晗合作,他都沒有聽到。
這小子在想什麼呢?喬九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