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起震驚長安的奇案終告偵破,朝廷于金城坊地下掘出偃師閣的巢穴,一舉将其剿滅。
随後,其散布于各行各業乃至朝堂之上的爪牙,亦悉數被查獲,拘押。
幽禁地下的幸存者終獲解救,部分罹難者的遺骸得以重見天日。
痛失至親、孤苦無依者,皆由朝廷奉養。
衆多百姓不明案件詳情,僅知是樁連環駭人兇案。
兇徒落網後,人心稍定,紛紛稱頌聖人英明,感歎邪不勝正。
與此同時,宮闱亦生變故。
聖人胞姐華陽長公主病逝,未幾,聖人之女亦随之薨逝。
接連痛失至親,聖人遂一病不起。
萬幸太子雖尚未及冠,然肖似乃父,代攝國政,處理庶務。
天下遂得河清海晏。
~
夕陽時分,落日熔金,長安無際的天幕似被暮火焚燒,絢麗绮麗。
那璀璨輝光從天穹灑落,撒遍千家萬戶、宮舍殿宇,整座長安城如鍍上了一層融化的金,煌煌奪目。
這分明是一派盛世光景。
然而崔钰行走在宮道上,看兩側宮牆威嚴高聳,投下重重暗影。
他行于明暗交界之處,心緒已思及多年前的舊事。
那事曾掩埋在紛飛桃花與血色傳說間,撲朔迷離。
今時今日,終于真相大白。
當他們在桃花觀枯樹下掘地三尺,終于找到一具深埋的白骨。
那人正是當年的桃花觀觀主。
原來,他并沒有發狂,也沒有作惡,反而是受害者的一員,卻無辜背負污名二十餘載,令人扼腕。
思緒流轉間,枯木恍若新生,樹下竟出現一對男女幼童。
兩人手拉着手,從光中走入暗影,形影交織,卻又彼此疏離。
不知是誰更想要靠近對方,又不知是誰身處深淵,卻屢屢想要把另一人拉下地獄。
旋即流光飛逝,畫面晃動,另一張面容浮現在眼前。
眼睛見到的,就一定為真嗎?
耳朵聽到的,就一定為實嗎?
人是種奇妙的生物,會撒謊,會欺騙。
語言鈎織出一段虛幻的往事,往事中的人藏匿在歲月的陰影裡,透着半真半假的氣息。
看,她總是沉默寡言。
多麼可憐啊!從小被母親冷落、嫌棄,後來被夫家欺騙,整個人喪失了活着的欲/望。
聽,她字字句句如泣血。
多麼悲慘啊!本就極為不幸,又被卷入那樣詭異血腥的事,差點喪命,卻依然保留良善之心。
那些半真半假、虛實難斷的話交織在一起,任誰聽了,能不對這位境遇悲慘的美人生出憐憫之心呢?
偶爾崔钰也會懷疑,自己是否多想。
但轉頭他就否定了這種可能。
他忘不了钰兒的死,忘不了那些女子的死,更往不了大理寺獄中差點被那看似可憐的女子擺了一道。
事後他翻遍各類宗教典籍,還請教了不少大師,卻從未聽聞有《枯葉經》這種東西。
他沖動之下欲夜闖深宮這事,每次回想,總令他額頭冒出冷汗。
也許是為正義,也許是為私怨。
也許他是對的,也許他是錯的。
這一生他都不會放棄,這一生他都會追尋一個真相。
哪怕代價是死亡。
~
清晨,秋蘿來到了玄都觀中。
這個季節,桃花樹上早已沒有了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