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的課結束了,華薇雨飛快地收拾,離開了教室,沒有和葉秋時說再見。
接下來是期中考試周,藝術史課用展示代替筆試,所以她這周沒有見到葉秋時。
文化課有期中考和舞蹈專業課有檢測,華薇雨也很忙。
但每周五訓練結束,她會叫上安琪去林大北門喝粥,順便路過葉秋時喜歡的奶茶店。
十天沒見到葉老師了,華薇雨坐在新興粥鋪裡怅然。
正想着,葉秋時出現了。她穿着一件林大壘球隊的球衣,帶着棒球帽,從教師公寓下來買粥,坐也沒坐,結完賬匆匆拎回家。
期中了,葉老師應該也很忙吧?
華薇雨周末排《春之祭》,晚上想自己到底怎麼回事?想破了頭。
每次昏昏沉沉入夢,就聞到淺淺柑橘、沉沉木調的香氣,冷峻又溫暖。
她開始頻繁地做奇怪的夢,小羊羔、少女、捆綁、持劍少年、熱吻……
她感到自己心底的欲望裂了一道縫隙,等待着某個時刻的噴薄而出。
考試終于周過了,明天就能看到葉教授了!
然而華薇雨覺得自己思緒紛亂,是時候該問問華教授心理學問題了。
“媽媽,你今晚有事嗎?我有些話想跟你說。”華薇雨匆匆吃了幾口,食不下咽地放下筷子,問道。
女兒最近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上個月的周三,十點多突然跑回家。結果最近連周五晚上也不回家吃,問就是在跟朋友吃飯逛街。有時周末還住在學校宿舍裡,也不回家吃,不知道忙些什麼。
華敏猜她大概是談戀愛了,要宣布自己的男朋友了。她坐正了一點,柔聲說:“今晚有空。什麼事想和媽媽說?”
“那我說了,你,你别生氣。”華薇雨忐忑。
華敏是林城大學心理系的系主任,曾任紐約大學心理系的終身教授,主攻應用心理學和情感心理學。美籍華裔的丈夫因車禍去世後,她帶着女兒回到祖國,用十年把林大心理系建設得風生水起,已然成為國内該學科的大佬。别看她平常顯得古闆嚴肅,内心卻自認是絕對的自由主義者,根本不可能幹涉女兒的個人選擇。
“媽媽是那麼的不開明的人嗎?我肯定不生氣。”華敏安慰道,想着可能是自己一個人把女兒帶大,平常管得太嚴,以至于大學戀愛這種平常的事情,女兒都不敢跟她說。可自己畢竟是個研究情感心理學的教授,至于那麼古闆嗎?!
“媽媽,我應該是個同性戀。我喜歡上了一個女生。”
雖說對女兒戀愛早有心理準備,但華雨薇的話還是大大出乎華敏的預料。自己研究過幾個同性戀的課題,但從來都覺得那是“别人家的事”,從沒想到會落到女兒身上。雖是個見多識廣的心理學教授,想到女兒未來可能遇到的難題,心中咯噔一下,頓覺五味雜陳。
華敏的大腦一片空白,瞬間沉默。見媽媽沒有反應,華薇雨也不敢說話。
不對,逃避不應該是科研者應有的态度。理智慢慢回轉,多年的學術訓練重新占領思維高地。華敏穩了穩情緒,決定抽絲剝繭處理問題,對這女兒開始盤問。
“Vivian,你是怎麼發現自己喜歡上同性的?有哪些細節?你喜歡的女生是怎麼樣的,你倆在一起了嗎?發生關系了嗎?”
媽媽一連串的發問讓華薇雨有些害羞,但她還是把自己面對葉秋時的心悸、每天都想見面的心事吐露出來,又把夢到和葉老師發生關系的事簡略說了,隻是模糊了葉秋時的身份、年齡和職業,好讓媽媽以為是學校的某位同學。
華敏驚訝于女兒的坦誠,同時有些許欣慰,女兒還沒有正式進入一段同性戀愛關系,也沒有發生實質上的生理關系,那一切或許還有轉機。
“性取向是可以流動的,有時候喜歡一個人的感情也是非常短暫、瞬息萬變的。有時候是性吸引,或者說一種沖動,但還沒有達到愛的高度。所以目前,還不好确定說你就是同性戀。媽媽記得中學追你的那個男生,你也很喜歡他,經常和他一起玩,不是嗎?”華敏安慰道,更像是一種自我安慰。
“媽媽,那種喜歡不一樣,我很清楚。”華薇雨斬釘截鐵地說,又補了一句:“我非常确定。”
華敏無法反駁,畢竟女兒已經是成年人了:“OK,Vivian, 給自己一點時間,想清楚。也給媽媽一點時間,我們來看這件事的發展。”
還好,媽媽的反應不算太激烈。
飯後,華薇雨背靠牆站着,看會電視。舞者的自律。
華敏則沒有坐到沙發上看電視,像以前那樣和女兒飯後聊天,而是徑直回到書房關上了門。華薇雨默默歎了一口氣,看來媽媽現在還不太能接受。可畢竟自己接受自己是同性戀都用了很久,不可能逼媽媽馬上表态說接受的。
而且,喜歡上比自己年長十歲的老師,她都不知道葉教授是不是也喜歡自己……
就算是我們互相喜歡,媽媽也未必同意我和葉老師在一起,畢竟是師生關系……
華薇雨越想越低落,綜藝節目變得毫無趣味。
“Vivian,你過來一下。”華敏的聲音冷不丁地響起,吓了華薇雨一跳。
她忐忑地走進房間,準備接受媽媽的訓斥或是哭訴,結果沒有。
原來華敏是要她做一個測試,剛剛在房間就是在鼓搗設備。
華薇雨的手指被套上傳感器,脈搏和心率也被監測起來,接在一個筆記本電腦大小的儀器上,面前放着一台電腦,連着一個特質的鼠标和平闆。
華敏讓她簽了一份協議書,便開始介紹流程:“測試大概有四十五分鐘,你會反複看到很多圖片,可能會有些大尺度,同時你要根據題目答題,盡量迅速點擊答案,越快越好……最後我會按照你的反應速度、心率、脈搏、呼吸這些指标,給你打分。”
這是華敏的一個博士生開發的性取向光譜測試儀,計劃三百個樣本,還有三十多個沒采完。這個博士延期了,正找房子準備搬家,實驗室裝修又放不下,儀器便暫存在了華敏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