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府下位于江北區域的松山縣在江南府中上百縣城當中實在算不得什麼大縣,然而此地富庶程度卻是在江南府中都數得上号的。究其原因,一則是因為松山縣地處錦州與壽州的中間地段,是鍊接江北江南兩條商路的必經之地;再則,是因為這松山縣中居住着大楚國為數不多的地方侯爵之一——承平伯。
前朝覆滅除了王室之人貪圖享樂勢力日衰這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地方王爵實力膨脹之後異心突起,因此為防止地方王爵禍亂地方,所以大楚朝真正有權利的侯爵大都集中在承天府中,并且廢除了前朝的世襲制改為逐代降爵,除非後代子孫自己因功襲爵,否則爵三代而除。
如此,各地當初太祖打天下時散落在各地的侯爵勳貴那是肉眼可見的日益減少。像承平伯這樣能傳承幾代爵位而始終屹立不倒的實屬鳳毛麟角。
現任的承平伯黃啟山乃是第四代伯爵,傳到黃啟山手上的時候本隻已是末位的子爵頭銜,卻因着前朝的一次大災,黃家幾乎傾全家之資救濟災民護佑了大半個松山縣的子民而被先帝誇贊,重襲了承平伯的爵位。
黃伯爺時年已近六十,因着幾十年前的一番壯舉一直備受當地人的愛重,一生的時間過的幾乎都是順風順水。也或許是因着福報相依的原因,日積月累下來為人越發和藹可人,樂善好施。這些年整個松山縣的人幾乎多多少少都受過黃家的恩澤。也因着如此,每年初一的時候整個松山縣最熱鬧的地方當屬黃府的大門口。當地百姓大人小孩子都會到黃府的大門口摸一摸門口的石獅子,再磕個頭的。一則是沾一沾黃家的福氣,一則是感謝一下黃家的庇佑。而黃家也并不小氣,每年初一這一天也會在門前準備上數千份的福米供人拿取。
黃家内宅當中,黃家主支和一些關系往來密切的旁支族人滿滿當當的站滿了院子,鶴發童顔的黃伯爺正精神烔烔的指揮着家裡的下人們準備安置祭祀的東西,用于正午時分的祭祖。
後院裡不能參與祭祖的女眷們則是湊在一起閑聊着。
黃伯爺原本一妻三妾生了三男三女,因着年紀越長,此時身邊已然隻乘下了一名小妾,便是黃家三公子的生母。小妾身份雖然低微,然而在承平伯一輩此時剩下的長者已是不多,加之黃伯爺生憑待人親合,對于身邊的小妾也從來不曾動辄打罵的,因此後輩對于這位現存的姨老太太還是相對尊敬的。此時便有不少其他旁支偏房的家眷圍在這位姨老太太身邊湊趣的。
其中一位旁支家的太太道,“有大半年沒瞧見三爺了,今日我一瞧見,看那通身的威儀倒是越發的像伯爺了。”
另一位太太也笑道,“誰說不是呢,早年間老太太還在的時候也都說,伯爺這些子女當中最像伯爺的就是三爺了。”
這位姨老太太也隻是笑笑,道,“他一個愣頭青,哪裡擔得起你們這樣誇,他要是肖像伯爺三分我也都燒高香了。”
又一位太太道,“姨老太太這可是謙虛了,誰不知道三爺能幹呢,家下現在大部分的家業都是三爺在操持。”
姨老太太心中明顯是很受用,但面上也隻是擺擺手又笑道,“不過是跑跑腿兒而已,他哪裡做得了家裡的主。”
後院太太們誇獎的三爺此時也正在黃伯爺身邊,幫着黃伯爺操持祭祀的事情。為啥是庶子出身三爺在幫忙操持?因為黃家的三位公子,大公子體弱,二公子一心隻讀聖賢書,隻有三公子為人機敏頭腦靈活,被黃伯爺帶在身邊悉心調教。
實際上除了大公子,二公子也曾被黃伯爺帶在身邊調教了一段時間,操持了一段時間的家業,隻不過二公子的确不是做生意的料,後來黃伯爺也就不再堅持了。
不多久午時已到,衆人在黃伯爺的帶領下按着長幼尊卑的順序排好站位,一時間祠堂内部,外面院子裡烏烏泱泱的都擠滿了人。待人人就位,便有宣讀祭祀祖先文辭的祝文開始唱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祝詞,然後才在禮生的指引下分批次上香,行禮,跪拜。
一整套流程下來年幼的小孩子早已暈頭轉向,輪為了沒有感情的磕頭機器了。
儀式結束後大家各回各家,也有被家主賜宴留宿的各自分散不提。
黃家主看着此時面色已有些泛白的大兒子不免有些心疼,催促着丫鬟将大兒子扶回院子裡休息之後,才帶着二子和三子一同前往筵席。
黃家大公子黃嘉瑞今年三十有六 ,自幼身體雖比尋常人文弱一些卻也并無大礙,然而也不知何原因,自打成年後逐步接手家業起身體便是每況愈下,如今這幾年間已然是理不了事,平常一心隻注重休養了。
黃家的家宴上珍馐滿桌美酒遍地,談笑聲祝酒聲此起彼伏,對比之下大公子的院子裡此時便顯得有些寂靜。院子裡雖布置的喜氣洋洋的,一衆下人說話做事的聲音卻是都不大。
大丫鬟碧桃端着熬好的藥小心的掀開簾子進了屋,将藥遞給了黃嘉瑞的正妻姚氏,姚氏接過來坐到床邊,碧桃又扶起了黃嘉瑞,給他身後墊上了軟墊。